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式探析

2015-05-30 10:48:04刘小强
南北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刘小强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对学生而言,探究是一种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探究对防止学生简单的接受数学结论,加深对数学知识形成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探究的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的。

【关键词】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交流讨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5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使上述教学理念真正在教学中得以落实,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切实安排好“数学活动”,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猜想、验证、推理、建立模型、提出方法等个体活动,进行讨论、合作、交流互动等小组活动,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谈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动机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讲客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法,更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否具备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也就更谈不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平等的“首席”,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再次,教师要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后,教师要运用评价机制,使学生善问。

三、利用数学实验,引导学生从操作实践中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他问题的联系。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方向看”某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时,我让学生动手去画杨桃。不同的角度画出了不同的样子,有的看起来像个五角星,把学生马上吸引到这节课的内容上来,新知识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在亲身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中,发展了空间观念,画三视图,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感想,有困惑的学生进行质疑,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数学课应是愉悦的、成功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四、利用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常规的思考方法,还更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开放性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判断等探究活动来确定所需求的结论或条件或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条件与结论的不确定性,使得解题的方法与答案呈多样性,学生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并提供原动力;并按照数学发现的一般程序、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鼓励、肯定、帮助、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使学生得以更好、更全面地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6年第1—2期第25页,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与实践》.

[2]《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4年第9期第27页,王雅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1:16:1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23:31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10:46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01:5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7:47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6:17
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创建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6:44
有效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9期)2016-10-31 18: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