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大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2015-05-30 01:53南珺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语文必要性途径

南珺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语文课,是因为语文学习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扎实的语文功底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日后的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在本文中,笔者思考了为什么“大语文”教学法适合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实施“大语文”教学等问题。

关键词:现状 必要性 “大语文” 途径 内容

语文课是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扎实的语文功底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日后的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虽然语文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基础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教学的边缘地带,停滞不前。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校偏重专业教学,忽视了语文教学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专业训练,为职业岗位服务。因为重点突出,所以,在现今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专业成为根本,在课程设置中比重较大。

2.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倦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荼毒,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已经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语文对他们而言就是概括中心思想、课文背诵、写作文。学生有所谓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文化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

大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普高语文教学的方法:字、词、句、章、分段写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千篇一律,几乎完全不与专业教学产生联系,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为专业课教学提供支撑。

4.教学手段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的老师一直积极致力于教学改革,但囿于书本、教材和统考,总体而言,老师的教学手段仍是传统的多,创新的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于上述原因,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那么,何不干脆忽视掉语文教学呢?

二.高职院校实施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近代以来,专业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全民的认可,并在20世纪占据了教育的核心地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虽然是培养第一线具有专项技能的劳动者,但是没有人文素养作为坚强后盾,学校训练出的只是机械型的操作工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会很狭窄,终生教育会受到影响,从而过早的结束职业生涯。

如何让学生喜爱语文?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如何提高各种能力和人文素质?首推的就是“大语文”教学。

三.什么是“大语文”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形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的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按照美国教育家华特·B·克勒斯涅克的说法: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精彩,语文就有多绚烂。

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我们将语文教育的视野放宽,注意那些语文书本教材、语文课堂以外的东西。而这些素材和资源可谓俯拾即是。“大语文”是指各学科门类(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等)的综合,各种教学能力(阅读、写作、听说交际等)的互渗,各种教学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

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大语文”的途径和内容

1.事事皆可做教材

大语文观衍生出大教材观,要求教师不囿于固定的教材,经常吸收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为教学提供鲜活的内容。

虽然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改革,已经比以往的老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指导作用,是不可动摇的语文学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仅仅依靠语文课本来进行语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来,语文课本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二来,受长期应试教育的毒害,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需要长期割裂,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社会生活材料当做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的去阅读。

举个例子,学生早恋,这是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却不大容易找到应对的方法。有一段时间,媒体报道了大量情侣因分手不成而造成的伤害案,我将这些报道做了整理,并且收集了台湾作家刘墉先生在《超越自己》中的相关片段,让同学们写一篇分手信。

在学会书信写作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倍增,知识面开阔了,课余生活丰富了,语文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对复杂人际关系的了解也更加深刻。

2.处处皆可做课堂

生活就是教育,处处都是课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都不应与社会脱离关系,教育与社会要一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情境,“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一贯秉承“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也是“大语文”教育观的萌芽。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步进行的,生活之中处处蕴含着教育。教育只有也必须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因为教育是服务于生活的。

提出“大语文教育”观的张孝纯先生,将教学比之为鸟体。主体是课堂教学,“左翼”为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包括校内与校外的各种活动等。“右翼”指的是周围的语文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环境。这种教学结构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秩序,把学生从狭小的教室里解放出来,投身到广大的社会生活中去,有效的利用了广阔的社会资源,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或改造。”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是应该与生活同步发展。人们的语言能力——从牙牙学语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都是在生活中锻炼出来的。通过模仿,领会的过程,一步步提高和发展。

生活中能够成为“课堂”的场所比比皆是:广播站、图书馆、校史馆、实验室;招生宣传、新生接待、家长参观,延伸到校外的还有志愿服务等等。运动会、艺术节、文艺演出也是极好的舞台。

语文不见得就是主谓宾定状补,不见得是之乎者也,不见得是中心思想,看见天空,你想说:“好蓝!”这就是语文;看见一位漂亮姑娘,你在想怎么才能认识她,这就是语文;一件衣服很好看,你在想尽办法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它,这也是语文。所言、所思、所想都在语文的范畴之内。

3.思考才是真教法

《教育的艺术》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家在自己的讲授过程中,千方百计的把一切内容从头至尾嚼得稀烂,让学生能轻而易举的接受,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生再也不必思考了”。

如果教师总是竭力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轻到最低程度,那么学生就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知识。知识的巩固是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为基础,背诵和记忆不仅会耗费学生的智力,更会妨碍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满堂灌、满堂问或者是满堂闹。满堂灌也许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来说是快速直接的,但是会遏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懒于思考,最终变成学习的傀儡。满堂问看似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实际上有价值的问答少之又少,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某种程度上让学生成了人云亦云的应声虫。说到满堂闹,那就更浪费时间了,表演个节目,演出个课本剧,课堂成了舞台,上课成了演出,学生们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但收效甚微,只换得闹剧一场。

2001年,全国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也由过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调整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此作为课程评价的标准。其中,过程与方法主要指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当中去,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长期以来,教学过程只注重结果,过程与方法的训练并没有受到重视,学生总是习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不善于思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在思考的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目标,但如果没有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就纯粹成了考试的工具,而如果没有了过程和方法,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都成了空话。

其实,“大语文”已经不是一种新鲜的提法了,近年来,关于“大语文”的研究也已经很多,大语文已经收到广泛的认可。只是,人们似乎更注重理论上的探讨,忽略了大语文在实践当中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相信“大语文”教学观将会普遍、合理的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必将超越现有的教材,超越讲台,超越自身范畴,迈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①《“大语文”教育刍议》,张孝纯,《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一期

②2011《语文课程标准》试行

③《“大语文”有多大》,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方向),赖光明

④《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现代教育报,2009年9月25日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大语文必要性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