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OER项目的特色与启示

2015-06-05 09:37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教育资源大学

丁 霞(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OER项目的特色与启示

丁 霞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开放教育资源(OER)在规模上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资源质量是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生命线。研究以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实施的OER项目为例,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流程、质量保证等方面探讨了其在资源质量保证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建设开放教育资源有一些启示。

开放教育资源;质量保证;经验和启示

引言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创性地提出了开放教育课件,开放教育资源(OER)随之迅速在全球推广开来,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一场重要的潮流和运动,很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大学都纷纷参与到这场运动中。一方面,开放教育资源可以让普通民众免费获取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知识共享有着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提供开放教育资源的机构而言,通过参与和推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可以提高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力。然而,在开放教育资源规模上快速发展的同时,资金问题、资源许可问题、技术问题等随之而来,特别是美国犹他州立大学2009年9月宣布停止开放课件项目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更新以来,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学者王龙认为其关闭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只是把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传统教育模式上的附加品,而不是一个独立运行的部分,其资源结构上和内容上存在很大问题,质量难以保证[1]。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引起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文超[2]、柴少明[3]、王承冰[4]、何济玲[5]等学者分别对国际典型的OER项目,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OCW项目、英国开放大学的OpenLearn项目等在开放教育资源质量保证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以2010年在亚洲地区开展的“开放教育资源”课题研究报告《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 Asian Perspective》(Dhanaraian,2013)中的关于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的案例报告为例[6],从亚洲OER运动的视角,来了解作为一所发展中国家的、年轻的开放大学如何探索并形成了自有的资源质量保证体系。

成立于2006年的宏愿开放大学,是马来西亚第一所私营化、非营利的大学,也是当地首家由私人机构专为成人设计的非营利高等学府,同时也是亚洲最年轻、规模最小的开放大学。宏愿开放大学开设了包括教育、技术、文学、商务等在内的共39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全国共有六个地区学习中心,总校区位于槟城,在校生约1万人左右。

虽然马来西亚在国家层面对促进OER发展尚无明确的政策,但是当地院校已经陆续启动相关OER项目进行探索试点。下面将重点介绍宏愿开放大学OER项目中关于开放教育资源质量保证的经验和做法。

一、课程开发背景

宏愿开放大学从2007年1月开始招收本科层次的学生,学制5年,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已于2011年毕业。随着第一批毕业生走向社会,宏愿开放大学的毕业生素质不断得到雇佣机构的广泛好评,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马来西亚资格认证署和高等教育部的认可。为了让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最短的规定年限里完成学业,宏愿开放大学在课程学习资源建设上主要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一定的协议,借用远程教学经验丰富的大学(如香港公开大学)开发的教材;二是采用已有的教材,开发配套适合成人远程学习的资源(如学习指南、学习辅导、学习评价等)。但对于一所刚刚创办的私立大学而言,用于支付版权和开发配套资源的支出无疑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随着第一轮课程运行的结束,宏愿开放大学现在正进入对这些已开设课程资源的修订阶段,基于从大学可持续发展和培养自己师资队伍的角度出发,宏愿开放大学决定逐步摆脱借用教材的现状,转向自主开发教材,特别是改变过去花大力气对那些不适合成人自主学习的教材开发配套资源的做法。使用OER可以缩短资源开发的周期,保证资源的质量,同时可以允许课程开发小组同时开发多门课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近几年,宏愿开放大学的研究与创新学院在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和学习共同体(COL)的资助下,广泛参与各项与OER相关的研究活动,并针对大学学术人员和教学设计人员相继开展以能力建设为主的研讨会。大学已经将采用OER列入其网络学习的发展规划,而且大学委员会也同意在课程资源里尽可能地使用OER,并在2011年初下拨了第一批建设资金。

研究与创新学院和科技学院根据CC协议规定,采纳了Wikibooks的OER教材,率先在OER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TCC242/05 网络数据库应用”作为首个基于OER开发的课程,是信息技术专业中等水平的核心课程(相当于普通大学的二年级课程),共5学分。选择这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校方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这门课程已经具备了基本的OER资源;(2)由The PHP Group和MySQL 发布的官方技术指南,可交叉检查OER资源的完整性;(3)这门课程的构成完整,包括理论和实践练习;(4)这门课程已有现成的课程开发小组。

二、课程开发团队

虽然宏愿开放大学成立只有短短几年,但在课程开发上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首先,每门课程都由一个课程开发小组来负责,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组长/协调员、教材作者、学术人员、教学设计人员、编辑、课程外部评估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等,同时,开发小组还吸纳来自学校图书馆等服务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门的代表。这种涵盖教材从编写、设计、使用、评估等环节的人员组建模式保证了课程开发的质量,并且保证教学设计符合马来西亚资格认证署(MQA)的标准。马来西亚资格认证署是负责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监督和认证的政府权威机构,因此当地所有高校开设的课程必须要达到其监管要求。

同样,大学在开发OER课程时,也对开发小组的成员做了严格挑选,除了要求小组成员必须是这个专业方面的专家外,还特别关注小组成员是否具备OER的开发理念,并且是否对如何在许可协议框架下开展工作有深入的理解。

三、课程开发流程

在从课程蓝图到课程发布的整个过程中,宏愿开放大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般需要18个月,对已有教材开发其配套课程资源则需要12个月。在每个阶段,开发小组都要定期召开各类会议,形成阶段报告和各种文件。

宏愿开放大学的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如图1所示)。只有每个阶段的参与人员认真履职,才能保证课程资源的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同样,OER课程的开发也遵循这样一个流程:课程开发的蓝图是课程开发的起点,课程开发小组首先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了课程资源里应该包括的主题、学习产出、实验项目以及参考资源。根据这个蓝图的要求,课程协调员分配相关任务,即为每个主题查找确定相关的OER资源。这项任务分两个阶段完成:(1)在开发小组成员讨论之后,很多有良好声誉的并且经过同行评议的OER资源库得到明确,并且做出初步筛选;(2)每一个资源库都通过当地的搜索引擎系统进行了手动搜索。一旦找到了相关的OER资源,开发小组就会评估其质量和相关性,落实最终使用的资源。在明确资源时,开发小组特别重视版权问题。最终,开发小组确定了基于Wikibooks的资源作为最佳资源,其原因有:(1)经过同行评议;(2)不断更新的资源;(3)有协议支持、可再次使用的资源。

2012年1月“TCC242/05 网络数据库应用”课程正式投入使用,其中从OER修订改编的内容占整个课程资源的70%,其余30%由大学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提供,包括测试、手册、实验练习和课程指南等。将OER资源改编使之适合于宏愿开放大学的“网络数据库应用”课程,教材作者需要经历五个阶段。教材作者利用OER形成每个单元的初稿后,送交教学设计人员审定;教学设计人员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进行改编,因为课程资源需要适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成人学习者;融入教学设计思路的初稿再返回编写人员,由他们做进一步的修改,进而形成教材的第二稿;第二稿再经过规范的质量保证环节形成第三稿;第三稿经过校外专家参与的审查和课程小组的认真讨论后形成第四稿;最后,专家小组再审定后确定是否接纳稿件,然后将终稿递交编辑进行排版。

图1 课程开发流程图

注:所有虚线箭头都表示提供质量保证(QA)。

四、质量保证环节

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的标准以及学院对课程开发的相关标准,使得每个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都严格规范。如图2所示,每个单元的质量保证环节都由五个独立的人员构成,从而确保资源的草稿能够得到反复修改,并且在其适用性方面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的报告。为了确保从Wikibooks上改编的资源准确,还增加了单独的一个质量保证框架,即由协调员和学术人员交叉核对技术内容、资源编码以及SQL Query编码。

在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也充分考虑了wiki课程易变的特性,在所有五个学习单元的编写过程和质量保证过程都结束后,最终的文稿再由协调员和学术专家审核。他们最终提交一个有关资源的适用性以及授权的课程开发报告,这些报告再提交宏愿开放大学理事会得到最终通过。

五、课程实施效果

宏愿开放大学成立了研究小组专门对“TCC242/05 网络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建设和运行做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第一,项目旨在发现修订OER作为大学远程学习资料是否比以往开发自主教材的时间更短。事实证明,修订OER花费了近10个月的时间,这比以往开发自主教材所需的12-18个月的时间的确有所减少。因此,只要确定适宜的OER素材、成立有力的开发小组以及建立必要的质量保证环节,修订改编OER作为所需的课程资源可以明显地缩短资源开发周期。

图2 单元开发质量保证图

第二,一般认为,使用OER的一个显著效益应该是降低开发成本,但该项目却没有明显地降低开发成本。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1)虽然节约了教材作者编写课程资源的时间,但这些时间却花费在了确保资源的整合上;(2)教材作者需要补充修订OER以适应课程所需要的内容;(3)基于OER的资源依旧要符合宏愿开放大学质量保证标准。因此,只有越来越多的基于OER的课程资源得到开发并在院校之间免费共享,才能看到真正的成本节约。

第三,以往大学内部开发的资源都视作大学知识产权,但由于试点课程使用了免费的资源,所以大学必须也向大众免费提供这门课程的资源。这对大学修订自身的版权政策以适应共享协议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挑战,宏愿开放大学同意在CCBY-NC-SA协议(知识共享协议中的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框架下提供资源,但前提条件是必须保留大学内容开发的版权申明。此外,大学也申明,对于非大学注册的学生,该课程的学习不提供学分授予或结课证明。

第四,通过录入关键词并浏览筛选适宜的OER也被认为是一个低效率的手工搜索方法,该大学正在积极开展如何利用智能计算程序从世界主要资源库里获得适当OER资源的相关研究。

第五,在试点开发OER课程的过程中,成立了一个由教师、教育技术专家以及来自图书馆、学生服务和信息技术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这也为今后大规模利用OER奠定了组织框架基础。

六、启示与思考

尽管宏愿开放大学成立的时间较短,但在课程资源开发特别是在OER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以上对“TCC242/05 网络数据库应用”课程建设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1. 推进OER项目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要建立一套独特的质量保证体系,用于开发、管理和规范资源。

其一,对拟使用的OER资源要进行筛选和评估,要选择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切合实际的优质资源;其二,开发团队应是具有特定专业素养的专家,是学科专家和技术专家的组合;其三,开发过程要严格地按照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其四,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明晰发布流程和反馈机制,特别是在每个环节中人员分工和任务分配上都要有明确要求。

2.成本和版权是影响OER开发质量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在具备规范的开发流程和成熟的开发经验的前提下,随着OER资源开发数量的增长,其制作成本会有更为明显的降低。此外,通过合作开发模式也会降低开发成本。版权在推广使用OER过程中一直饱受争议,如果处理不当,它不仅会影响资源贡献者和用户的参与热情、参与意愿,而且也可能会对版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7]。作为目前在OER项目里广泛使用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应被越来越多的OER项目所采纳,如此才能减少版权争议,开放更多的教育资源,保证资源质量。

尽管不同国家、高校及组织开发OER的背景不同、设定的目标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其根据文化、技术和原有的基础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也有所不同,但我们仍可在其质量保证的一些经验中获得启发,以建立健全开放教育资源自有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1]王龙.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再思考——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关闭的警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 (1): 29-32.

[2] 杜文超,何秋琳,江丽君.开启世界课程资源共享的先河——MIT OCW项目评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1 (4):14-18.

[3] 柴少明,丁美荣.国际开放教育领域开放教育资源项目评述[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 (4): 75-80.

[4] 王承冰,何济玲, 陈仕品. 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5):37-41, 98.

[5] 何济玲.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以MIT OCW项目为例[J]. 管理观察,2014 (22):167-169.

[6] Gajaraj Dhanaraian & David Porte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 Asian Perspective [R].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and OER Asia, Vancouver,2013: 173-184.

[7] 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之反思与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12): 13-17.

[责任编辑 龚 勋]

2015-10-26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我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研究”(ADA12063);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开放大学制度体系构架研究”(2013A-155)。

丁霞(1975-),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与远程教学研究。

G

A

1008-4630(2015)06-0072-04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教育资源大学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质量保证监查在AP1000依托项目中的应用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