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赛水·礼堂赛歌”

2015-05-30 21:16潘红青
艺术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

摘 要:柯城区赛水赛歌活动以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各地的治水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治水妙招展现舞台,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到治水成效及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也带动各地形成“比学赶超赛治水”的浓郁氛围。本文通过各类活动的策划、推进、宣传,旨在充分发挥三级河长、志愿者团队、文艺人才、普通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民众接受度都大幅提高,并结合合唱城建设、余东农民画等本地特色文化品牌优势及资源,通过赛歌鼓干劲、农民画画治水等途径,以文化的力量唤醒、聚集正能量,走出一条文化治水的新途径。

关键词:文化治水;文化品牌;治水成效;生态家园

衢州市柯城区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开展“赛水赛歌”活动,探索以文治水新思路,通过策划开展“好水如歌、最美柯城”百村赛歌赛水活动,打造“文化治水”先行样板,推进全民共治、长效治水,既紧扣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接住了天线,又丰富了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接牢了地气,集聚了人气,凝聚了共识,为服务中心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挖掘“样水”,推广治水样板

一是树典型。有效发挥各地文化礼堂道德评议会的公信力,通过评议、走访,深入挖掘最有代表性的村、最为典型的治水人物和最具教育意义的治水故事,用乡村干部和村民的切身体会、亲身经历述说治水取得的成效,并做成展板在各地展出。

二是推样板。通过报刊、电视、现场会、宣讲等形式,全方位推广万田乡冯坦村“猪棚换大棚”、“四共四分”生活垃圾处理“墩头经验”、七里乡农村污水治理结合农家乐改造和景区建设“养猪改养生”等治水好方法、好举措、好经验,为全区“五水共治”工作提供可看可学的样板。

三是抓试点。以试点带动附近连片村,通过交叉参观交流,举办治水宣传周活动等,全面推进并确保年底完成以“两线一片”为重点的60个首批实施村、30个特色村、5个示范村建设及庙源溪、石梁溪的综合整治工程预定目标,建成2条“原生态风情带”+30个特色村+5个精品村的生态柯城。

2 百村“赛水”,创评星级河道

一是舞台“比”水。以竞赛的形式促动各级河长、治水责任人明水情,找差距,定目标。全区170个村参加“海选”,每个乡镇初选推荐8个村参加比赛,通过设置村级河长赛水、乡级河长评水、区级河长点评等活动环节,让区、乡、村三级河长走上舞台比水质、夸水景、赛成效、谈思路,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二是现场“晒”水。联合环保部门在流域沿线开展随机采样检测,赛水现场公布检测结果,展示各地水情变化,晒出“成绩单”。其中地处石梁溪上游的治岭村、中游的双溪村和桃源村、七里三村和坎底村的水样,均达到地表一类水标准。

三是星级“奖”水。根据指标得分高低评出五星、四星、三星级河道,给予一定奖励补贴。通过对河道进行动态星级评定,做到长效监督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3 文化“赞水”,凝聚治水共识

一是竞歌“唱”水。依托柯城区举办三届合唱艺术节的浓厚底蕴,发挥文化礼堂场地、人才资源优势,组织合唱排练,创作改编歌曲、收集竞演资料。各乡镇分别组建五水共治劝导队合唱队、好女儿合唱队等乡村特色合唱队亮相赛水舞台,创作传唱《我是河长陈根土》《最美是我家》《庙源溪》《坎底之歌》等村歌,并以“赛歌天使来拉歌”的趣味形式唱家乡水、赞家乡美,充分展示柯城全区党员干部群众齐心治水的“精气神”。

二是文艺“颂”水。将“五水共治”宣传融入活动中。指导乡村文艺团体以道情、灯谜、戏曲、水故事、水历史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治水”宣传。在文化礼堂开设水环境科普宣传,运用文化长廊、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馆展示治水成果,发放“五水共治倡议书”。开展“青春·护水”系列活动,动员近百名青年志愿者担当“河小二”,签订《青春助力“五水共治”共建协议》,认领服务山塘、水系。开展卫生示范户、“五水共治”带头人、转型大户评选等,以村民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影响村民,更大范围凝聚“治水共識”,从根本上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

三是农民画“画”水。以“治水”、“两美”为主题创作余东农民画百余幅,制作农民画情景画2000余平方米,户外大型广告牌30余块,并将“五水共治”画作摆入“赛水赛歌会”现场展示,呼吁村民保护家乡的青山绿水。

4 全员“护水”,实现大众评判

一是参与“护”水。发动广大志愿者团队、文艺团体在参与赛水活动的过程中共同谋划、贡献力量,成为宣传的主力军,用实际行动支持、宣传五水共治。例如,五水共治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各村流域水样采集检测,监督各村治水进程,参与样板评议、帮助村级河长筹备赛水演说推进活动开展,同时利用广播、讲坛、发放资料、宣传图片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点赞“评”水。依托“五水共治”志愿者、兰花热线志愿者等组建志愿者治水评审团,让大众成为治水的主评判。每场赛水赛事,经过20位护水志愿者与三位乡级河长的现场打分点赞,决出“我村水最美”、“我村水最清”、“治水提高效”等奖项的归属,激励先进鼓舞后进。

三是机制“保”水。推广“赛水赛歌”模式,形成一年一赛制度,持续检阅各地治水成效。设立动态评水制度,邀请市民观察员、环保热心人士组建五水观察团,每月开展“十个最清洁村”、“十个最脏村”和“五条最干净的河流”、“五条(段)最脏的河流”评选,评选结果在各地文化礼堂、《今日柯城》报纸公示,并设立“我村水最美”、“我村水最清”流动红旗。建立《直击污点》月曝光制度,接受社会和媒体互动监督,确保“一江清水汇信安”。

柯城区赛水赛歌活动以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各地的治水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治水妙招展现舞台,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到治水成效及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也带动各地形成“比学赶超赛治水”的浓郁氛围。同时,在活动的策划、推进、宣传中,始终充分发挥三级河长、志愿者团队、文艺人才、普通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民众接受度都大幅提高,并结合合唱城建设、余东农民画等本地特色文化品牌优势及资源,通过赛歌鼓干劲、农民画画治水等途径,以文化的力量唤醒、聚集正能量,走出了一条文化治水的新途径。

作者简介:潘红青,衢州市柯城区文化馆群文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
贵阳市阳明文化品牌塑造策略探析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滁州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和文化旅游圈构建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浅析建立社区文化品牌的意义
如何做好以“公寓特色为基,文化育人为本”的大学生公寓文化节
奉泰伯千年古风,铸学校文化品牌
城市体育文化品牌价值形成的多学科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