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5-05-30 10:14赵淼英何艳彬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28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赵淼英 何艳彬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应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的护理干预。 方法 入选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与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注意事项、体位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 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诱导期合作评分(ICC)、改良耶鲁儿童术前焦虑测评量表(MYP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ICC、MYPAS、STAI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影响血液循环、固定的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研究组的完成输液情况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临床操作、服务态度、环境、健康宣教等各项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前臂静脉输液进行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固定的稳定性,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静脉输液;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8-0146-04

静脉输液为有效快速的给药途径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儿科治疗中。但由于小儿躁动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较差,以往常应用夹板固定输液肢体,但对患儿的固定性较差,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1]。有研究指出[2],小儿前臂静脉输液进行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固定的稳定性,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确切。

为了探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固定肢体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对小儿前臂静脉输液进行按压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1年9月~2014年9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4.3±1.5)岁。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制定的PICU收治患儿的标准[3]:出现循环、呼吸等重要脏器急性功能障碍或功能衰竭,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潜在性生命危险,需予以生命支持,经抢救治愈或有望好转者。其中意识清醒者60例,神志不清躁动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1.6)岁;意识清醒者30例,神志不清躁动者2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4±1.5)岁;意识清醒者30例,神志不清躁动者2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因某种因素放弃治疗、救治无望、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急性恶化的慢性病变、急性传染病者。两组的性别、平均年龄、意识状态、疾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注意事项、体位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输液前臂用直板型夹板固定;研究组进行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及心理干预法,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法:①输液前护理:以文字及口头解析形式告知患者家属,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应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的优点、目的、应用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患儿及监护人员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交流友善真诚,通过表情、眼神等暗示性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情绪改变,进而对自身的行为特征进行调整;②输液时的护理:小儿掌心部位放置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的前端掌心垫,掌心位于功能部位,降低局部长时间固定导致的手掌疲劳不适感,两条束带条予以固定,避免因患儿躁动时导致滑脱,确保固定带平整,避免引发肢体血液循环不畅,束带条松紧适度可随意调整,增加患儿的舒适感,根据患儿的肢体长短情况设置伸缩杆活动情况,操作需迅速,最好一次穿刺成功,护理中予以肢体语言及昵称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对于配合较差的患儿,培养鼓励其勇敢意识,向其他患儿学习,通过眼神接触、抚摸等方式降低患儿的抗拒意识,促使患儿主动配合应用小儿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应用过程中增强巡视,检查是否有漏诊,询问监护人员及患儿应用的舒适感,松紧度进行随时调整;③输液后护理:完成输液后为患儿拔针,指导监护人员及患儿正确掌握棉签止血的按压方式,并表扬患儿。④心理干预护理: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于不同性格的患儿予以不同的心理护理,应用肢体语言及昵称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消除或降低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促使患儿主动配合使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及静脉输液。

1.3 评价指标

参照以下评估标准[4-6]:应用诱导期合作评分(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 ,ICC)、改良耶鲁儿童术前焦虑测评量表(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各项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固定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对患儿血液循环造成影响的情况;比较两组完成输液情况及一次穿刺成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临床操作、服务态度、环境、健康宣教等各项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进行SPSS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的诱导期合作评分(ICC)、改良耶鲁儿童术前焦虑测评量表(MYP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ICC、MYPAS、STAI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固定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对患儿血液循环造成影响的情况比较

研究组固定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对患儿血液循环造成影响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完成输液情况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的完成输液情况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家属对各项指标满意情况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临床操作、服务态度、环境、健康宣教等各项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对各项指标满意情况的评估比较[n(%)]

3 讨论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一定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7]。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8],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无菌药物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至静脉内应具备以下条件:液体瓶需有一定的高度,即具有一定的水柱压;液面上方需与大气相通,液面受大气压的作用,当大气压超过静脉压时,液体向压力低的方向流动[9];输液管道不受压、不扭曲,通畅无阻。静脉输液通常用于补充电解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用于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及治疗疾病具有极易达到药物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注射;可迅速补充机体所失的液体或血液,可静脉输注等优越性,但靜脉输液中需注意药物滴注流速,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0]。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小儿静输穿刺成功后不宜用手指压针柄固定,先用带有棉垫的针头贴固定针头,然后顺头皮针管弯曲方向盘贴头皮针管,不宜将胶布用力贴过针头进针处,易造成因下压针柄针头上挑刺破血管,或下压针头刺破血管[11-12]。再将输液管固定在患儿耳部,此处不易因出汗过多而引起胶布脱落。固定后穿刺成功,在输液过程中同时要注意观察保护穿刺部位,四肢输液婴幼儿需由一父母制动所穿刺肢体,不宜攥握穿刺血管向心端,易截扎血管使针头堵塞。哭闹较重患儿需全身制动直至其输液完毕[13,14]。同时观察患儿有无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或病情改变。输液完毕拔除针头时注意最好由家属用拇指按压好进针部位,再进行拔除,避免因家属在和护士倒手时患儿晃动,或因家属紧张未按压到正确部位而引起进针处出血。并嘱其家属按压时间,不宜按压过重和在按压时揉推,保护血管,以便下次穿刺。在整个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紧张或压力的情绪时需自我调节,或排除紧张和压力的条件,在情绪平稳的条件下才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目前,临床儿科治疗已广泛应用静脉输液法,但因患儿的配合性较差,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的固定肢体护理法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15]。

本研究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应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护理法,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的诱导期合作评分(ICC)、改良耶鲁儿童术前焦虑测评量表(MYP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ICC、MYPAS、STAI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患儿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固定的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完成输液情况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临床操作、服务态度、环境、健康宣教等各项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曾月嫦等[16]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为避免外渗输注液体,降低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感,通常肢体予以夹板固定,夹板固定的力学原理是借助夹板自身的支持力,绑带胶布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输液肢体,促使输液肢体保持相对静止,维持平衡状态,但因结构简单,长时间输液、固定肢体,患儿会感觉肢体酸痛、疲乏感,可出现情绪躁动、不耐烦、抗拒等情况[17,18],患儿的依从性减低,同时应用夹板固定后对血管进行长时间压迫,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压疮甚至前臂缺血性肌痉挛[19,20];本研究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应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提高了患儿的输液依从性,提高了护理效率及依从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患儿的焦虑状态,提高了监护人员对治疗效果、临床操作、服务态度、环境、健康宣教等各项指标的满意情况。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为较直板的夹板或是纸板和绷带等自制的输液固定板,可有效降低长时间固定局部导致的手掌疲劳不适感。

综上所述,小儿前臂静脉输液应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固定的稳定性,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莹,陈婵. 医用静脉输液固定板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2):1173-1174.

[2] 李小红,王婉秋,陈媛. 无菌透明敷贴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6(z1):702-703.

[3] 童学蓉. 儿童静脉输液固定板在输液室的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2012,23(z1):1153-1156.

[4] 朱红英,翁海瑛. “三保险”固定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1234-1236.

[5] 李丽新,赖映红.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疗效[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706-1708.

[6] 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 11(3):284-285.

[7] 杜建敏,向梅. 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效果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1122-1123.

[8] 吴守宇. 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173-174.

[9] 龙晓艳. 静脉输液固定手托板的临床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8(11) :702-703.

[10] 杨美英,张美霞. 骨科患儿术中肢体静脉输液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1053-1056.

[11] 李春霞.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5,(8):192-193.

[12] 王志明,余玉娥,魯敏卿. 两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法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02-203.

[13] 李素明,苏慧敏,金萍,等. 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的使用效果及护理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22-123.

[14] 苏慧敏,李素明,曹志华,等. 心理支持对提高前臂静脉输液患儿使用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173-174.

[15] 于振燕,刘丽霞,孙静,等. 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3):282-284.

[16] 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 系统心理干预联合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002-1003.

[17] Nichols KR,Karmire LC,Cox EG,et al. Implementing extended-infusion?Cefepime as standard of care in a children's hospital:A p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J]. Ann Pharmacother,2015,49(4):419-426.

[18] Khongkhatithum C,Thampratankul L,Wiwattanadittakul N,et al. Intravenous levetiracetam in Thai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tatus epilepticus and acute repetitive seizures[J]. Eur J Paediatr Neurol,2015,7(4):264-268.

[19] 周林娟. 小儿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99-100.

[20] 邓陵,赵艳秋. 小儿静脉输液失败因素及对策[J]. 重庆医学,2011,40(30):3117,3119.

(收稿日期:2015-05-13)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输液两种插皮条排气流程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