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玲
摘要:小学中年级学生处于从低学段向高学段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不能忽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多给他们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大胆想象,让学生多读书,广积累,教会他们一定的习作方法,勤于练笔,作文水平定能逐步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用心观察 大胆想象 体验生活 教学策略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习作提出的目标。初学习作的中年级学生,往往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面对题目常常是无从下笔,强挤出一些内容,也是牵强附会,言之无物。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方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多给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鼓励他们用心观察、勤于练笔,教会他们习作方法,重视习作修改,勤于练笔,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硬让他们去写,无疑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只有让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想一想、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感人。
我教三年级语文时,有一次习作训练是写一种植物。题目看起来简单,无非是写花草树木而已。但对于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课堂上,我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说说它们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校园里的柳树感兴趣。有的说柳树高大、叶子深绿,树干粗,其它再也说不上来了。当时正是金秋十月,教室窗台上放着一盆金黄的菊花,我将那盆花端上讲坛,让学生站在教室后边远远的观察并大胆展开想象,用通顺的语句表达。有的说花朵像少女的金发,有的说叶子像孩子的小手,茎有筷子粗细。我鼓励把句子说的优美些。一个男生说“这盆菊花像一个美少女披着金黄色头发,穿着碧绿的裙子站在那里,非常漂亮。”优美的句子,赢得了同学们热烈地掌声,我也及时给以鼓励。引导学生,如果一阵秋风从窗外吹来是什么样子?孩子说美少女向我们点头微笑。
通过远观,收效很好。我又及时请学生到讲台前,近距离观察菊花的花瓣,茎和叶子,并让学生用鼻子嗅一嗅,用手摸一摸,动脑想一想,然后再说说各部分的特点。
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花瓣想到金黄的玻璃丝,闻到清香扑鼻的气味,禁不住想泡一壶菊花茶,叶子正面颜色碧绿,背面呈淡白色,摸一下柔软、舒服,真想用它做一件新衣服穿,既舒适又环保。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菊花,亲近菊花,进而爱上菊花。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孩子们说说种菊花的好处。孩子们谈到了美化环境,愉悦身心,谈到了净化空气等,并呼吁多种花草,让人类家园更美。
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了,我及时指导他们按照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利,抓住菊花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一篇以《我爱菊花》为题目的作文,字数不限。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提起笔来,一气呵成。我感受到了教学生写作文的成功与快乐。
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习作的前提。在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在学生观察中教师时时点拨,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学生头脑中的素材才会越来越丰富,拿起笔来才会文思涌泉。
二、多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让他们融入社会,亲近大自然,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亲身体验,感受快乐,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楼北面有个花圃,里边种满了地雷花,当一个个黑色的花籽成熟时,我利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到花园里采花籽。活动前我让学生认真观察花籽的形状、颜色等特点,留心观察采花籽时的动作、语言和感受等。我也深入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为他们写作文提供充分的材料。
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进花园里,说笑中,手不停地忙碌,感受着收获的快乐。20分钟后,我将他们采的花籽收集在一个大塑料瓶子里。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无比激动。
我布置家庭作业写一篇作文,内容是采花籽。要求他们写清活动的过程,把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生动形象的写出来,并谈谈此次活动的意义。
这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言之有物。个别学生语句不够精炼,课堂上,我挑选有代表性的进行指导。
以点带面,告诉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遇到有意义的活动,要积极参加,用心体验,认真观察,及时记录,提高习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习作的。因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和督促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增加语言的储备量。
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摘抄本,利用早读或者课外阅读时间,摘抄好词、好句,并给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等,要求他们熟读能诵,学会运用。
在每周特定的时间里,我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读比赛、文学知识竞赛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语言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到生活中积累,掌握更多学习方法。
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对积累的知识反复阅读,并熟读能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学以致用。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言材料库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自然会信手拈来,语言会灵动优美。
四、重视习作后的反复修改与同类题目反复练习
习作的修改是写好习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习作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同一类作文,要不厌其烦多写,别怕重复。反复修改,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语言精练、优美。例如写一种植物,学生写了菊花,可以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写写树木或者其它花草。反复多练,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多年习作的教学中总结出的点滴经验和习作教学策略的初步尝试,是搞好习作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几个步骤。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习作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入手,贴近学生实际,寻求适合学生的习作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习作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