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梅
摘 要: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关键词:写作兴趣;观察;作文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从玩中观察
从学生喜欢的事物中调动观察积极性,效果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首先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过程中选两种你喜欢的植物或场景,认真观察它的外表、颜色、样子以及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玩一玩,有的还专心地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
回来之后,一幅幅逼真的美术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目不暇接。观察完成了,图画也完成好了,把美术和语文很好地融会到一起,为作文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的美术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提出作品的不足。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从这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仔细观察了。
最后我把作文的要求告诉学生,学生听了要求之后,都埋头在桌子上写起来。有的学生写到: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学生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效。
2.在活动中观察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六年级毕业前夕,要写一篇《我爱我的学校》的作文。写作之前,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天天见到),又陌生(熟视无睹)的校园的印象,我在班里开展《校园一角》摄影比赛。每人选出3张优秀的作品參赛。参赛时要求学生以《夸夸我的学校》为题,在班会上介绍校园环境或设施,也可以是在校园中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以及课堂学习的动态。学生行动起来,背上相机,走遍校园去选景、选角度,还真像个小摄影师。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的足迹,学校的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学生的眼底。照片出来了,学生的作文也有了素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切实地感受到:花点功夫,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我利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1.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总要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观察活动也是如此。记得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一文时,我找到了关于小白兔的录像视频。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地观察。先整体到部分地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小白兔外形时,视频定格,把最能显示小白兔样子的镜头“定下来”。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全身雪白的小白兔,真惹人喜爱。”然后再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在学生对各部分仔细观察之后,再把录像完整地放一遍,配上音乐和旁白,从整体上加深学生观察的印象,最后训练学生从说一说到写下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观察与联想相结合
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力,只要教师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配乐朗读,这样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想向的翅膀会飞得很远很远,然后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无限宽广的图画。这样写出文章来才可能是内容丰满、具体而生动的。
三、培养观察习惯
只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学习了观察的方法,还不等于形成了观察的习惯。任何习惯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写观察日记就是培养观察习惯的一种好方法。从低年级开始,每天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用六要素法写出来。随着年级的增高,由每天的一两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文章,长期坚持,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更深入、更细致。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认识社会的兴趣,更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