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二华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科学教育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化学新课程在基本理念、学习目标、基础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测评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与突破。对于初中生,化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创新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72-01
初中是学生化学启蒙教学的起步阶段,至关重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应该从化学教程大纲的内容,教师在引导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的转变等四方面着手,因材施教,尊重学习认知规律,认真组织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一、生动教程设计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主、自动、自发的去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化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有趣的课程,学生在这个年纪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只要教师在教程内容的编排上多穿插一些化学实验的内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结果分析中,充分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培养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2-3]。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章节教学中,随机将学生分为12小组,4人一个小组,分配学生角色,其中一人操作实验装置,包括试管、导管、水槽等,另外一人手持集气瓶,收集氧气。然后让一名组员给试管加热,并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最后由一人总结实验经验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
(二)集思广益,采用集体备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或者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更加全面的把握,及时调整教学情况。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进程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增强教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三)冲破狭隘的教学范围,拓展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传授学生化学知识,还可以讲一些化学故事,化学家的生平事迹,著名的媒体报道等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二、提升教师的人文水平和业务水平
(一)有教无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有教无类,不以分数评判一切,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对学生投入爱心和真诚 “ 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严禁体罚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把你当成好朋友而不是对你充满敬畏。
(二)高屋建瓴,重质量輕形式。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业务水平。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要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压迫着学生去学习。其次,教师自己对教材要有深度的把握和剖析,做好备课准备,能准确地向学生传达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任务及重点。还要认真解读教学大纲分清选学和必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现代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 自主交往式、 过程活动式等多种现代的教学形式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同科的教师可以共同讨论每个主题或单元的重点和切入方法,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收集教学信息,制定教学目标,彼此监督教学实施过程的绩效。
2.加强直观教学。对于化学而言,本身就是服务于生活的,因此,教师要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服务于教学,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让学生理解起来即直观生动又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例如在讲到物质燃烧时,点燃两只高度不同的蜡烛,用同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因为燃烧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碳温度高会上升,所以在生活中遇到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二氧化碳的特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重视教学成果反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机抽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适时地调整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和主次。抽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和模拟考试。但是课堂提问和模拟考试又容易出现学生回答错误或成绩不佳的状况,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教师要灵活应变,例如如果教师想了解学生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掌握程度时,可以采用趣味问答或者成语接龙的形式,按照学号来分别讲解一条碳的特性并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教师很容易就能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查漏补缺完善教学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摸索出一套高效的教学方法,除了因时而异不断创新外,还应当不断总结与反思,要将自己塑造成即受学生欢迎,又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的优秀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钱海如.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0,(6):203-204
[2]林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9):205-206
[3]陈建国.初中化学基本教学方法[J].成功(教育版),2010,(3):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