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佐兰
【摘要】傳统的政治课复习是以老师,以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强迫记忆。往往整个复习过程学生疲惫不堪,结果收效甚微,更使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严重脱离,不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 复习 教学活动
近年来,高考改革快速推进,试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和迁移能力。尤其是主观题,答案越来越不“标准化”,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趋势,考生答案的创新性更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亮点之一。笔者任教高三专业班政治的教学,并与部分年轻教师有“师徒”关系,负责“传、帮、带”他们。这样,在学科教学和他们“虚心请教”的双重压力下,对政治复习课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要作新调整
教学好比旅行,旅行前必须知道出发点和目的地。复习课教学前必须弄清学生的基本状况,明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它是进行复习课教学决策,确定教学基点的客观依据。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这是教学要坚持的准备性原则。经历一回新授课教学,学生的准备状态会是怎样呢?一般说来,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鉴别和诊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与“不学”不一样。新课内容会不同程度的纳入学生的认知领域,只是不同学生在掌握的数量和质量上有差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整体上会高于新课教学前。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情况要复杂些,受学生头脑固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悦纳、态度认同和价值追求程度不一定随认知“水涨船高”,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逆反”。复习课的教学基点只有确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恰当位置,才能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围绕“理解”、“运用”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坚决避免用抽象理论解析理论的现象,或直接提出知识性的问题,让学生背诵回答,坚决避免教师给答案,让学生记忆的教学行为。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能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形式,并向学生提出具休方法和要求,然后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从材料中提出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紧密联系材料回答问题。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考点,学生始终理解不透彻。我在上课时出示一只6、7岁小孩穿的鞋子,你们穿得着这只鞋子吗?大家都说穿不着。我再将生产力比作脚,将生产关系比作鞋子,有多大的脚就应穿多大的鞋子才合适,太窄或太松都不好。然后联系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考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就对这个考点理解得比较透彻。
三、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学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解题能力体现出来。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政治论述题为代表,这种题型考查学生组织、归纳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对论述题无从下手。要想答好论述题首先要提高审题能力。一审“设问”,这是正确回答问题的关键,具体包括审读判断清楚“设问”的限定范围(政治、经济、哲学还是文化作答),审读判断清楚 “设问”限定的侧重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二审“材料”,这是解题的前提与基础。认真、仔细、全面、快捷地审读所给材料,领悟材料所包含的内涵,在材料中找出可以为论题服务的语句,即我们通常所讲的要抓住“题眼”。通过审题找准答题点,这样才能准确调动相关知识答题。
四、充分使用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正确认识和区分基本概念、原理的方法,同时又是识记学习内容的复习方法。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过程。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对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能看到它的主体,也能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能分析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政治学科复习中的重要方法。比如,高一学生在复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再如,高三学生在复习《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时,区分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的异同点时,复习这些内容就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从而真正地从实质上加以区分。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教材内在的逻辑联系,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会教材内容的实质,并能从其内在联系中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有关理论知识。
五、创设情境,巧妙设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思想行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接触的媒体多,视野广,他们普遍对时事、新闻都很关心,也感兴趣。而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比如,关于我国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因,展现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温家宝总理在各地视察时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和指导性意见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醒和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规定时间,落笔作答。让学生当堂宣读答案,同学们提出意见、教师进行点评,避免学生出现提笔忘言,或者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通过经常性地讲练,使学生熟中生巧。
总之,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要不断探索,我们还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有我们广大政治教师的不断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政治教学一定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覃德征;;浅谈情感体验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启示[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夏稳;;复习课也有创新的空间[J];才智;2010年06期
[3]田亚梅;;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政治复习的思考和探索[J];学周刊;2012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