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2015-05-30 03:04张钦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28期
关键词:甲硝唑牙周炎不良反应

张钦刚

[摘要] 目的 对比甲硝唑与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效果。 方法 将124例牙周炎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62例,A组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B组应用甲硝唑药膜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B组为75.81%,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治疗前两组GI、PLI、PD、SBI、AL及T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安全性好。

[关键词] 牙周炎;甲硝唑;米诺环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8-0062-03

牙周炎可由牙菌斑、牙石及创伤性咬合等因素引起,患者的牙骨质、牙槽骨及牙周膜均可受到影响。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通常需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造成上颌磨牙及下颌切牙缺损[1,2]。甲硝唑与米诺环素是治疗牙周炎的常用药物,本研究旨在对比上述两种药物对于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4例牙周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排除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肝肾疾病者,有妊娠计划或已妊娠者,合并全身性系统疾病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24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62例。A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9岁,平均(46.7±5.4)岁;牙齿松动程度为Ⅰ度49例,Ⅱ度13例;B组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3~72岁,平均(46.8±3.7)岁;牙齿松动程度为Ⅰ度48例,Ⅱ度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给药前先予基础疗法进行治疗,包括清洁病变部位,实施根面平整治疗、龈下刮治、龈上洁治等。根据牙周情况应用基础疗法后,采用双氧水及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处,在必要的情况下让患者采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进行含漱[3-5]。完成脓肿切排与消毒冲洗后便可以采用甲硝唑与米诺环素进行治疗。A组的治疗药物为盐酸米诺环素,使用方法为在牙周袋中缓缓注入软膏状药物,直至注满牙周袋,注满后适当增加软膏剂量,使牙周袋中的软膏稍有溢出,注入软膏的次数为1次/周,以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B组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给药前先采用隔湿措施处理好牙周袋,随后在牙周袋的底部敷好药膜,在敷药膜前需要根据牙周袋的实际深度合理选用规格适合的膜片,以保证牙周袋的底部能够被全面覆盖。在每颗患牙的牙周袋部位覆盖2~3片药膜,每隔1天敷1次药膜,以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A组与B组患者在给药后的1 h内均禁止进食、喝水或漱口等,以保证患处可以充分吸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其他抗生素,同时暂停使用全身性抗生素[6]。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牙周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牙周炎患者GI(牙龈指数)、PLI(菌斑指数)、PD(探诊深度)、SBI(龈沟出血指数)、AL(附着丧失)及TM(松动度)的变化。同时还比较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测定PD、SBI及PLI方法:先全面检查被选患牙,随后重点检查患牙的舌侧正中点、颊侧近中点、颊侧正中点及颊侧远中点四个不同的位点,检查的位点一般为10~16个,以保证PD、SBI及PLI检测结果的精确性[7]。在复诊时需重复测量PD值与PLI值,重复测量次数为2~3次,取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

①治疗后牙周袋消失,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牙龈肿痛及齿龈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AL得到明显改善,PD的减少幅度>2 mm,或PD≤3 mm,SBI的减少幅度≥1,则为显效。②如治疗后牙龈出血及牙齿松动症状明显减轻,SBI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D的减少幅度为1~2 mm,或SBI值的减少幅度≥1,为有效。③在治疗后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等自觉症状有所减轻,SBI及PD的减少幅度均≥1,为好转。④如治疗后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等自觉症状没有出现明显缓解趋势或在治疗后自觉症状加重,为无效[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B组为75.81%,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1。治疗前两组的GI、PLI、PD、SBI、AL及T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5),见表2。此外,A组与B组在治疗过程中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但A组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牙菌斑及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原因,牙周炎具有破坏性的特点,在发病后可引起牙周袋,并导致牙周袋的袋壁出现炎症反应。在牙周袋的炎症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可造成牙槽骨逐渐被吸收,并导致牙齿松动与丧失[9]。为了减少牙齿丧失率,在临床中通常需要实施洁刮手术,以将致病因素,包括牙菌斑、细菌等清除,但在实施洁刮术后,难以有效消除厌氧菌,在厌氧菌存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牙周袋与牙周炎复发[10,11]。对此,应在实施洁刮手术的基础上应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杀灭厌氧菌,减轻与抑制牙周袋炎症,并由此缓解牙龈肿痛等牙周炎症状[12]。

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抗菌药物对124例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療,其中A组的治疗药物为米诺环素,B组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结果证实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提示在治疗牙周炎患者时应用米诺环素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米诺环素的亲脂性较强,且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能够明显抑制阴性革兰菌、普氏菌等致病菌,将米诺环素注入到牙周袋当中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实现缓慢释放,释放药效的持续时间一般为7 d[13]。在米诺环素缓慢释放药效的过程中,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起到促进牙周结缔组织再生与纤维细胞再生的作用,对于牙周组织正常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相对于甲硝唑而言,米诺环素能够对细菌等致病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明显减缓牙槽骨被吸收的速度,增强牙周再生组织的附着能力,能够明显减轻牙齿松动问题[14,15]。

本研究证实在治疗后A组牙周炎患者的GI、PLI、PD、SBI、AL及TM值明显小于B组,提示A组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再次证实了上述观点。本研究还发现A组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3.23%,而B组达到12.90%,证实米诺环素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的特点,适用于长期治疗,能够起到巩固远期疗效及预防复发的特点。综上所述,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优于甲硝唑。

[参考文献]

[1] 孙晓军,孟焕新,释栋,等.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钙结合蛋白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11):649-651.

[2] 苗伟,王小琴,柴晶,等. TNF-α、sICAM-1在慢性间歇低氧条件下大鼠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6):743-747.

[3] 陈蕾,苏媛,倪佳,等.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控制、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1):66-70.

[4] Lee BJ,Huang YC,Chen SJ,et al. Coenzyme QIO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crease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Nutrition,2012,28(3):250-255.

[5] 郭立华,高维诺,路丽,等. 补肾坚骨汤对牙周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骨钙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4,12(6):330-334.

[6] 刘雪梅. 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糖代谢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5,55(8):83-84.

[7] 释栋,孟焕新,张立,等. 因牙周炎缺失上前牙种植修复后短期软组织美学效果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950-953.

[8] 颜承伟,安晶涛,李莹,等. 去卵巢对大鼠牙槽骨骨质量及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5):282-285.

[9] Myneni SR,Settem RP,Sharma A. Bacteria take control of tolls and T cells to destruct jaw bone[J]. Immunol Invest,2013,42(7):519-531.

[10] 曾辉,赵许兵,从丛,等. 骨碎补总黄酮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骨钙素表达的影响[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4):324-327.

[11] 王昆,申道南,吴亚菲,等.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牙周炎疫苗有效免疫原及其途径和佐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3):328-333.

[12] 路瑞芳,冯琳,高学军,等. 侵袭性牙周炎龈沟液中有机酸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1):12-16.

[13] Daniel D,Bikle. Vitamin D and bone[J]. Curr Osteoporos Rep,2012,10(2):151-159.

[14] 王琳源,关宁,林晓萍,等. 全反式维甲酸对牙周炎小鼠辅助性T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7):606-611.

[15] 李玲. 黄芩苷对牙周炎大鼠牙移动保持阶段VEGF、BMP-2及IL-1β表达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3):32-35.

(收稿日期:2015-07-22)

猜你喜欢
甲硝唑牙周炎不良反应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