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苹
内容提要:大力发展农业,是延安时期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区物质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面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陕甘宁边区,党和边区政府园地制宜,颁布实施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农贷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开发农业的政策,并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互助合作劳动、劳动竞赛、典型带动等调动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崭新方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今天发展新型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农业开发;史实考察
中图分类号:K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1-0160-04
DOI:10.13483/j.cnki.Uyj.2015.01.038
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作为经济主体的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生产技术原始落后、生产工具简单笨拙,耕作粗放,导致粮食产量极低。在1894年至1931年的38年间,该地的粮食亩产量一直在1.5斗(约合45市斤)至2.5斗(约合75市斤)左右的范围内上下浮动,丝毫没有明显稳步上升的迹象。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导致粮食严重短缺,老百姓生活艰难。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延安时期,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立足边区实际,采取务实态度,提出发展边区经济要坚持“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手工业与畜牧业为第二位,商业为第三位。”出台实施了减租减息、奖励垦荒、开展大生产运动、贷款助农、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农业发展政策,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功解决了边区民众的吃饭问题,为巩固和推动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区人民生活改善奠定了厚实物质基础,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延妥时期发展农业的成功实践
(一)减租减息,解放生产力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束缚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边区政府成立后,从变革土地制度、解放生产力着手,解决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首先,通过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一些地区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抗战开始后,为了建立和巩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提出“减租减息”政策。为了保证“减租减息”政策顺利推行,党和边区政府相继颁布了相关指示、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重申了减租减息政策。1942年1月28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提出了减租减息的具体要求:“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以减低原租额百分之二十五为原则。各种不同形式的伙种地,不宜一律规定为依地主所得不得超过十分之四,或十分之六,应以业佃双方所出劳动力,牛力,农具,肥料,种子及食粮之多寡,按原来租额比例,减低百分之二十五。”1942年12月29日頒布《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草案》又从法律上对不同租佃形式的租额做了具体规定:定租“依照当地减租法令或当地现行减租额给租。在未经分配土地区域,一般减租率,不得低于二五”;活租“按原租额减25%~40%”;伙种“按原租额减l0%~20%”;安庄稼“按原租额减10%一20%”与此同时,边区政府还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减少民力征用,使老百姓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中。这些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边区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鼓励垦荒,开展大生产运动
在地广人稀的陕甘宁边区,一面是耕地不足制约着农业发展,一面是土地荒废严重,据记载,1937年边区有耕地8626006亩,仅占可耕地面积的30010左右。可见,开垦荒地的潜力很大。因此,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第二项农业政策就是增开荒地。我们应在一切有荒地的县、区、乡组织农民多开荒地,以期增产粮食。”开荒成为延安时期发展农业的一项主要政策。1938年1月,边区政府发布的《陕甘宁边区建设厅训令》提出要“扩大耕地面积,改良土质与耕种方法,增加粮食产量”。边区政府成立“移垦委员会”,各县成立开荒委员会,专门协调解决移、难民垦荒的问题。仅在1940-1945年间,边区政府下发鼓励移难民垦荒相关政策10多项,1943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规定了对移难民开荒三年免收公粮,由政府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开荒农具、耕牛等优惠条件。
同时,延安时期以劳动教育方式成功改造二流子,为边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推动了农业发展,如“陇东分区经改造的二流子732个,开荒2990亩;甘泉132个转变了的二流子开荒275亩。1943年,边区共改造二流子5500余人,估计可生产粮食8300余石。”自1939年开始到抗战胜利,在全边区人民及各机关部队工作人员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对整个边区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带动作用,广大干部、军民始终坚持毛泽东“要保护农民利益,使农民富裕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的指示,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将曾经的荒山野岭开垦成了大片良田,仅在1939年至1944年,全边区开垦荒地436.22万亩,人均3亩。这就有力保障了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健康发展,有效解决了边区的物质供给问题。
(三)实施农贷政策,扶持农业发展
贫瘠的土地、频繁的自然灾害、农民的贫困,使得边区农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政府必须大力扶持。为了配合开垦荒地、推广植棉、兴修水利等农业政策的落实,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克服困难,建立农业贷款制度,成立各级农贷机构,把增加农业投资看作是边区一项重要的农业贷款政策。边区的农贷政策得到了中央高层的关注,毛泽东曾致信边区政府秘书长谢觉哉,要求边区政府加大支农贷款,“兼放畜牧贷款与私商贷款,以达增加粮食产量、牛羊产量与相当繁荣商业之目的。”毛泽东还曾经指出:“我们的第六项农业政策,就是增加农贷。”在中央高层关注和毛泽东支持下,边区的农贷政策逐渐趋于健全,1941年12月15日成立了边区农贷委员会,各县也相继成立了农贷委员会,负责实施农贷。农贷政策的顺利推行,促进了农业发展,特别是每一年春耕前政府提供一定数额的农业贷款,解决耕牛、农具和种子等必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民帮助很大。据统计,经由边区建设厅和边区银行发放的农贷,1942年为361万元,1943年为2780万元,1944年为10000万元,1945年为59 900万元。这些政府贷款解决了边区农业发展最紧缺的耕牛问题,对农民的支持力度最大。因为,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边区,农业生产离不开耕牛,“所有的农家,都希望有一头牛或驴。他们十分爱护自己的牲灵,有了牲灵,他们自己的土地就可以很好的耕种,而且他们供给很多的肥料,使土地的生产量增加。充足的人力,再加上充足的畜力,这就是农业小生产者崇高的理想。”然而贫苦的农民根本买不起耕牛。因此,政府贷款真正解决了农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在农贷政策的扶持下,边区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粮食作物产出增加,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特别是移、难民的生活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
(四)整合劳动力,发展合作经济
劳力紧缺,是制约边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劳动力不足,卣接影响到边区的粮食产出量。针对劳动力紧张的现实情况,党中央积极倡导生产互助合作,对民间原有变工、扎工、唐将班子等各种传统劳动互助组织,进行了创新改进,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到劳动互助社、义务耕田队、妇女生产组、儿童杂务队、变工队、扎工队、锄草队等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合作组织中,进行互助合作集体劳动。在这些组织中,各个成员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土地、工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技术和生产能力等都作为核算收入分配的依据。这种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个人人股、互助合作的形式,将各种闲散的生产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既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有效地使用人力、畜力,节省了资财,减少了浪费,使得节省出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副业,补贴家用。如陕甘宁淳耀县白源村实行变工劳动方式,一年间节省人工、驴工达3000个。不仅每家比去年多打一石粮食,多余劳力从事运盐业务。同时,这种互助合作的形式,将分散的农村劳动力整合起来,使每个成员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效率提高;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得到交流推广。对农民家庭来说,通过分工合作,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解决了农忙季节劳动力、畜力、农具等不足的问题,也逐步地改变着生产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大大小小的生产互助组织成为边区农业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943年,边区338760个劳动力中,有81128个劳动力组织在劳动合作社之中,占24010;在春播、夏耕、秋收中分别有10%~15%、40%、30%的劳动力被组织在各种劳动组织之内。
(五)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抗战前,边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疏于田间管理,基本不施肥料、不灌溉,因而产量底且不稳定。“20世纪30年代,川道的一等地,亩产折合才60斤左右,坡地和山地等二、三等地,亩产仅30斤左右。”针对这种现状,边区政府提出了“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的施政纲领,并将宣传推厂农业科技知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教内容,通过社会教育组织向群众宣传精耕细作方法,推广套种、间种和轮种,引导农民深耕地、广积肥、勤除草,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改变广种薄收的粗放生产模式、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亩产量。同时,边区设立了专门的农业科技教学、研究机构,在延安大学设农业系,开设农学课程培养农业技术人员。1940年,筹建了光华农场,下设农艺组、园艺组和畜牧兽医组,专门实验、引種和推广高产作物,选育和推广良种。光华农场建立后,培育、引进、试种成功了一大批高产粮食作物。如抗虫性强、穗大鸟雀不易啄食的狼尾谷和籽粒长的金皇后玉米、老黑豆、红皮花生等耐旱高产作物,使边区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如狼尾谷比边区原有的谷产量增产10%;金黄后玉米亩产比本地玉米高一倍以上;黄皮马铃薯亩产比本地紫皮马铃薯产量高34.9%;老黑豆产量比本地豆子高9.1010。科技人员还引种了苹果、梨和葡萄等优良果树品种;引进和选育马铃薯、缩面南瓜、大红番茄、洋葱、冬瓜等数十个优良蔬菜品种,大大丰富了边区农作物品种,改善了人民生活。
在光华农场的推动下,棉、麻、桑等作物在边区得到恢复和发展,蚕桑业、植棉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43年,棉田面积达到150473亩,1945年,全边区棉田增加到350000亩。”棉花产量的增加,缓解了边区民众的穿衣困难,到1944年,边区棉花自给率已达到85%以上。这改变了边区农村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使纺织业成为产棉区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边区“人们在冬天穿老羊皮,盖的也是老羊皮,冬天盖有毛面,夏天盖有皮面”的现状。
(六)兴修水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发展边区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兴修水利,提高农业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这方面边区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由政府出资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筑坝漫田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土壤,增加水浇地,利用小河、溪水、地下水、山洪等发展农田水利,扩大水浇地,通过修水漫地、修捻地、修水窖、打井等办法,通过开沟挖渠,整修土地,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同时也将大面积的低洼地、盐碱地改造为水田。1942年和1943年全边区修水地4100万亩;边区政府派技术人员深入民间指导农民筑坝阻挡山洪冲下来的泥土,修捻地,赤水县1939年至1942年3年间新造地达7000余亩,增产粮食1089石。为了鼓励群众修水利、扩大水浇地,边区政府还规定:由旱地变成水田地的增产部分,三年免交公粮,陕甘宁边区1940年旱地改水地23 558亩,1944年水田达441109亩,以后持续有增加。通过流水、井水灌溉,边区水地逐年增加。这些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增加了农业收入的稳定性。基本控制水患,也改变了粮食种植结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延安时期发展陕甘宁边区农业的显著成效
延安时期,由于党和边区政府在陕甘宁边区实施了上述一系列农业开发政策,使得边区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边区农村经济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富裕农民增多。
(一)耕地增加,粮食增产
在各项农业开发政策推动下,边区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升。据统计,边区耕地面积由1937年的862.6万亩,扩大到1945年的1425.6万亩,8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37年126万石,1944年达到175万石,增长了39%,1945年遇到自然灾害,收获量仍达到160万石”。1941年达到自给有余,1945年则基本实现“耕三余一”的目标。这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农业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村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不断增加,如“安塞县高川村1943年的劳动力比1940年增加了500,耕地增加了206%,多收细粮204.7石,耕牛增加206%,驴增加243%,羊增加382%,猪增加240010”。1943年边区粮产达到181万石,除满足当年消费,尚有21万石的余粮76 -“。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农业产出必然也相应地增加,这就解决了边区广大军民的吃饭、穿衣问题。
随着耕地增加、粮食增产,边区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许多贫困农民开始脱贫致富,中农和富农数量迅速增加,这就引发了农民结构的巨大变化。边区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改善,农民结构发生了变化:贫农、雇农减少,中农、富农增加;据1941年对安定4个行政村的调查,革命前该村贫雇农占农户总数的82010,富农和中农仅占13%;革命后富農和中农所占比例增至61%,而贫农和雇农则降至38%。另据1941年对甘泉、延安14个村的调查,原来的贫农和雇农已有77.57%上升为中农,有2.56%上升为富农,贫雇农只占19.87%.1515户收获的粮食除自用外尚有剩余。
(三)农业产品日益丰富
延安时期农业发展的显著成效直接变现为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不仅粮食作物增了许多高产品种,而且由于引进和培育成功了许多蔬菜、瓜果品种,使得边区民众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丰富了边区民众的物质生活。陕甘宁边区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展览会,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延安时期发展农业的显著成效和解放区经济建设的惊人成绩。据粗略统计,从1937年到1949年,边区共举办展览会193个,其中农业产品展览会占绝大多数。根据当时的见证人回忆,在各种农业展览会上,不仅展出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农产品,还有许多出奇的展品,可谓是琳琅满目。1939年1月25日,边区首届农产品竞赛展览会开展,展品包括农作物、蔬果类、畜牧产品、药材、狩猎果实与林业产品六大类2000多件。1940年1月16日开展的边区第二届农工展览会更是显示了边区农业、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有白菜、萝卜、南瓜、莴苣等百姓经常食用的蔬果,还有番茄、木耳、金针、发菜、丝瓜、美国玉米等引种成功的农作物产品。边区农业生产展览会,充分展现了边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了边区军民的丰富创造力,是边区农产品日益丰富、人民生活“丰衣足食”的缩影。1943年,一位燕京大学外籍教授在两次参观边区生产展览会后评价:“一个令人敬服而详细的展览会,一个无可比拟的起政治领导作用的范例。”1944年,一位外国军人在参观后激动地说:“我在‘自由中国的九个省份走过,从没有看到像这里的惊人成绩。你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成就,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边区经济状况的好转可见一斑。
(四)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之前,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粮食产量低,老百姓生活艰难,这从当时一户中农家庭一年的粮食消费情况可见一斑:“从阴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和二十三日,能够多吃些米窝窝、糕、捞饭、高梁饺子、间或吃一两顿面条……除二月初二吃一顿捞饭或高梁饺子外,直到清明早晚都是黑豆糊糊和酸菜,隔上七天八天才能吃一顿捞饭。惊蛰后,农业劳动开始,早晚黑豆糊糊里放些炒面,或带些炒面做点心吃。清明后开始吃三顿,早晚吃些散面谷垒,糠窝窝;午饭黑豆糊糊里加些炒面;晚饭吃黑豆糊糊,菜仍是酸菜和蔓著。三四月有了苦菜,即把苦菜拌在黑豆糊糊里吃。六月以后吃南瓜。七月吃豆角子,一直吃到八月半。”经过几年的农业开发,边区军民走出了粮食、衣被严重短缺的困境,农民生活总体上有了改善,基本实现了粮棉自给,部分地区达到自给有余。而且,随着农业大发展,使得植棉业、畜牧业、运输业等农村副业增加,农民的谋生渠增多,收入增加,生活开始有了新变化。这从当时农民的购买力变化中可以看出:“1938年,边区人均消费粮食0.87石,布匹1.91丈;1943年,人均消费粮食增加到0.9石,布匹达到了3丈。”新市场街上,不少农民手里拿着钞票购买布匹,缝制新衣。家住西沟的农民康树德,革命前,靠揽短工过活,经常吃穿不济,在边区农业政策的支持、鼓舞下,他家勤恳劳动,开了80垧地,收获了很多的粮食,还新打了三孔住窑。黄炎培曾有过这样的记述:“到处是新建筑,我和御秋去访问,问你们这屋是自筑的吗?答是。有没有公家贷款给你们或是补助你们?答没有。看各家的建筑,各式各样,可以证明这确是他们自己的建筑。”。这些史料都表明,当时的农业发展的确带来了人民物质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善。
三、延安时期发展陕甘宁边区农业的经验启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边区农业的成功实践中,探索出了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发挥劳动英雄典型带动作用、开展群众生产运动等有效经验,不仅在当时,为推动农业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今天如何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一)开展劳动模范运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宣传劳动模范、种地英雄来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新之举。在陕甘宁边区发展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不少劳动模范、开荒种地英雄,对边区农业大发展注入了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力。在边区开展的“吴满有运动”,就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的一个代表。吴满有本是陕西横山人,一家过着吃树叶、麸皮,卖女度饥荒的悲惨生活,1928年逃难来到延安,边区政府分给他一架荒山,辛勤劳动,努力生产能吃苦、积极开荒、打了许多粮食,成为边区著名的劳动英雄。吴满有不仅自己辛勤劳动,还组织村民生产、开展多种经营、积极支援革命,成为闻名边区的劳动模范,受到边区政府的嘉奖,经《解放日报》报道和边区政府的推广,在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吴满有运动”,涌现出了如退伍老兵杨朝臣、申长林等劳动模范,在边区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边区上下形成了学习劳动模范、发展生产的劳模运动,推动着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实践证明开展吴满有运动的效果是显著的,在1942年4月30}1《解放日报》首次报道了吴满有后,以吴满有为标志,解放日报上出现了“华池县的吴满有”、“安塞的吴满有”等多篇报道,催生了一大批吴满有式的劳动典型。在劳动英雄的激励下,富有边区特色的各种劳动竞赛,在个人、单位之间热火朝天地开展。在大生产运动开展两年之后,陕甘宁边区已经基本实现衣食的-给自足。边区政府适时地组织大规模的表彰劳动模范的活动,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群星灿烂的劳动英雄事迹,通过各种媒体和社教组织广为传播,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边区的社会风气,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成为边区农民的核心价值观。
(二)实行劳动竞赛方式,激发群众劳动积极性
开展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竞赛,这也是延安时期发展农业的实践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劳动竞赛最早源于退伍军人“劳动英雄”杨朝臣向边区劳模吴满有发出了劳动比赛的挑战信,吴满有回信提出将生产竞赛运动扩大到全边区的军队、群众中去。吴满有在给杨朝臣复信的同时,他所在的吴家枣园迅即成立了生产小组,准备参与竞赛在边区政府的推动下,这场本是劳动英雄之间的生产竞赛迅速发展成了一场波及整个边区的军民生产大竞赛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1943年1月Il日,《解放日报》发表了“开展吴满有运动”的社论,号召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问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都通过这种革命竞赛的形式,来促进生产,提高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边区生产的成绩。从而掀起了边区生产竞赛的新高潮,在边区各地党政军干部、劳动人民之问、不同农村间都开展了积极的生产竞赛。这样,由劳动模范、军队之间的竞赛到县区之间、农民之间,家庭之问的一场广泛的、大规模的军民大生产竞赛运动,成为推动边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在发展边区农业的实践中,党和边区政府高度重视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将劳力组织起来,合理地安排使刚人力,通过实施积极的移民政策,调剂劳动力,创造性地运用生产劳动互助合作形式,变革边区生产关系,提高劳动效率;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等等,都是延安时期党发展边区农业实践中的创新之举,是各项农业政策得以顺利推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所在。
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现实背景,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农业发展目标,切实解决了边区百万人口的生存问题,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边区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与民休养生息,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使边区耕地面积迅速扩大,植棉亩数逐年增多,畜牧业不断发展,粮棉产量逐年增加,呈现出“猪羊满圈,骡马成群,瓜菜满地,粮食满囤”的繁荣景象,使边区民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为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保障民生和抗战供给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在探索边区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富农经验,即使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