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汽车服务业市场对人才的极大需求,但同时日新月异的汽车新技术也对汽车服务市场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汽车服务市场对汽车人才的要求,研究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并对中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培养目标
近几年,汽车制造业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高速增长,造就了销售、维修、配件、服务、二手车置换、信贷等大批岗位群,形成了较好的就业市场。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960.19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4.48%,高职在校生973.64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45%。而在德国,据统计,只有约40%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中学生进入大学,而60%的中学生选择参加职业教育。这些数据一对比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存在严重的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人们在观念上认为读职业院校低人一等,这种现象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针对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如何能让在校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专业兴趣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关键问题。
1.确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然而在诸多的区别当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它决定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所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三型”人才。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无疑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单纯地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复合化的趋势的。制订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既应遵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对应社会需求
目前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汽车已经由以机械为主转变为高新技术的集合。这对从事现代汽车维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传统机械类专业知识与一定的维修经验的同时,需要完成信息传输技术、故障数据处理技术、ECU控制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知识,并具有相应维修的能力。还需要对以电子诊断设备为代表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技能进行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导致汽车维修企业岗位的分化和复合,并生成一些智能化的岗位,这一切都要求劳动者具有一专多能的操作技能和覆盖面广的知识面。所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实用性和适岗性的复合型人才是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改革的建议
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相比,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内容要求更加丰富、知识更新换代更快、技能要求更实用。为了满足企业对工作岗位综合素质的要求,实现职业教育与维修企业对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分离,简言之对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调研,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结合实际的岗位工作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2)加强双师型人才的教育,努力培养对应企业岗位需求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目前的教学案例多来自一线的工作人员。应在加强教师资格培训基地的基础上,鼓励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派遣专门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同时加强教师对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研究,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组织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专业定位。
(3)教学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应加大学校在环境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开展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多种渠道适应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环境。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更新很快,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应针对维修行业的特点,创设情境,开展项目教育与任务化的课程。在学生就业前,对让学生感兴趣的某一项工作、工种或技能进行专门化强化教育。实现“精一门,会多门”,使学生在实习之初就已有一技之长,确定自己的职业信心,展现自己的才能,避免在实习之初出现职业尴尬。
从教育部启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至今,逐渐清晰、明确的思路向人们阐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全新的概念,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在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密切接触中,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将现实的期待转化为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吕 红.浅论行业参与的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
[2]林小荣.坚持职教创新,培养技能型人才[J].交通职业教育,2005(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