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不妨先学后教

2015-05-30 08:14吕春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分配律先学正方体

吕春梅

课程改革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为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并且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认知能力进行教学.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目前,更多的一线教师在尝试着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授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先学后教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学习,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分头指导.

一、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

预习是学生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 从预习中可以初步获得新知识,当遇到问题时学生会因这些问题而激起探究的欲望. 每一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老师的教课进程、方式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大体水平,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有时候一些问题会被聪明的学生快速解答掉,所以很多学生会跟不上节奏,因此预习变成了这些学生跟上老师教学进程的一个重要方式. 每名学生都是重要的个体,都是祖国的未来,但每一名学生又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差异. 如何让学生充分得到发展呢?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是自身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一些知识,遇到不懂的学生也会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如果教师再给予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那预习远远比老师教授更有效果.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分配律”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很多学生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 有的是这样认为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有的学生会选择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言简意赅. 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都有其思考的方向,提前预习,开拓了孩子的思维,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二、发现问题——在教师点拨中解决问题

布鲁纳在认知理论中说:“每个个体都是问题的发现者.” 知识是需要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而获得的,如果一直是被动地去学习,那很多时候就会造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种现象. 在教育中,我们要鼓舞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自主学习不是让他们全部自我习得. 有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也不能强迫学生一定要自主学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要考虑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优等生和学习缓慢的学生不能用同一目标衡量.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教师可先和学生一起研究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然后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推导过程再进行自主学习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自主研究,带有一些问题,如: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有联系吗?a3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看书、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得出答案. 而在这些自主探讨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了解范围. 对于优等生教师可加强研究难度,对于差一点的只让他们对于表面内容进行研究.

三、依据内容——适时地开展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自主学习不是对每一个内容都可以适用的,并不是所有知识的获取自学是最好的方式,有时候提供更多的讨论或许是更好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首先要复习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定义. 因为这些定义都互相有联系,但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概念的理解,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的重点词汇,对于自己所理解的,要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进行论证,表现出合理性. 这些都只是对概念的理解,真正掌握还需要一些计算来进行检测,是否自己真的懂了,只有自己做了才会知道,这种方式解答了自己先前的疑惑,和同学讨论研究,或许还会进一步得出一些结论,做到更深一步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注重的是孩子的逻辑性、空间方位感, 教师不作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地去研究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再和自己所画的进行比对,看看自己观察得是否仔细,是否正确,从单一到整体进行研究,从简单到复杂,难度逐一提升,一步步从认识到深入理解. 这种逻辑性的思考方式形成,是日积月累的.

四、以导促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学习能力都表现得各不相同. 只要教师善于发掘,给予一些正确的帮助和指导,那么每一名学生都会成为闪亮的明星.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先引导学生自学,再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 例如,在数学“工程问题”时出示例题:一项工程若由A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30天,由B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现在由两队合作完成需要多少天?对于这样的题型,我们不妨举一反三. 现在把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改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有一池水,大笼头放完全池水需要25分钟,小笼头放完全池水需要35分,现在同时开放这两个水龙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水放完?根据这一题型,还可以有很多改编形式,学生就会对这一类问题学会了怎样去解决. 有了这个例子对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现在有200个苹果准备分给两个篮球队,看看分别有几种分法? 有学生给出:若把所有苹果全给甲队,每个队员可得10个;若全部分给乙队,每人可以分得20个,那么每队分别有队员多少个?如果平均分给两个队,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这样的促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逻辑力,并从中学会换位思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活动,学是教的基础,教是学的发展. 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前者做好了,后者才会更好. 先学后教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就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分配律先学正方体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给正方体涂色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