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群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世界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个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教育
【分类号】G633.6
近年来,数学中考考题中把联系实际的应用问题作为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树立“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的数学意识。将数学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新趋势,也是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想与同行共勉,相信会有一定的启示。
一、通过数学在多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实际问题,从而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去引导学生热爱数学。例如:生活中经常会在一些招工广告上见到招工方常用的招工陷阱之一:人均工资问题。可能某人升职为车间主管后的工资仍然低于全厂人均工资,究其原因是因为经理等高级管理层的工资收入过高,从而抬高了全厂人均工资。在讲解平均数概念时剖析这个实际问题,学生更加明白了平均数概念,同时类似的这些数学应用就能让学生将来少中一些“陷阱”。
二、通过数学应用的神奇与美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数学知识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之外,还不乏神奇与美丽。教学应用数学所固有的神奇与美丽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让学生萌发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小丽同学家中上楼的楼梯共有18级台阶,小丽一步只能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她发现当台阶数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逐渐增加时,上台阶的不同方法的种数依次为1,2,3,5,8, 那么小丽上这18级台阶共有种不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源于13世纪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的著作《算盘书(Liberabaci)》中记载的一个有趣问题:“1对刚出生的幼兔(公母各1只)经过1个月可长成成兔,成兔再经过1个月后可以再繁殖出1对幼兔。若不计兔子的死亡数,问1年之后共有多少对兔子?”,把每个月的兔子总数列出来,就成为1个数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其数列的特征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数列中前两项之和。这个数列构思精巧、形式优美,应用广泛。
三、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应用意识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从生产生活需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入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主动观察、实验、猜测、分析、归纳等“数学化”学习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概念、定理、性质、公式、法则的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2)让学生养成观察、发现身边数学事实的习惯,激发应用意识
现在的初中生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缺乏对生活的关注,缺乏数学应用的敏感性。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能否主动发现身边的数学事实,或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数学事实。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身边寻找。
(3)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好并加以运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设计作业、实习作业、课题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
四、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数学应用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进一步拓展数学应用空间。现行初中新教材,有数篇“读一读”,可以利用数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观察实际问题,从而产生疑问,再读书,再思考,最终找出答案。例如我在讲《黄金分割法》一节时,不但介绍了黄金分割问题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而且介绍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如: 我在上课时亲自演示拍照时把主要景物摄在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处,照片显得更加协调、悦目;我还分析了舞台上报幕员总是站在近于舞台的黄金分割处,这样音响效果就比较好,而且显得自然大方等等,让同学们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应用的广泛性。 这样不但拓宽学生的知识、扩大了数学教育和实际联系的范围,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着眼于“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的思路来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同时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景斌,李延斌,王尚志;培养“数学应用意识”造就合格公民[J];山东教育;1998年Z2期
2 于海霞;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J];成才之路;2008年36期
3 周开霞;试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