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 王春 康亚伟 惠利娟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剖析,探究其造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症结所在,并对如何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人文素质 现状 对策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因此,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普通高校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对于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无论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还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来看,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笔者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实施“一系一品、一人一艺”培养工程,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为例,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剖析,并对如何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 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它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促使学生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它重在培养和塑造人文精神。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依然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笔者于2012-2014年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形式,有选择地对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建筑工程、汽车工程、信息技术、农林技术等系的75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让市内外三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协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如下:
(一)文化结构方面——注重专业技能学习,轻视人文素质培养,文史哲知识匮乏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高度重视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调查中,有89%的学生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十分必要”持“赞成”态度,有超过76%的同学对政治、经济等进展情况表示“关心”,但72%的学生认为“人文知识学习比不上专业技能学习重要”。90%的学生只能背诵一两首唐诗宋词,调查问卷中的简单历史常识居然有55% 的回答错误,85% 的大学生没有看过四大名著。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中,只有30%的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过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在对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中,45%的学生对“参加人文知识讲座没有兴趣”,有60%的学生从不或偶尔写过相关内容的文章等
(二)认知能力方面——困惑迷茫,趋利重实,实用倾向严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大学生对很多东西的接受常常因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 易产生困惑而迷失方向。一些高职学生面对社会变革感到困惑和迷茫, 在人生观、恋爱观、道德观方面,有的学生是非不明,善恶难分,道德观念模糊,在价值判断标准方面,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实际物质利益的得失,大学生在事关自身利益的选择上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工资的多少、住房的大小、工作条件的好坏已成了很多高职学生求职的三大标准。调查发现, 对“学习只为就业”的认同率达到80%;只有30%的学生对国民生产总值“有些了解”,有45%的学生对知识产权“不太了解”或是“说不准”等,55%的学生把评优评先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三)思想境界方面——重外而轻内,浮躁现象突出
应该肯定, 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思想境界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政治信念坚定,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信心;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但是很多高职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较少, 重外而轻内,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一些学生得过且过, 完全对未来没有一个设想;一些学生不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 但求曾经拥有”, 寻求感官刺激, 行为轻率。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 只考虑自己,对社会要求高, 对自己要求低。一些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 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
二、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成因分析
(一)社会不良思潮、不良风气的“侵染”。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 社会风气的急功近利, 面对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学生更多考虑的是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他们会更关注实用性强的学科, 能学工就不学理, 学理就不学文, 学文的也只热修金融、管理, 不愿接触文史。个别高职生把“钱”作为他们关注的中心和奋斗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兼职、赚钱上,对人文素质的学习少之又少,把“钱”作为他们关注的中心和奋斗的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兼职、赚钱上,对人文素质学习少之又少,从而造成人文素质的缺失。此外,在其他各阶段教育过程中,个别学校只关注成绩和升学率,不重视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技能本位培养目标导向所致。一些高职院校职业导向的办学理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又多为理工学院,更多注重以行业职业需求为价值来培养专门人才, 注重传授实用技术, 注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人文教育自然被挤向边缘, 即便在一些院校的个别系部偶尔开课, 也大多处于可有可无、形同虚设境地, 更多的是出现人文教育“ 盲点”。同时,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教育内容、使用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落后,远远不能与现代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网络科技和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导致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工具理性、实证主义理念的现实影响。由于高校扩招、生源萎缩的现实原因,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理想已经成为不能扭转的事实。工具理性、实证主义理念导向着高职院校绝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寻求人生的价值意义,他们只是关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甚至是自身外在的条件,唯愿求实惠重功利,文化精神不讲, 底蕴内涵不要。从调查结果来看,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制约着学生自身素质的。在一些必修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也多是为应付考试, 抄抄笔记, 抄不下来就干脆去拷贝老师的讲义, 至于课本是懒得去翻, 教学内容也无心思考, 考试一过, 知识就忘得一干二净。学生中历史哲学不知所以, 高雅艺术无人问津, 汉语言功底一塌糊涂, 写不出实习报告, 写不成文章的大有人在。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路径分析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构建全员、全过程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工程。下面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实施 “一系一品、一人一艺”人才培养工程为例,探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对策与途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绘制人文素养培育的顶层“设计图”。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普遍性和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必要性和任务艰巨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要想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从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绘制顶层“设计图”,并且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在深刻分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和缺失原因的基础上,从打造品牌、创优特色的高度,实施“一系一品、一人一艺”培养工程,明确提出,高职学生不仅要系统学精一项或几项突出的职业性实用技能,还要在专业之外,以个人兴趣爱好潜质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文化艺术才艺培养,通过社团实践锤炼,最终做到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全面提升人文素养。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统筹全院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工程。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人文素养培育的系统“施工图”。
绘制了顶层“设计图,更为关键的是全面实施。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必须与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同步推进,要从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评估等方面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相互包容。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实施“一系一品、一人一艺”培养工程,在教学模式上,全院按教学需求重新规划上课时间和教学课时,把过去的晚自习改为晚课排进课表,各系利用下午课、晚课开展专业实训和文化艺术活动。从大一即把大学语文、社交礼仪、口语类等人文修养课和文化艺术技能选修课统一纳入培养计划,实施全校统一安排。在培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由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统筹全院人文教学资源,把人文修养课、文化艺术选修课、文化艺术讲座、文化艺术课题研究、文化艺术教材研发、文化艺术品牌推广综合起来考量,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灌输式”、“训导式”的人文知识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讨论、对话、辩论、启发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自悟,唤醒他们内在的人文需要,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增强其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庸俗的人文思想的抵抗力。在评估制度上,制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估标准,把人文素质的发展作为全面衡量系部、班级、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活动的育人功效,构建德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丰富的德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从2009年探索“一系一品”创建活动以来,组织策划了“三年大循环、一年小循环”的德育活动项目体系,连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演出达几百场,参与学生近万人,探索出了 “学校搭台,文化唱戏,惠及全院师生”的新模式,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德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丰富的德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了学校文化艺术教育水平,培养出具有相当文化艺术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成果显著,影响深远。在全国第三、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生美术作品《牡丹》、校园话剧《鸣凤之死》分别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学生舞蹈《我的舞台我的梦》荣获全国三等奖和最佳网络节目奖,学院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
(四)树立全员育人意识,促进全员参与,形成全环境的育人空间。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都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参与育人教育,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和氛围。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搭建良好的物化环境,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建筑物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更加直观、生动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要紧抓校园软文化建设,构建校训、校歌、教风、学风等文化标识体系,凝练学校精神和内涵,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培养良好的育人软环境。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实施“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形成了以校训“阅微知远、立凡行真”为核心的学院文化标识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富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中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涉及办学思想、育人环境、专业建制、课程开设、督导管理、师资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学校,要办出特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必须在人文环境建设、设施配备和学生人文知识教育方面常抓不懈,而且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抓出特点,抓出新意。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备受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作为高职教育战线上的我们更应当努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认真实践,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通过这些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既具有过硬的职业技术,又具有优良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