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关注十要点

2015-06-15 08:06李汝驿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稀硫酸粉末题意

李汝驿

审题即审阅题目,从题中获取信息,从而找出解题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前提和关键。那么,如何进行审题呢?又该审什么呢?

一、明确“知”、“求”

审题先要认真阅读全题,深入领会和理解题意,明确题设的“已知”和“要求”,经分析形成求解思路,并确定其求解途径和方法,进而去完成解答。

例1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Ⅱ)取少量实验(Ⅰ)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解析:经审题知道,已知是一包可能由CuSO4、BaCl2、NaOH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白色粉末,经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的溶液,其溶液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要求由此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然后验证可能含有的物质。

根据实验(Ⅰ)得“无色”溶液,可知不含CuSO4,因为CuSO4溶于水呈蓝色,又根据是“透明”溶液,可知Na2CO3和BaCl2不可能同时存在,因为它们不能共存,再由实验(Ⅱ)“有气泡产生”,则含Na2CO3而不含BaCl2。两个实验均无法证明NaOH是否存在,故为可能存在成分。为了确定NaOH是否存在,可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得知:先取少量实验(Ⅰ)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或CaCl2)溶液(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待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若变红证明有NaOH,不变色则无NaOH。这里要注意不能向实验(Ⅰ)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酚酞溶液,因为Na2CO3也显碱性。

由该题的求解可看出,由于审题时明确了“已知”和“要求”,运用已知物质的有关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现象、特点等,回答了所求,这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答其所问。可见解题的第一步是审清题意,而审题的第一步是明确“知”、“求”。

二、关注“字”、“词”

审题要精读细思、读字领意,关键字、词不要放过,反复推敲,做到字字过关、词词理解、句句落实,绝不能粗心大意,防止“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例2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

(1)在滤渣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2)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解析:不少同学见题后毫不犹豫地填上“(1)银、铜,(2)Zn2+”,对不对呢?让我们分析一下。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说明无锌存在。混合液中加入锌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将银置换出来,然后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所以在滤渣中一定存在的是银,可能存在的是铜,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Zn2+。

出现错解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之一是对题设中的关键词关注不够,没有完全领会“可能存在”、“离子”的含义。这样的疏忽往往还是常见的,可见审题时不能草率大意,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抠字眼,做到滴水不漏。

三、挖掘隐含

题设的求解条件有的很明显,一目了然,但有的条件却不明显,是巧妙地隐含于某一情景之中的,但却是求解的关键所在,若审题过程中看不出、找不到,必会失误。

例3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uSO4、NaCl、KNO3

B.NaOH、NaCl、NaNO3

C.Na2SO4、NH4Cl、ZnCl2

D.K2SO4、AgNO3、NaCl

解析:不少同学选择B,认为NaOH、NaCl、NaNO3之间不发生反应且无色,可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但忽略了pH=1的酸性条件。在溶液的pH=1时,NaOH不能在其中存在。A项中三种物质能共存,但呈蓝色,D项中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只有C项溶液符合共存条件。

由上述例题的求解可看出,隐含条件的两个特征是必要条件、隐含,隐含挖不出、找不到,必错无疑,因为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挖不出隐含条件可能是基础知识储备不足,也可能是分析能力的欠缺,更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不断提高运用能力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基本保证。

四、排除干扰

题设中所有条件或情景是否都有用?不一定,有些条件直接明确,有些条件隐含间接,但有些条件是情景虚设的,不但无用,反而起着干扰作用,在审题时应找出并排除,否则会影响求解,造成失误。

例4常温下,将5.6g生石灰放入94.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B.>1%

C.5.6%D.7.4%

解析:不少同学选择C或D。选择C认为5.6g生石灰溶于94.4g水中,所得溶液恰为100g;选择D是考虑到生石灰放入水中要和水发生反应生成Ca(OH)2,故溶质应为Ca(OH)2。CaO溶于水生成Ca(OH)2,但Ca(OH)2属于微溶物,常温下它的溶解度不足1g,所以只能选择A项。显然题设中的“5.6g生石灰”是个干扰条件,当不能认清并排除时,必会走入歧路,造成失误。

五、看懂图示

不少题目是图文并茂的,所给出图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寓题意于图示之中,如图像题,题意则寓于图像中的点、线及其变化之中。所以图示是求解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认真分析,看清、弄明、搞准,再去设计求解途径和方法。对于图示题看清、看懂、看准是关键,为此应做到“三会”:一会识图;二会析图;三会解图。

六、重视数据

“数据”通常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条件。由于化学计算不同于数字,有其特定的化学意义,所以显得更为重要,在审题中必须搞清、搞明,方能完成求解。

例5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101020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100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的质量/g4413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3)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审析题设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1)甲、乙同学的金属混合物用量相同,均为10g,而稀硫酸用量不同,但剩余固体质量相同,均为4g,这说明金属混合物中的铁已全部参加反应,剩余的4g应为铜的质量。由此可知,加入丙中的20g金属混合物中应有8g铜,反应剩余物13g中包括8g铜和未反应的5g铁,参加反应的铁为7g。又因丙所用稀硫酸与甲相同,也是100g,所以甲中有6g铁完全反应,说明酸有余,所以甲溶液中的溶质除反应生成的FeSO4外,还应有H2SO4。

(2)依据100g稀硫酸可与7g铁完全反应,可求出120g稀硫酸可与8.4g铁恰好完全反应,15g金属混合物应剩余固体6.6g(15g-8.4g)。

(3)由丙中7g铁参加了反应,可求出FeSO4和H2的质量。即:

设反应生成FeSO4的质量为x,生成H2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1522

7gxy

567g=152xx=19g

567g=2yy=0.25g

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应为:19g20g-13g+100g-0.25g×100%=17.8%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透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相应关系隐含于数据之中,如甲溶液中溶质的确定,丙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都是间接求出的。可见数据有的可直接利用,有的间接可用,还有的隐含于某一情境之中,其作用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具有特定的化学意义。所以对于数据应从化学意义上去理解、去分析、去运用,不要简单只想去计算,要从“数”中找关系、找特点、找依据。

七、变通思维

很多同学习惯于沿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程序化的思维方式,即思维定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变化的情况下常有着负面的影响,使同学们出现失误。

例6某一物质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使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该物质的组成为。

解析:不少同学见题就答,说该物质由C、H两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O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H2O生成,但题设是燃烧产物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则无水硫酸铜变蓝之水来自燃烧产物还是来自石灰水就说不清了。正确回答应是:该物质一定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两种元素。

此题失误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燃烧产物经检验有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而且还认为这是一般情况,是经验之谈。这种墨守成规、不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是极易出现问题的,更不适用于变化的情况。所以应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变则通、通则顺。

八、联系所学

在审题中要领会题意,并对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有个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形成求解思路,并确定求解途径和方法。

例7现有碳、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六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乙均为溶液,将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不一定等于7

B.若甲为溶液且pH<7,乙为固体,甲与乙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乙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C.若甲为气体,乙为固体,甲与乙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则甲与乙在高温下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若甲为单质,乙为氧化物,甲与乙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则乙为氧化铜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各选项:A项,甲、乙均为溶液,应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将其混合后溶液的pH要由稀盐酸和NaOH的量来确定,其pH有可能等于7,也有可能大于或小于7,正确;B项,依据所述,甲应为稀盐酸,乙为Fe2O3,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正确;C项,依据所述,甲应为CO,乙为Fe2O3,其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因为CO不是单质而是化合物,所以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项,依据所述,甲为C,乙为CuO,其反应是C+2CuO高温2Cu+CO2↑,固体粉末由黑变红,正确。

从求解过程中可知,此过程是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基础知识理解得透彻、掌握得牢固,在审析题中就会使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确定的方法就可靠,回答问题也就准确了。

九、化解陌生

在审题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陌生题,考试时常常因没见过,甚至是没学过而心慌、不知所措,认为是难题,造成失误。

例8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表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名称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十一烷十六烷化学式CH4C2H6C3H8?C5H12C11H24C16H34沸点/℃-164-88.6-42.1-0.536.1194.5287.5相对密度0.4660.5720.5850.5790.6260.7410.774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该题从化学知识上看是陌生题,根本没学过,但静下来认真阅读,可知各种烷烃的名称和化学式与每个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有关,因此丁烷的分子中应是4个碳原子。氢原子个数也可求出,即设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n,氢原子个数应是2n+2,这样丁烷的化学式应是C4H10。再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个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相对密度也逐渐变大,由此可写出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陌生的,但所提供的信息是明显的,这是这类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即“高起点、低落点”。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析、广开思路,善于思考和引申,联系所学的基础知识,就可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所以,陌生不可怕,关键在静心和细心。

十、养成习惯

见题就做,极易出错;做题不审题,肯定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审题,认真地对待审题才行,应深刻地认识并理解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没有审题就没有解题,为此提出要养成严格审题的好习惯。

(1)平时从严、从高,坚持做到先审题、后做题,没审题、不做题,从认识上予以重视,从行动上予以保证。

(2)审题时努力做到“三清”和“三忌”。“三清”指:题意题设清,设问要求清,求解思路和方法清;“三忌”指:忌视而不见,忌视而不全,忌视而不明。

(3)对因审题失误而造成错解的试题要及时总结,并进行反思,反思情境、反思问题、反思知识、反思方法等,从中找出原因并吸取教训。

总之,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最容易的做法是坚持,最难的做法还是坚持,在坚持中成其自然。要记住:好习惯将决定你的成长!

猜你喜欢
稀硫酸粉末题意
Fe基非晶粉末降解性能研究
喜迎春天
PREP法和AA法制取Inconel718粉末对比分析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铁粉和氧化铜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巧开锈锁
泥炭的稀硫酸预处理及其工艺优化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补注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浅谈浓硫酸和稀硫酸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