【摘 要】写作是社会生活和个人感受在书面表达方面的反映,它与写作者的阅历与经验密切相关。《香菱学诗》是写作教学的经典案例,充分展示了写作实质就是“模仿→类推→创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授这些知识。本文从问题解决的图式建构策略的角度,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如何积累语感图式、构建认知和心理图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作文不仅能教而且还能教好的论题。
【关键词】香菱学诗;写作教学;图式建构;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26-03
【作者简介】贺克春,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是原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红楼梦”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课程改革后,被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鉴于这篇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出于我个人对这篇课文的喜爱,我找来一些关于本文的研究资料以及评论,发现有的重点阐述了曹雪芹的诗学主张,有的探究了黛玉的教学艺术,有的分析了香菱的好学精神等等。而我认为,这篇文章还可以作为诗歌鉴赏、小说阅读以及作文教学的材料。
为了便于学生研读,也为了让学生运用名著解读的方法把思考、探究引向纵深,我印发了《红楼梦》第48回全文给学生,并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香菱学诗缘何师从黛玉?②林黛玉是怎样指导香菱学诗的?③香菱学诗的过程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问题①立足于小说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性阅读,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进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问题②更多地和诗歌鉴赏复习相联系,尤其是从香菱所做的三首诗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专题的内容;问题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思考作文的要义。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普遍对第三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实际就是学生对《香菱学诗》的阅读认知过程。我们知道,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既包含一般所谓反映知识的认知结构,也包含着更为抽象的认知策略,具有整体性,同时也可发展。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图式是写作的前提,写作者头脑中缺乏图式,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写作。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建构、巩固并不断丰富学生的图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写作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已有图式,指导他们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为此,笔者梳理了学生问题的关注点,用图式理论加以分析,发现《香菱学诗》不仅能够解决“作文能不能教”的难题,而且还从《香菱学诗》中得到了一些作文秘籍。
一、如何打好精神底子?阅读经典美文,积累语感图式
根据图式理论,写作的过程就是作者按照写作要求,从头脑中提取相关题材语感图式、认知图式(相关题材内容)和心理图式,积极思维、筛选、整合创造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中,普遍认为阅读积累是培养语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这一经验式的认识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说就是:“语感图式是语感所由生成的基础,包括许许多多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知识单元。”语感就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用语感图式的建构需要言语材料作为基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语感的积累是要靠阅读经典来完成的。
《香菱学诗》中,黛玉深谙其道,给香菱开了书目:“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就不愁不是诗翁了!”
阅读一流作品,学不到一流也可成二流。王维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绝第一,学一流的诗,再加上“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这些名家大腕、诗坛巨匠,真是风格各异,变化万千。从数量上看,恐怕也有上千首。肚子里有那么多名家大腕的作品作底子,细心揣摩透了,领悟到名家之神韵,自然会有直觉同化的感悟,获得语感图式。
以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感悟语言文字,揣摩写作技巧,借鉴文中的生动语段及典故,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有利于学生作文图式的形成。
当香菱读完了王右丞的五言律送书时,就“领略了些滋味”,并描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及“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景象:“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如此体味说明,香菱原本不具备很深的诗的修养,在大量阅读经典后,也具有了一颗善感的诗心,水平大有长进,为她将要进行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可见,品味的过程是学习别人长处的过程,是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分析了解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消化吸收的过程。
从黛玉指导香菱打阅读精神底子的阅读体验中,我们认识到,有效的作文教学不能离开对学生阅读状态的指导和语感图式的建构。作为教师,要能像林黛玉一样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名篇佳作,起点高,才能进步快。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做“专题阅读”,开展读写经验交流课、研究性阅读交流课等。此外,我们还可以依据读写结合的原则,将阅读教材挖掘开发为作文教学教材,编制与阅读课本(读本)匹配的写作“习本”,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步,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教材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作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构建读写结合的认知结构,逐步形成认同的作文图式。
二、如何放开胆子去作文?修改与重写,构建认知图式
作文认知图式的构建强调读写结合。读,是信息输入;写,是信息输出。从本质上说,阅读与写作是同一心理过程的正反逆向,在这一过程中都需要激活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作文教学,有“作文学习的准备”和“文章写作的过程”。作文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将一系列知识形成经验行为以及行为潜能的过程。作者的已有知识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拥有的与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先存知识(即图式)越丰富,他们的写作能力越强。
《香菱学诗》中,写作知识图式对香菱学诗产生了重要影响。黛玉对香菱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说:“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又说:“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这里曹雪芹借黛玉之口指出了作文的三种境界:规矩、词句、立意。
立意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见解,这是文章的第一要务。立意高远,即使语言平淡,一样可以打动读者。具备了这些知识,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勤于练笔,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提高写作水平。
光靠看别人的文章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的。一定量的写作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二法门,修改与重写的训练效果最为明显。黛玉出个题目叫香菱去诌,就是叫她练笔。循循善诱,同一题目竟让香菱写了三次才满意。第一首“措词不雅”,第二首“过于穿凿”,第三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其实林黛玉教香菱的这一写作方法就是大胆尝试,放开胆子去写。一题多写,反复修改重写,在写作体验中不断完善写作知识图式。
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频改之方入妙耳。”验之香菱,可知此话不虚。可见,修改与重写尤为重要。实践也证明,反复修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认知角度看,作文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图式、灵活运用图式、不断构建图式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作者按照写作要求,从头脑中提取相关语言图式(语言基础知识)、内容图式(相关题材知识)和形式图式(体裁及语言特征),积极思维、筛选、整合、创造的过程。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不断提取相关图式知识,选定合适的语言、体裁、词汇、句式结构等,不断推敲、反复修改中进行的。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按照辅导、批改、点评这样的过程重复进行,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学期完成规定次数的作文练习,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只是机械应付,往往在上一篇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下一篇中会同样出现。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实香菱“一诗三作”的做法值得借鉴。对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作文,应该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修改,通过修改来纠正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对不足之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对作文存在问题的认识。若有必要,还可以重写。如果一遍写不好,就写第二遍,写第三遍,直到写好为止,使学生主动地构建写作认知图式,不断完善认知图式,从而为有效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香菱梦中得诗是偶然吗?同化和顺应,构建心理图式
在《红楼梦》中,香菱的第三稿系梦中所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这首诗句句写月,又句句写离别,最后更在对嫦娥的发问中融入了作者孤单无依的感情——这是她自三岁离开父母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蕴含在心头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诗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到月下之景——“砧敲”“鸡唱”“闻笛”“倚栏”,几乎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之意,的确是耐人寻味,获得了众姐妹“新巧有意趣”的称赞。
但这果真是梦中偶得吗?非也。作诗,属于心智活动范畴,不是纯粹的技术性操作,其主要材料是生活、语言与情感。习作者接受新的写作知识,不是采取直接灌输一些写作的概念和技法能够奏效的,而是习作者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与环境的一种心理平衡,导致个人心理图式的变化。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图式具有变量,变量的具体化具有同化新知识和顺应新情意的作用。从人的写作转化原理来看,一篇好的习作的诞生,要经过“知—情—意—文(言)”的多重转化,也就是写作主体感知客观事物后,产生感情体验,然后转化为大脑的主观感受,再通过头脑的加工提炼转化为较为深层的认识,最后再经过文字加工转化为语言文字,才会成为一篇文章。
香菱在经过初步学习之后,作了一首由黛玉命题、限韵的咏月诗,黛玉的评语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这恐怕是为了不打击香菱写诗的积极性。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位置,畏惧写作,把写作当痛苦的事,因此作文缺乏自主性,为写文而写文,缺少自我。作文心理图式的建构中要让学生把自我放进作文里去,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心声,要让文字负载思想的泪与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再看香菱写诗的过程:“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从这里可以看出这诗的失败,在于香菱说的不是自己的意思,所以林黛玉又指出:“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黛玉这种情境命题、认知策略的指导值得借鉴,应该充分考虑“多重转化律”和“螺旋上升律”,既注意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与热情,又在生动的图式作文教学情境中教会他们从“知”到“情”、从“意”到“文”的作文转化规律。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指出过“为文三境界”:快乐—痛苦—彼岸的幸福。他说:“快乐,只能说是最低的写作境界;痛苦,对于写作上成长的意义,比快乐要大得多。”香菱因为要写“咏月诗”,冥思苦想,坐卧不定,茶饭不思,连做梦还在写作,兴趣之浓让人感动。她的前两首诗失败了,依然能够“苦志学诗”,继续苦思,改变旧的认知图式,经过“知—情—意”的多重转化,找到突破口,同化新知识,形成一种作文心理图式,写出个性化的深刻的自我,用孙绍振教授的话说叫做“超越自我”,终于在梦中灵感闪现,写出了成功之作。如果第一首失败了就放弃不写,香菱就一辈子也学不会作诗。可见,对于一个习作者而言,更需要建立的写作观念不是表层的快乐,而是痛苦,或是说是快乐与痛苦同在,从艰苦的劳动中获得深层的精神愉悦,这就是写作心理图式形成的过程。
本文只是基于学生关注的几个问题从作文图式建构的角度,来分析作文不仅能教而且还能教好的论题,以期给当下作文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其实,“香菱学诗”这一精彩片段可供我们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值得同行继续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编号为B-b/2013/02/197)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