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15-06-15 01:28杨建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思维历史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乡土历史资源由于其贴近学生生活环境、更具有生动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思维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乡土历史资源;批判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19-02

【作者简介】杨建清,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江苏太仓,215400)科长,中学高级教师。

历史课程具有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乡土历史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贴近学生生活环境、更具生动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感知历史,在帮助学生还原真相、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思维能力方面又有其独特的魅力。我在教学实践中,追求历史的真实,有效地运用“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通过大胆的历史质疑、小心的历史想象、合理的历史判断等环节,将乡土历史资源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结合在一起。

1.在厘清乡土历史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提出历史质疑,增强学生的历史批判意识——以问题“维新遗址是太仓之根吗?”为例。

乡土历史因为其特有亲近感和归属感容易激起学生对身边的过去进行不断的追问,在追问中不断厘清乡土历史发展脉络,在整理脉络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和陈述,学生在运用乡土史料的过程中感受过去的神秘,在质疑中找寻早已不存在的先人留下来的文明。

维新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双凤镇维新村。考古学家认定其是一处良渚和马桥文化遗址。走进遗址公园,学生依循考古学家的考证方式,将出土文物的形制外观、纹饰图案与其他地区的文物作比对,通过思维演绎,可以推断出维新遗址属于良渚文化中晚期阶段。学生在触摸太仓历史痕迹的过程中不断感知乡土历史现象,在生动的乡土历史文脉续接中找寻遗落的那节历史项链——距今4500年左右的太仓历史。生动的历史溯源到此为止了吗?乡土历史发展脉络厘清与否?良渚文化中晚期的文化在太仓有了铁证,但刻有“太仓之根”的大型石碑矗立于遗址公园中,难道这里就是太仓的根吗?

以上基于乡土情结的设疑,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某些波动,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思维卷入历史长河,去探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查阅资料,辨别真伪,学生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太仓之根”的结论有点草率,因为这里是良渚文化中晚期遗址,如果早期(距今7000年前)的遗址在太仓某一地区被发现,那么这块石碑该放哪里?“太仓之根”到底在哪里呢?

学生的怀疑是有其合理性的,只不过当下没有结论,这种怀疑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的是“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学生通过史料信息的处理,在比较中进行推断,在推断中逐渐厘清乡土历史发展脉络,不断地加深批判性思维意识。

2.凭借独特的乡土历史信息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意识——以问题“箭、镞的产地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出土玉器等‘高大上的物品?”为例。

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历史资源能够很好地凸显历史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特点,课堂上设计恰当的问题,追求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关注历史信息的内涵,鼓励学生用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通过寻找、辨析证据,进行推理,发挥想象,还原历史。

仍然以维新遗址出土文物为例。在马桥文化的遗存中发现有陶片、土井和大量红烧土堆积物。良渚文化遗存有圈足盘、高领罐、鼎足、豆把、甗、鬶等器物残片,以及一块彩陶片。另外还出土了砺石、箭、镞等石制工具。

大量文物的出土,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在惊叹之余,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箭、镞制作相当精美,如此杰作产地在哪里?难道在维新这个地区?学生通过收集、汇集相关信息,聚焦各种资源要素(矿产资源、自然气候等)找寻答案,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各种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不断的否定中找到最合理的答案——太仓没有石材产地,石器随着人口流动流传到了这里。另外,玉器是良渚文化代表性文物之一,为什么在维新地区没有出土?学生立足于身边的资源要素大胆地分析推断,形成比较合理的答案,即维新地区当时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处于“冈身”(长江口南岸的沙堤)沿线,受到气温、海潮、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上层人士或许还不愿意踏足此地,因此体现身份的玉器等物件没有发现也在情理之中。当然,学生的推理结果不尽相同,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周边其他地区已有的出土文物情况看,上述结论有其合理性,毕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道理。

乡土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个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身临现场的视觉感受更易激发思维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数量、种类等方面比较,对历史文物所蕴含的精确性和真实性可以做出合理的个人判断与历史想象,在不断的批判否定中逐步勾勒出“维新”原始先民的生活状态,这是乡土历史资源在培养学生独立历史思维意识过程中的独特魅力。

3.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差异性特点还原历史真相,丰富传统历史观点的思维内涵——以问题“近代江苏松江、太仓的土布失去市场的原因是什么?”为例。

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以通过乡土史料加以佐证,体现历史发展的共性,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历史。同时地方史料又以其众所周知的“地方个性”,在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完善历史观点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以人教版“必修二”“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节为例。教材的文本信息如下:“质既美,其价复廉”的洋布“充斥市场”,造成松江、太仓的布市萧条。基本结论是:西洋工业品比本国的手工制品有一定的优势,本国封建经济因此开始瓦解。在实践中,笔者通过以下材料,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统计州县地不下八千余顷,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种稻者十之二,豆菽杂粮十之一。”“乡村男妇人人谙。”“至于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

“盖地既产棉,多习纺织……自沪上工厂勃兴,入厂工作所得较丰,均乐就焉。”

在整合以上史料和还原真相的过程中,因为乡土史料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生动的直观教材,使得历史与学生所生活的地区、环境、人和事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开始与历史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与具体的情景加以融合,学生发现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史料体现出与教材文本信息的诸多差异,学生的疑惑逐渐产生,思维的欲望开始激活——“教材的观点是错的”。学生的思维开始转入推理判断真假的过程。

学生对材料进行再解读,在对乡土文物的内涵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解码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质疑、自我校正,不断完善自己的判断——原来造成苏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近代工厂的创办。相对于手工业带来的收入,较高的工厂收入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农家经济从商品性生产大量转向自给性生产。而在厦门的江浙之棉布则由于昂贵的运输成本等原因在与洋布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上述种种原因,可以归纳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在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对手工业进行蚕食,使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独特的乡土历史资料,以特有的信息优势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批判性阅读、观察和特定的语境解释、意义澄清、论证分析,传统历史观点的思维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

由于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学生生活的背景为载体,是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因此尝试把身边的乡土历史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能够更好地把历史现象背后的文化信息解读出来,在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建清,张维丽.《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教学有效性的追踪调查[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05).

[2](明)桑悦.太仓州志[M].扬州:广陵书社,2014.

猜你喜欢
批判思维历史
《高级英语》课堂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结合常用会计知识,浅谈会计学习方法
批判思维,语文教学的应然选择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巧借课堂生成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