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湘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回归简约,是语文教学的应然取向。如何回归“简约”的语文课堂?可以从精简教学环节开始;从减少不必要的“补白”开始;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始;从停止违背编者意图的挖掘开始。
关键词:语文课堂;回归简约;补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41-0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指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但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发现,语文教学越来越“不简单”,越来越纷繁复杂。回归简约,是阅读教学的应然取向。如何回归“简约”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回归简约,从精简教学环节开始
教学环节,也叫教学步骤。每节语文课究竟该由几个环节构成,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许多教育专家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研究。这几年,教育界有倡导“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之说。它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地把握教材,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板块,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培养协同发展的课堂。这里要强调的是,这六个模块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经历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运用。而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曲解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文,都要按照上面的六个模块进行。
下面以一位教师执教吴伯箫的《早》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这位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质疑,学生自学不到三分钟,他就让学生放下课本:“同学们,课文读懂了吗?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谁来大胆地说一说?”学生先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继而是一个个又低下了头。试想,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完一遍,能读懂什么呢?何疑之有呢?“教学是‘慢的艺术”,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慢慢地读,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品味,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那样学生才能有所思,有所悟。
接下来是交流展示环节。这位老师先请两三位优秀学生读读生词,说说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之后,进行合作探究环节,老师大屏幕投示探究题:(1)三味书屋有哪些陈设?作者是怎样介绍的?(2)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这两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拿出来探究很有必要,但为了凸显“合作”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于是整个教室叽叽喳喳,场面看似很“热闹”。实质上,小组讨论缺乏明确分工,无组织,无纪律,教师或站在讲台前,或行间走动,像是一位旁观者。从后来的交流发言看,先前的讨论几乎无效果。由于小组建设没搞好,此种小组合作讨论已沦为形式。
进入精讲点拨环节,教师围绕“三味书屋有哪些陈设”“从哪里看出梅花很多、很美、很香”这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的内容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解、导说、导读、导练,而“方位顺序”一词只字未提,教师未能适时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以花喻人”也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至于如何以花喻人,教师并未加以点拨,本课的难点并未在教师的精讲点拨中得以化解。
接下来教师又按部就班地进行“矫正反馈”、“迁移运用”模块,六个环节走完了,这节课似乎也就完成了。满满的一堂课,各个环节一个不少,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都很精彩,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环环相扣,可实际上是哪个环节操作都没有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往关系。”可是,从上面的课上我们发现教学成了一种控制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匆匆忙忙地奔跑,他们来不及享受那“青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更没有时间停下来“与蚯蚓谈天说地”,当然体会不到学语文的乐趣,教学效果不言自明。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鲜明地指出,教师要“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语文课上,我们要陪伴孩子咀嚼、品味、欣赏、运用,而不是“在前面牵着孩子跑”,或“在后面推着孩子走”。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课堂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环节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取舍。片面追求教学环节的面面俱到,课堂势必呈现师生风风火火、匆匆忙忙走过场的状态。相反,师生像散步一样,悠闲一点,从容一点,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散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行为”,“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宗白华语)
二、回归简约,从减少不必要的“补白”开始
课文中,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往往会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些空白,有时是一个标点,有时是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补白,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如一教师导读《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时,根据文本的特点及时启发:“文末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仿照前面的句式说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心中的大自然吗?”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仿照前面的比喻句接二连三地说开了:
连绵的青山是她强健的筋骨;
奔腾的长江是她流淌的血液;
火红的晚霞是她灿烂的笑脸;
洁白的云朵是她神秘的面纱……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补白,既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了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又习得了语言,可谓是“得意又得言”。
但是,有的课文就不太适宜补白,补白过多会破坏文本的独特魅力,实属画蛇添足之举。如某教师执教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这是一篇童话,课文用及其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叙述了鸟儿与树的友情,蕴含了“信守承诺”这一价值观。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这是课文开头的三句话,每句话都很简单,每个学生都理解句子的意思。面对这样干净、简约的文本,老师抓住“天天”一词,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式的场景描述:
师:正是这个“天天”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配乐声起)
师:看哪,当太阳升起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当月亮挂在树梢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当雪都融化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当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
本来这三句话文字简约,意思简单,学生通过读就能体会出简单的文字中蕴含的鸟和树之间的深情,但这位教师却用那么多华丽的语言大肆补白,为了什么?是为了给这堂课增加“看点”吗?近90分钟的课,老师这种奢华的补白语言一直贯穿始终,俯拾皆是。再如:
故事近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老师又一次抓住鸟儿“怎样问”这一空白,极力渲染补白:
师: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从开始到结课,老师一直徜徉于恣意铺排和观点呈现中。他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少有给学生独自与文本交流、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读、体会文本,只能被老师牵引着为文本补白,并为了协助老师完成复沓回环的展示效果,被指定在老师精心铺排的优美语句后,反复朗读那几个固定句式。
其实,这么简约的文本,教师只需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品读,学生一定会从鸟儿与树的约定中,从鸟儿与根、与门、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中,从“睁大眼睛”、“盯着火”、“看了一会儿”、“对着火又看了一会儿”、“轻轻摇晃”、“很开心”这些简单明白的动作、神态描写中,读出鸟与树之间的深厚友情,领悟到“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这一朴素的人生道理。哪里需要那么多补白!哪里需要那么多奢华的排比句!儿童阅读生命的自由成长,需要的是教师的“唤醒”、“激活”,而不是教师一味地恣意铺排,一味地展示自我。虽然教师的“补白”语言极富诗意,极富感染力,但剥夺了儿童与文本交流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回归简约,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始
新课标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要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但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就会挤占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如一教师公开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讲述彭德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为了战士的生存,不得不痛杀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故事,作者通过对彭德怀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革命情怀。这篇课文语言的基调是凝重的,可这位教师不顾文本的特点,教学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先是展示了一组长征的图片:有连绵的雪山,有茫茫的草地,有奔腾的大渡河,有湍急的金沙江。课中还插入了毛泽东《七律·长征》的配乐朗诵,真是气势磅礴,令人荡气回肠。还先后三次播放了《长征》《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和红军过草地的一段视频,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环境,最后在合唱《长征组歌》的乐声中宣布下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心潮澎湃,下课了,一个个还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都忘了这是在学习课文。
这一课上得热热闹闹,情意浓浓,教师文采飞扬、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描摹准确的形容词脱口而出,尽情挥洒,很有“舞台效果”。可是这堂课中学生的训练和发展的空间被频繁的音视频文件挤占了,学生只是当听众,在配合教师的“激情表演”;学生只是在当观众,欣赏应接不暇的音视频文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可见,音视频文件可以用,但绝不能滥用。教师不要总想着展示自己,要尊重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文字中的音乐、画面、情感、动作、形象,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来表现,不必用太多媒介。与其目迷五色、耳乱八音,不如潜心读书。”学生读成段成篇的文字,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诚如尼采所言:“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这一课我们应该极力营造一种静穆的氛围,让学生以从容的姿态去行走,到“语言本质处交谈”,去品味彭德怀“痛”的心理,“爱”的情怀。
学习语文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有的时候运用图片、视频反而会限制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完全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诗句想象瀑布之长,感受瀑布之壮美,但一位教师展示了一组庐山瀑布的图片、视频,这样虽然直观形象,但学生怎么也看不出“瀑布三千尺”“银河落九天”之壮美。
我们经常看到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本上的内容都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读书就是看屏幕,几乎不用或完全不用课本,这样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本、静心思考的权利。课堂上需要板书的重点内容,仍然要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这样一方面学生根据板书易于在头脑中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欣赏到教师书写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动手模仿、学习书写的欲望。
因此,当我们使用多媒体之前要想想“为什么用,不用行不行”,要摒弃语文课堂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让先进的教学手段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