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思考

2015-06-06 08:42:12岳利红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学前教育

岳利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2

摘 要 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目前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体育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非常类似,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活动的基本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改革非常必要。基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结合从教经验,归纳总结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现状,发现问题,找出改革对策,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职业需要 体育课程改革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改革,到目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国的教育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高职院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教师体育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现状

(一)体育课程内容与幼儿教师职业需要脱节

目前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没有体现专业的特色,也没有与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相衔接,还是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基本一致,以至于学生见实习时没有办法参与到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中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只是在单纯的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是幼儿园体育活动需要的幼儿基本体操、游戏、基本身体活动等内容较少,在进行改革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在七个学期的体育课中必修结合选修,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业的针对性。

(二)体育课程目标设置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偏离

幼儿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基本体育教学能力。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目标与传统的是锻炼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目标基本一致,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培养。我们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和职业发展,制定专业特色目标: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幼儿体育教学基本能力,游戏活动组织能力等幼儿教师职业技能。

(三)中职体育课程与高职体育课程没有贯通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体育课程和体育课程,然而中专阶段和高专阶段的体育课程没有很好的贯通,有些体育项目中专阶段开设过而大专阶段又以大量课时开设,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项目少了,能力也就相对比较局限,所以我们要结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专和高专的体育课程以发展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基本体育教学能力等目标合理统筹体育课程内容。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师范性

学前教育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她们担负着教育祖国花朵的重任,所以作为教师她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在五年学前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会利用自己所学进行教学。目前五年制学前教学专业的体育课只是局限于身体锻炼和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学生们如何进行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教学、幼儿心理生理知识等内容却没有涉及,所以学生们五年毕业后只是锻炼了身体,然而對于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组织却一无所知,导致学生们毕业后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岗位需要,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

(二)课程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总目标进行了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在未来幼儿教师岗位中的基本体育能力,然而对于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体育能力没有明确提出,且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没有根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发展学生们的进入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幼儿体育活动基本教学能力。

(三)课程评价标准的不科学性

我国教育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评价标准是:过程性评价,评价指标简单,评价理念有碍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指标要多元化,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评价理念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基于幼儿教师职业需要,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改革

(一)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体育活动教学能力还有具备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知识。但是幼儿教师的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体健康是幼儿教师从事教学等社会活动的基础,所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要具备基本的幼儿体育活动教学组织能力。然而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教学时要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体育教育方法和手段,这就决定了对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快速适应岗位需要,对于以后在岗位上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在中职阶段主要进行发展学生体质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到高职阶段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幼儿体育活动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幼儿健康知识讲解、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指导,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等,实现园校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加快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岗位发展。

四、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衔接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师范行与职业性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特征,体育课程不应再继续传统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需要,不断的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作为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第一年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可以开设一些田径跑步类的项目和武术项目,还可以加些队列队形内容;第二年可以开设幼儿基本体操,幼儿广播操,幼儿运动卫生知识,球类等内容,可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设民族传统项目;第三年可以开设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创编和训练基本知识,用以幼儿园日常早操的指导和创编,还可以有幼儿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教学方法、幼儿体育课程设计等与幼儿园课程相关的课程;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教学实践,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实践给予指导,以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17-21.

[2] 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1(4):61-63.

[3] 高虹.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125-127.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改革学前教育
深化农村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教学中体育教师的现状及思考
分析体育课程与主科课程结合的开发研究
浅谈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09:00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3:09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