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俊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在高职英语学习中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本文借助学习动机理论知识及教学经验,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 学习动机
如今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学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教师不可强制性向学生灌输学习动机,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获得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助于顺利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因此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并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分析。
一、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中占主要地位,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进而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在学生已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培养。同时,教师可与学生讨论在生活及工作中的实用英语事例,如英语邮件、欣赏英语电影及歌曲;在企业面试过程中,可使用英语自我介绍以增加自己的亮点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而不只是用于考试,并体会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乐趣。另外,通过强化课外英语活动来刺激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如关于英语的戏剧表演、演讲赛等,让外籍教师与友人共同参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强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二、教学吸引
1.教学内容。学生易对呈现特色的高职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因此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强调英语听力与口语。在英语的听与说中,学生不但要达到英语日常交流的听说能力,而且还要掌握简单岗位英语交流能力;在阅读方面,学生要能读懂如广告、手册、说明书等专业性文章;在写作方面,学生需掌握如商务信函、工作文件、简历及合同等应用文写作。由于目前所用高职英语教材专业程度较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学校可依照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并能传达高职英语教学特色的有关教材,以增强校本教材建设。
2.教学方法。教师对于高职英语应采取多样化教学,可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角色互换、互动教学及分层教学对于高职学生英语教学效果较好。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应以实际生活及工作情景为基础予以创设,易于学生角色互换,进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充分扮演设计者、指导者及领导者等角色。互动教学可加强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后,借助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态度及行为影响学生主动学习,分层教学对学生英语基础差及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能合理解决。
同时英语教学应结合网络技术,消除教学在时间、地点上的限制,发展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将英语实用性、知识性及趣味性与教学结合,进而提高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指导高职英语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录像及课件,可优化课堂,避免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
3.检查及反馈学习结果。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及反馈可刺激其学习主动性及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的检查和反馈应做到按时及详细。及时检查学习结果,可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避免学生重复犯错,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激励价值及信息反馈价值。学生通过教师给予的详细反馈可了解自己学习掌握程度,明确学习目标,而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时,对于需改正的地方予以标注,对于出色的方面给予表扬,标注积极的评语以鼓励学生。
三、加强学生团队合作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确立共同目标,若全部成员均实现目标,此团队才实现目标,取得成功。因此,同学间不会在意彼此能力高低,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而能力差的学生会虚心接受他人指导,学生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可将学生分小组学习,学生自行推荐小组长,依照各学习阶段安排任务,如学生可合作介绍某英语国家特有的风俗民情,对于资料的查阅、分析、总结及汇报等工作合理分配,推举小组代表发言。另外,小组成员可适当帮助补充内容,对于英语基础较差学生,允许成员给予语言提示。通过学生团队学习,可活跃课堂气氛,但教师需注意合理调动学生集体合作性与学习积极性,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并适当给予奖励,增强学生外部学习动机。
英语教师在面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厌学现象,应从不同角度对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快乐、自主学习,而不是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学习,这样才可顺利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罗秀.浅谈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J].青年文学.2013.12(10):108-109.
[2]兰青叶.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1(47):353-354.
[3]郭波.如何有效激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J].金田. 2013.34(2):177.
[4]朱红英.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分析与激发策略新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24(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