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5-05-30 20:22颜雯
艺术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颜雯

摘 要:《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提出“提倡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理念,明确指出《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这对师范类院校以及普通的高等院校来讲,《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更多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需求。本论文试图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将课程更好地推进,培养出有较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师范人才。

关键词:《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音乐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能够胜任教学岗位的中、小学教师一职。不论学生毕业后任职于中学还是小学,他们面对的对象是认知、感受、创造音乐的能力都需要去教授、启发、开阔的中、小学生。而就目前音乐教师这一职业应聘者情况比较来看,应聘者中不乏音樂学院的毕业生,而这就对我们如何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青年音乐教师提出挑战。

从高考艺考生提到考试内容《视唱练耳》的惧怕与惶恐能看出学生对作为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乐理》以及音乐基本技能的《视唱练耳》课程的恐惧与抵触。同时,有消息发布,某歌剧院面向全国招聘声乐演员,应聘者中不乏音乐院校的毕业生,但结果并不乐观。据了解,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于考察音乐基础的视唱环节。

结合以上消息,不论是进校前对《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恐惧,还是离校竞聘工作面临的窘境,这两点都值得我们对课程教学引发思考。

1 教学内容探索

一首乐曲的完成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即创作、表演、欣赏。而《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则是将创作中必备的知识、表演中必备的音高概念、对乐曲的理解以及欣赏的综合素养综合在一起的学科。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1 以音高与节奏为主线

在音乐中,音高与节奏是对音乐形象的表现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要素。而节奏又是唯一可以脱离音高并具有独特表现的音乐要素。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音高与节奏两条主线。

为了解除学生对本课程的恐惧,建议最初的教学从节奏开始。结合熟悉的、简单的旋律进行教学,而不是纯理论的讲解。例如,《两只老虎》。这首儿歌几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接触过的。歌曲的旋律简单,发展手法单一,歌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感受音乐的韵律特点。通过简单的、熟悉的旋律感受节奏、音高的特点。

谱例1

1.2 增加音程构唱的比重、融入现代音乐元素

通过教材的比较发现,视唱练耳中音高的训练均侧重于20世纪以前的传统大小调范畴。视唱练耳教学主要采用大小调音高组织和培养“调性感”为目的的训练方法。这有其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长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式、调性感。但就音乐发展呈现的音高关系来看,这还不够。

谱例2

旋律的音高是音程横向组合而成,所以,音程训练在视唱练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往的音程训练均是结合调式、调性展开,可以说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但对于绝对音高的形成以及现代音乐作品的把握来讲,这样的过程似乎有些缓慢。

在调式音程基础上的扩展更能加深音程概念与对音响的记忆。譬如,针对二度音程的训练中,首先,巩固传统的调式音程训练法。感受二度音程的音响,模唱并构唱调式中的二度音程。其次,将二度音程的模唱、构唱扩展到一个八度内的所有音级以及变化音级中。尽管这在开始走的会很慢,但在只有基础扎实才可以突飞猛进。

2 教学形式探索

2.1 多种教学形式相融合,注意“理”、“乐”的结合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如何理解与准确的表达却不是那么简单。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应该是纯理论的讲述,而应该是通过音乐本身即音响来传达信息。

在教学中,首先应当带着兴趣去学习,不要听到《乐理与视唱练耳》就感觉非常的困难,不可攀岩。兴趣即在于感性的认识。

将乐理上的知识运用到视唱练耳中,如在唱旋律时,首先要通过乐理上调式、节拍、节奏、表情术语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才能准确的开始旋律的演唱;反过来,通过旋律视唱可以更好地认识不同音程的音响,更好的指导,可以将视唱的一系列的音程在横向的结合便形成了旋律,横向的音程多种多样。例如,二度、三度这种音程在和声上称作是平稳进行,四度以上称作跳进这种较小度数的音程在旋律中建立的结合视唱中的旋律。

音乐课程的教学形式繁多,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在结合课程特点的前提下探索本门课程相关的新的教学形式。而实践教学形式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大概可分为自主学习与模拟上课。

自主学习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自我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在某些教学内容的开展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个别知识点由教师讲授、示范外,其余均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

模拟上课是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逻辑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这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教学法的内容并需要具有一定的器乐基本功。模拟上课同样以学生作为主体,针对一至两个内容进行模拟上课,对需要用到的教具、教学课件有明确要求。通过以往学生实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发现,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模拟上课过后,教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评课,通过此方式的开展,学生从知识点的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2.2 立足于音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音乐首先是音响,它没有绘画直观,没有文学作品的具体描写,也没有雕塑建筑的三维空间,但它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丰富多样的色彩与情感。而音乐理论出自音响,是由音响而成,以音响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形成便于理解、分析、演唱、演奏的文字内容。所以,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最初学习应该是在音乐(音响)基础上的学习。教学上应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接受的特点,注意从音响入手,以理论知识的二度讲解加强对基础性知识的认识以及对乐曲理解。谱例的选择首先考虑节奏因素。以单位拍作为入口,注意节拍、节奏的理解。

通过这个部分的进行,首先起到放松心情、活跃课堂气氛的功效,还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音高、节奏有初步的认识。并在老师对旋律的记写过程中,观察记谱方面的问题。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学习者应具有的品质。

教学方法是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的。针对音高方面的教学,可结合音程进行。优美动听的旋律横向实际是无数音程的连续进行。结合基本音级、乐音体系中最小的计量单位——半音等概念,感受并掌握基本音级间的全音、半音关系。从小度数的音程开始,注意音乐进行的平稳性。

3 把握好进度,注意教学内容的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的把握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视唱中音程、节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音程的把握上要特别注意。在教材内容的先后以及简易程度上需要教师有所把握,能够结合音乐进行由浅入深的选择。

通过比较《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发现,将乐理、视唱练耳结合在一起编写的教材针对的专业是学前专业,并且编写上还是分为三个部分,即乐理、视唱和练耳还是分开的。融合在一起的教材也有,但难度上不适合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师范生。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内容时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

4 丰富考核内容

本门课程是理论与技能并重的一门课程,以往的考核方式通常是理论部分笔试,视唱部分口试。结合本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特点,考察综合能力是必须,笔试部分同样不可缺少。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有不少,但不能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站上讲台就词穷,所以,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将音乐准确地演绎、讲解才是音乐师范类专业的最终目的。

5 小结

音乐原本是没有文字的,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需要借助文字、音乐理论完善对乐曲的理解。《乐理与视唱练耳》即是这样一门课程,从音乐中来,最终回到音乐中去。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既有較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又能胜任讲堂的师范生才是本门课程的目标,而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