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曲
[摘要]“问题导学”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方法.其强调,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之“导”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标的.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也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07
我在黄河清老师“问题导学”研究小组开展学习、研究、实践近四年的时间.如今的我,对数学教学和研究愈来愈感兴趣,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自觉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努力创新与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不少成绩.我深深感到,是“问题导学”让我取得了这些长足的进步,引领着我的专业发展.
一、数学素养的提升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数学的核心是理性精神,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是否能激发、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训练.要想成为一个有独到见解、有创造性的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对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
1.将研究变为成果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问题导学”研究小组的每次学习和讨论,都把研究解决教学遇到的问题作为主线.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师特别严格要求组内每一名教师,要把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升到教学理论的层面上,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努力把它变成成果(以论文发表为标志).他认为,坚持把“想法”变成有理有据的“观点”,是形成自身教学思想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学习环境促使我不断地去尝试、反思、改变、总结和积累,并从组内教师的观点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思想.在黄老师和组内教师的帮助下,我开始注重对教学潜心钻研,完成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其中,论文《基于“问题导学”的反函数教学设计》《“问题导学”下的新授课教学模式》《合理挖掘教材内涵,完善学生认知结构》《“问题导学”教学法新授课(方法课、习题课、讲评课)教学课例评析》及班主任案例《爱,原来有那么大的魅力》等8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等教育教学杂志上,其中《“问题导学”下的新授课教学模式》一文获第九次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我深深感到,论文的创作过程让我对教学有了深入的思考,我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领悟得更深刻,能站在更高的观点下看待问题的解决和观点的提炼等,获得了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厚实的教学状态.
2.交流、分享是丰富数学素养的有力途径
在研究中,我参与了“问题导学”教学法中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构建.黄老师对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学有法”,对于教学,首先要“设立标准”,然后创造性地去“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无定法”.它促使我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十分注重去思考“教学标准”的问题,使教学越来越有针对性.随着对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我在教学上也不断取得进步.我先后两次参加广西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均取得一等奖,并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多次有机会在全区各地上示范课.2014年,我还荣幸地被聘为高中新课改“高效课堂”指导专家到龙州县开展活动,并在南宁市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中担任决赛评委,成为最年轻的评委.
这些活动让我得到了更多同行和专家的指导,并在交流、讨论和质疑中,分享了智慧,获得了更多的启发,悟出了更多的教学思想.这与我在“问题导学”研究小组的学习、锻炼与成长是分不开的.
二、教学能力的提高
“问题导学”教学法强调,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之“导”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标的.判断课堂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就是:师生“问”得好不好,课堂“导”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
1.“了解学生”的核心是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堂是由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构成的.交流的前提是理解,而教师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总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没有人能创造规律,人们只能发现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发现学生认知规律的意识和眼光.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时,我会特别关注我的“问”和“答”.“问”不能问得突兀,强加于人,所有问题的设置都会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问题串”的设置更要遵循学生认知的递进关系.因此,我在如何提“好”的问题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这也是“问题导学”教学法对问题设置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要“答”得有技巧,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聪明,自己笨.教育是“慢”的事业,教师要让学生有“悟”的时间.这是我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后的一大改变.
2.思维训练的重点是要解决学生思维的“障碍”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都有很完整的过程设计,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会有很多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见解,这些见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宝贵的课堂资源.因此,对于课堂中学生的特殊见解,教师要注重帮助他们分析、总结和提炼.特别是面对问题时,教师要学会选择让自己暂时“闭嘴”,抑制自己“告诉”学生的欲望,把机会留给学生,不去抢学生的思考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思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1月总第218期本刊专稿本刊专稿中学教学参考又如,在上述活动中,在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该活动中的表现:提出的猜想是否合理;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是怎样改进的;搜集得到的数据是否正确,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改进;得到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结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参加探究活动是否积极;在探究活动中,自己与他人的合作如何;等等.这样,通过“自省化”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3.评价过程开放式,促进差异发展
实施多元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还要注重创新评价方式、开放评价过程,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与发展功能.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合作“考试”“知错可改”等方式,即在学生回答探究问题或进行探究任务时,鼓励他们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完成,可以当堂纠错并当场给予加分,来强化评价的教学与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差异发展;又如鼓励学生在课内大胆创新的同时,在课外继续发展,通过课外充分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引导学生对课内的体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以达到更高层次的领悟和体会.必要时还可采用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的动态评价方法,以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精神等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毛国永,谢学芳.情景·联想·探究·体验——浮力教学札记[J].物理教师,2006(12).
[5]毛国永,叶镇源.关注学生差异培养探究能力[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