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

2015-05-30 10:48:04张霞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

张霞

摘 要:现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数学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影响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克服思维的缓慢性。”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从掌握四基、有效提问、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和思维模式训练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如何发展学生思维的见解。

关键词:掌握四基; 设计环节; 有效提问; 模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10-002

一、发展学生的思维,应以学生扎实掌握“四基”为基础

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三能”(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看出,重视“四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三能”。

关于这一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掌握。”

这些关键知识是什么呢?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來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可见,没有了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无法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关键知识,扎实掌握“四基”,为发展思维作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思维,应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依托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过程,师生思维同步前进可以保证这种交流的有序高效。一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起推动作用,表现为课堂教学环节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应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依托。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设置有效的数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2.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设置有层次的数学活动,突出教学重点。3.分析学生思维的困惑,设置循序渐进的数学活动,化解教学难点。我们知道,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思维的困惑之处。教学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突破,将会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从而也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压缩讲练时间,腾出时空让学生思维。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应以有效课堂提问为抓手

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则是数学学习的心脏。用问题作引领,适时适当的提出问题,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力抓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处理。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1.各类型的问题比例是否适当

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探究型问题。其中,理解型问题和探究型问题对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均不容忽视。理解型问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以及思维方法的掌握情况,探究型问题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中,要适当增加理解型问题和探究型问题的比例。

2.问题的类型应以核心的大问题为主,避免出现过多琐碎的问题牵制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降低难度,把一道探究型问题分解成几个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生拾级而上,这样学生的解题是顺利了,但是问题的思维量就大大降低了。这样的问题串,只是锻炼了教师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思维被架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依赖于教师一环扣一环的牵引。可见,这一做法,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非常不利。

A老师的公开课《一次函数》的片段研究,用了两个很匠心独到的问题,效果非常好。问题一,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纳为函数问题,聪明的你能举例吗?问题二,你能对这些函数关系式分类吗?问题一既是对函数概念的复习,又为下面一次函数的出现作了生长点的准备。问题二的设计,让学生在函数的森林里,主动发现并建构对一次函数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一节课的问题设计首先要有整体构思,用一两个核心问题将所有问题统领起来,不仅使学生思维不断线,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问题的处理也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1.教师对问题的处理

首先,教学是有规律规范的,一般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开展启发式教学,把陈述句的讲述改为疑问句的讲述,使学生边听边想,增加学生的隐性思维。也可以是组织学生讨论,增加学生的显性思维。

其次,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教师的及时点拨引导是关键。点拨引导的主要方式是追问,追问的方式有两种,跟踪追问和发散追问。跟踪追问可以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的思维对了,可以回归原理,如果学生的思维错了,可以暴露错误,分析原因。发散追问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B教师在讲授《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时,多次追问“还有什么不同方法”,“有几种解题策略?”“若减少白球,怎么做?”“若增加红球呢?”“除了以上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通过追问将封闭问题开放化,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追问都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

另外,问题提出后,教师也需要给出适当的等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教师理答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肯定和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其积极思维,勇敢探索。

2.学生对问题的处理

第一种是学生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种处理方式比较常见,当然这里要做好学生思考问题时的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有学生自身思维的独立性,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更多更美的火花。

第二种是学生主动地向老师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的封闭的圈子里解放出来。所以,对能提出一些创见性问题的学生更应及时给予表扬。

第三种是学生间的互问互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年龄特征和教材本身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互相讨论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发展学生的思维,应以思维模式训练来丰富

1.找准学生思维的源泉,开启思维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教你的‘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象的链条,一事物的结果成为另一事物的原因。思维过程缓慢的学生,当他用努力把握这根链条,在记忆中保持住几样事实、事物和关系的时候,他就是在受到一种无可取代的思维训练。问题在于, 在各种现象的链条中,要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发现,好比在儿童面前点燃起思考的火花,它们会刺激思维过程活跃起来。只要点燃这种火花,儿童就想知道得更多,就想更深入地思考新的现象。这种意愿、愿望就是加速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和推动力。”

2.以课本中某些内容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为载体,开展思维模式训练

数学的知识领域浩瀚无垠,但是其中很多内容的学习,在方法和经验上是可以迁移的,其思维模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平行四边形》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只要掌握了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方法,“定义-性质(从对称性,边,角和对角线四个角度考虑)-判定(从边、角和对角线三个角度考虑)”,其他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学习方法照旧,思维模式照旧。另外,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学习也都是按“解析式-图像-性质”这一思维模式来学习和思考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各种针对性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在学习下一个类似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已有的思维模式,自主地开启思维,展开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虽然难以捉摸,但是它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标所在。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除了对我们平时的教学有着显性的要求,对我们教师自身思维的隐性要求也不容忽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

让学生在思考的世界里发展思维,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关注,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只有教师的思考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学生们思维的火花竞相开放。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013.4重印)

[2]戴家飛.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J]江苏教育,2001年18期

[3]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考试教研版》,2012年第三期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
探索物理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32:59
敢“问”路在何方
精设有效提问,追求实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32:21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6:48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