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精彩结尾

2015-05-30 20:42刘成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疑问趣题悬念

刘成军

【摘要】 临近课尾,学生精神比较疲惫,注意力开始分散.巧设悬念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课堂结尾也精彩.

【关键词】 趣题;疑问;分歧;障碍;悬念;结尾

数学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之际,学生精神处于疲惫状态,此时,若能巧设悬念,可以再次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引入趣题

引入趣题,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捉住学生的心的强有力的钥匙,也是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的有力法宝.

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快下课时,我引入了这样一道题,甲说:“我向空中扔3枚硬币,如果它们全是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我就给你10美分. 但是,如果它们落地时是其他情况,你得给我5美分. ”乙想:“至少有两枚硬币必定情况相同,因为如果有两枚硬币情况不同,则第三枚一定会与这两枚硬币之一情况相同;而如果两枚情况相同,则第三枚不是与这两枚情况相同,就是与它们情况不同. 第三枚与其他两枚情况相同或情况不同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因此,三枚硬币情况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但是你以10美分对5美分来赌它们的不完全相同,这分明对我有利. 好吧,我打这个赌. ”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围绕这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乙打这个赌是否明智呢?”就在这时,优美动听的下课铃声响起……

恰当引入趣题,在课的结尾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以趣引疑,以趣诱奇,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 通过创设趣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知识、发现知识的氛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爱好,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使得课堂自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激起疑问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恰当设疑,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临近课尾,我将话锋一转:“我们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让你快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能做到吗?65287能被3整除吗?”在忙碌了一阵后,学生得出了答案. 我又说道:“随便说几个数,判断它能不能被3整除. 我们师生之间进行比赛,看谁先知道答案!”在经过几轮比赛之后,老师的神速让学生感到奇怪,看着他们一脸茫然的样子,“欲知为何,下节课见分晓!” 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故事情节发展到千钧一发之际戛然而止.

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使学生怀着急迫的心情去关注悬念所涉及的问题,欲解悬念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期待着下节数学课的尽快到来.

三、制造分歧

充分利用学生之间认识的分歧,引燃他们探究的导火索,让他们在课后交流中积极论辩,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

在教学“认识锐角和钝角”一节时,临下课之际,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张长方形纸有4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1个后,还剩几个角?”一会儿,同学们就喊开了,“5个,5个!” “不对,3个!”“就是5个!”“不对,是3个!”“都不对,应该是4个!”……各方据理力争,吵得面红耳赤. 见火候差不多了,我打了个暂停的手势,“答案到底是什么呢?下课!”

提出问题后,制造学生认识上的分歧,造成悬念,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对知识获得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设置障碍

一个好的而且有效的障碍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巧设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促进有效延伸,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了“通分”一节后,快下课时,我出示了4张卡片:,,,.“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这是一道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一般情况下,对于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通分或者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但这几个分数,无论是通分或者化成小数,都是很麻烦的. “你能解答这道难题吗?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数学小明星!”

设置悬念障碍, 使学习变得有挑战性,利用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巧用激将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他们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在攻克障碍后享受成功的快乐.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 巧设悬念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结尾更精彩.

猜你喜欢
疑问趣题悬念
两道古代趣题
趣题闯关 其乐无穷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十二生肖趣题
加强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
探疑,让英语阅读教学有“深度”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于教师角色的论争的思考
趣题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