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旺郎加
摘 要:教育家卡特金曾说过: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人说“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慧之母”。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就是认识的兴趣,或者叫求知欲。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从实践上看也是如此,没有学习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习数学课上。在教学抽象、复杂、枯燥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师教起来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关键,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积极地参与,否则时间一长,就容易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师很难给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易产生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创设问题情境时利用Notebook软件的播放功能演示阿凡提的故事:同学们,阿凡提给地主打了一年工,到年底,地主不想给工钱,就说:阿凡提啊,我给你一根31.4米长的绳子,你到我的田里去圈一块地,能圈多少地就作为给你的工钱,怎么样啊?
如果你是聪明的阿凡提,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先不下结论)要想帮助阿凡提,得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看谁学得最好,谁就会成为最聪明的阿凡提,圈的地就会最多。学生都想成为最聪明的阿凡提,对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对故事的动画演示过程很感兴趣,于是精力也特别集中。由此可见,应用电子白板技术创设情境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师手段无法比拟的。
二、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的学习。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要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对教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创设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只要入情入理,情境与数学问题相映相融,学生学习起来心情舒畅,兴趣盎然,整个学习的过程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例如,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利用Notebook软件播放《丁谓施工》动画片,提出问题:(1)原来建造一座新的宫殿需要多长时间?(2)实际建造一座新的宫殿用了多长时间?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案达到的效果有所不同,体会优化思想。
再次利用Notebook软件的播放功能播放主题图视频,从而达到“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是活动的基础,是操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点和前提。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在解读主题图时,常表现为照本宣科,浅尝辄止。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通过对信息的解读,使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深入理解内涵,从而理解烙饼的规则。
其实,“烙饼问题”是一种数学思考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此题作为知识学习后的一种延伸,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练习,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等做科学的安排,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竞赛、开放性练习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以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为基础,以个体原有的数学水平为起点,逐步耐心地进行培养。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