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丽静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推行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就应当结合这些问题,在树立明确教育改革目标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方式、探索科學的教育评价体系,使高职院校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优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路径;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突出表现为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游离于人才市场需求之外、教育内容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单纯以笔试为主、以成绩为准等方面,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应当在针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育改革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一、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
目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明确的教育改革目标是教育改革的先导,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这项工作,首先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因而,应当明确,高职教育应遵循以实用为主、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以满足职业岗位为本位,注重培养教育学生的应用型技能,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毕业即可零距离上岗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这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即高职院校应当明确要培养的是哪个行业的人才,并从该特定的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立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课程;二是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除理论教学之外,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要明确高职院校的职业岗位导向,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着力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完善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要为教育目标服务,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职院校的教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当中要对当前的教育内容进行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者,要选取恰当的高职教育教材。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载体和媒介,恰当教材是做好教育改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近些年出版的高职教育教材难以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这主要是因为当前高职院校教材编写没有一个统一的大纲或标准,往往只要交付版面费等相关费用就可以出版教材,比如个别高职院校本来没有足够的能力编写教材,但为了完成编写教材的科研成果,不顾自身实力,东拼西凑,根本没有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可言,导致教材之间相互抄袭、内容陈旧等现象频现,甚至出现教材之中前后矛盾、错漏百出的不良现象,鲜有精品的教材出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及教师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应仔细筛选、挑选那些最能适合本校特点、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要主动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位于教学第一线、直接接触学生、最能了解学生的优势,在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编写出实用性强的教材。
二者,要构建应用性强的高职教育内容体系。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变化,教材的内容总是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各地、各校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选择好教材以后,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摒弃那些过时的、陈旧的、不适合本校特点的内容,选取那些跟得上时代发展、实用性强的知识。与此同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教材内容与本校的实际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加入实践知识,通过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等课程的讲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辅相成,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三、革新教育方式
虽然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了很多年,也有过很多有益的探索,不过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中,依然没能完全摆脱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的窠臼,不容否认,这些传统方式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之处,然而,这却不适合于现当代高职教育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的任务是要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发展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当中,革新教育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推广启发式、合作式教学,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夯实。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掌握实践技术的前提。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当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强化学生对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前很多教师都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式,如教师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启发式教学,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的合作式教学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其次,加强实践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就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当中相应增加设计、实习、实验等教育方式所占的比例,建立开放式、模块式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和院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点、块、面”的教学方式,总体抓面、突出个别点,即在确保所有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放所有的机房和实验室等、采取特别教育的方式,让这部分学生“吃饱”,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研究,激发他们的潜质,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四、探索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评价方式上除沿袭传统的闭卷考试之外,也探索出了诸如开卷考试、课外论文等在内的多种方式。诚然,这些方式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各有所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也体现出了各自的缺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当中不断探索,在完善对学生理论能力考查方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是完善对理论知识的评价方式。传统的闭卷考试有助于督促学生熟记和掌握理论知识,却由于大多采用客观题的方式不利于体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在闭卷考试中应当适当加入主观性题目,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加形成性考查方式,如课堂中的分组讨论、课下的小论文写作以及随堂小考等方式,以综合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是引入对实践技能的评价方式。当前的评价方式大多都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也难以考察到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然而,这些恰恰正是高职院校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应当引入技能测评等实践性较强的评价方式,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情景测验、任务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当场操作,这样就能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对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努力,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和完善,才能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娥.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3):22-26.
[2]史岩眉.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探索[J].管理观察,2014(19):172-173.
[3]江静岚.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2):39-40.
[4]张守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3(7):82-84.
[5]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