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繁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学会平心静气,耐心等待。耐心等待是一种教育情怀,是一种相互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怀。可在当今的很多数学课堂上,做得很不够,造成了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能力没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后果。本文从动手实践、突破难点等过程的善于“等待”进行阐述,目的是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细微处做起,沉下心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等待学生,还给学生一些空间,还给学生一些时间,极力给学生营造尽情发挥、思维闪光、个性张扬的机会。
【关键词】动手;难点;意外
“以逸待劳”属“三十六计”之“胜战计”,它作为一种教学谋略,其玄机亦全在一个“待”字。等待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学会平心静气,耐心等待。可在当今的很多课堂上,学生缺少充分探索的时间,缺少自由表达的时间,缺少多向交流的时间,缺少深刻思考的时间……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能力没形成,从而造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后果。那么,在数学课堂上,究竟哪些地方需要等待?
一、學生动手实践时的“等待”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动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动手实践是学生将已经内化的数学知识外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选择、整合,并做出决策等思维活动,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在动手操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要创设好“活动点”,耐心地静候,不能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时,以往老师们的教学都是出示图形,分析讲解,得出结论后就练习巩固,这样根本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特别是过程性的思考,而过程性的思考最好是让学生动手实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待学生思考的:
第一步:要求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个△ABC,使∠BAC=60°,AB=3㎝,AC=2㎝,然后用剪刀将△ABC剪下来;
第二步:请同桌的两位学生将剪下来的三角形叠在一起,并观察发现什么?
第三步:请前后的两位学生将剪下来的三角形叠在一起,并观察发现什么?
第四步:在相互叠在一起通过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
第五步:要求同桌的两位学生将自制的三角形拼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看哪一组拼的最多?
这个教学过程教师的适时等待,有利于学生保持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更加充足。教师在课堂上耐心等待学生,学生就会静心专注于问题的思考与活动的操作,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二、学生突破难点时的“等待”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难点,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让学生思维,直接讲解,是不能突破的。如果能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下,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能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上“相交线”这一内容时,“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在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的描述非常抽象,“垂线段最短”是这一内容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等待”学生突破难点的情境:
问题:体育课上如何测定立定跳远的成绩?
(1)根据平时的实践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请学生画出这条距离。
(3)小组讨论:为什么必须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4)思考:示意图中能提炼出哪些数学基本图形?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因此,在教学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教师若善于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学生就能在老师耐心地等待下,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一教学环节,经过精心创设情境、充分交流后,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概念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垂线段最短”这个难点自然而然就突破了。
三、学生有意外时的“等待”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变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意外的“越位”,这时我们就不能抱着原来的教学思路一成不变,要耐心等待、认真倾听,根据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甚至放弃原有的教学思路,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生成教学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小华和小明每天坚持跑步,小华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如果他们站在200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学生给出的解法是:设x秒后两人相遇,则所列方程为(6+4)x=200或6x+4x=200
我心里高兴,学生已懂得列方程了,按原来的教学程序应该进行下面的练习了。忽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不可以用方程6×2x-2x=200来解?”教室里顿时骚动起来,我想随口而出“不可能!”可转念一想,还是耐心等待听听他的想法吧:“假如小明也是每秒跑6米,那么两人x秒内所跑的路程和应该是6×2x米,而实际上小明每秒比小华少跑2米,因此减去2x米正好是两人在x秒内所跑的路程之和200米。”
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思考啊!我庆幸自己的耐心等待。受此启发,许多学生有了“4×2x+2x=200”,“6×2x=200+2x”,“4×2x=200-2x”等新的解法。
这位学生提出的这种解法,我确实没有考虑到,感到真是个“意外”。但我耐心等待,给学生一点空间、一点时间,使学生对问题有了独特的见解,列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程。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并精心呵护、积极鼓励,让学生相互启发、放飞思维,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总之,耐心等待是一种教育情怀,耐心等待是一种相互尊重,耐心等待是一种人文关怀。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细微处做起,沉下心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等待学生,还给学生一些空间,还给学生一些时间,极力给学生营造尽情发挥、思维闪光、个性张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