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丽
【摘 要】 目的: 总结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我院 300 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和观察组( 护理干预) ,对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 护理满意度, 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 0.5% VS 3.5% ,P<0.05) , 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90.0%VS 80.0%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手术室压疮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 手术室 压疮 发病因素 护理干预
手术室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的几小时至术后的 7 天内发生的压疮,临床中常发生于 1-3 天。压疮的部位多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密切相关。压疮的发生主要是由压力、 剪切力或者摩擦力所致, 常见于皮肤、 肌肉以及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的损伤, 其好发部位在骨隆突处。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为 4% -45% ,而多数手术室压疮是可以通过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有效预防的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 1 月至 2015年 1 月期间, 我院 300 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和观察组( 护理干预) ,每组各 150 例。150例对照组中,男性 80例、 女性70 例,平均年龄( 55.0 ± 6.0) 岁, 其中截石位、 仰卧位手术时间 >4h78例、 侧卧位、 仰卧位手术时间 > 2h72例、 移动受限 8例、 肥胖 12例、 合并症 14 例; 150例观察组中, 男性 80 例、女性70 例,平均年龄( 57.0 ± 7.0) 岁,其中截石位、 仰卧位手术时间 > 4h82 例、 侧卧位、 仰卧位手术时间 > 2h68 例、 移动受限 7例、 肥胖 13 例、 合并症 15 例。两组性别、 年龄、 手术体位时间、 并发症等方面, 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 排除自身皮肤疾病、 术前压疮、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 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并与具体病例相结合, 定期组织压疮预防性理论知识学习。术前综合评估压疮高危因素, 做好护理交接工作。尽可能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 受压部位应用凝胶垫,降低对受压部位的摩擦和剪力。强化巡回护理, 确保手术单的平整,切口放置接液袋,保持铺巾干燥, 避免对皮肤的刺激性。术中不能压迫患者肢体, 温盐水冲洗体腔, 一旦发生压疮,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后,给予相应处理。
1.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压疮发生及压疮分期比较如下 ( χ?= 4.59, P <0.05)。
3 讨 论
3.1 手术室压疮的相关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对压疮引起足够的重视, 手术过程中没有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增加患者手术不适感, 这是导致手术室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术前对手术时间、 患者手术耐受程度等评估不足, 高患者没有及时、 有效的预防护理,这也是导致手术室压疮的重要原因。手术体位时间过长、 手术体位不佳,都会导致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不利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容易诱发压疮 。另外, 管道放置不当、术者压迫患者肢体、 局部受压部位缺氧及镇痛药物应用等都可诱发压疮。
3.2 手术室压疮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做好术前访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及压疮知识的认知度。术中指导患者保持合理的手术体位。针对受压部位,应用压疮垫,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损伤, 有效保护压疮易发部位皮肤 。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压疮程度明显减轻,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果表明有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室压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