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2015-05-30 23:32曾鹏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曾鹏华

【摘要】本文主要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策略问题。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选择学习策略,使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达到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3-02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有些课堂上出现了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存在着重合作学习轻独立思考、或是重独立思考而轻合作学习的现象,这都是不可取的。其实,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应该是一个纵横交织的共同体,它们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根基,合作学习是独立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思考和合作,提高学习效益,我们应追求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现结合课堂教学,谈谈这两者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而不合——从盲目走向理性

现在的课堂,广泛地运用了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其实感觉很多都是不必要的,存在不顾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地去追求合作学习这种外在形式的情况。原因是老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过分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一般来说,遇到那些内容比较浅显易懂、规律容易找、动手操作简单等内容,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知识基础就能够自主解决的,就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说、自主发现规律和结论。而如果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安排小组合作,势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就不必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只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自己带过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完全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如采用小组合作,反而不能发挥所有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不能充分地通过观察和思索得出结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精选那些有价值进行小组合作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合作,而不要单纯为了合作而合作,应从盲目的合作走向理性的合作。

二、先思再合——从形式走向实质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了讨论的内容后,不要急于马上让学生合作讨论,因为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必须要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思考为基础。在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分析理解还不够深入,思考还不到位,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少数优等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其他同学只是看客或听众,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真正的合作学习应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自己的想法或做出评价,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后,再带着自己的观点或观点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达到认知的重建,促进更深层次的思维,从形式上的合作走向实质性的合作。

例如,在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题目后,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计算35+48。在这里,老师为每个学生安排了“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自主尝试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消极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再组织小组合作研究讨论,通过交流得到了种种计算35+48的算法,这样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合中有思——从低效走向高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只是单纯的交流讨论,听取别人的意见观点,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评价别人的意见是否合理,思考如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建立最终的认知结构,还要思考如何融合小组的集体意见进行全班的交流。合作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独立思考则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寓独立思考于合作过程中,可以避免人云亦云,取代獨创,使“存异”与“求同”结合,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使合作学习从低效走向高效。

为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主动积极的思考,首先,要给小组留有充裕的陈述交流讨论时间。一个小组内,学生的能力必然有大小,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必会有差别,交流表达的欲望和胆量也有不同,如何协调同一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呢?除了上面所说在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外,还应在学生合作探究时建立评价机制,鼓励所有成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求人人都要说,可以让学困生先说,把他们“逼”上独立思考的“梁山”,让他们都“动”起来、“活”起来,变被动为主动,杜绝学生“等”、“靠”等不良习惯。其次,交流时还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和思考判断别人的意见,要对别人的发言进行消化、吸收,在多样化的答案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完善自己的认识,很好地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最后还要综合和总结小组的意见,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个小组代言人可以轮换,有的学生即使他在组内讨论时未来得及思考,他也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也要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最大的教学效益。

四、合后再思——从浅表走向深度

当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完以后,并不代表学生独立思考之旅已经结束,此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全班已有的各种意见自觉进行比较、归纳、概括,进行相互评价,允许学生的肯定、批判、质疑和释疑。在这种评价中去伪存真,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得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策略。这个过程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归纳小结,教师只作点拨引导,不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在合作学习完以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但还不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还要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不然所学的知识也是肤浅的、没有内化的知识。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性、综合性、应用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思考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促进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更好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内化。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估,对学习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分析。如在课的总结阶段可以这样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你觉得谁的学习表现好?为什么?这节课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再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系统反思,促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推动自我发展机制的完善,使反思伴随着自身的学习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反思能力。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将自己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付诸笔端,经历从说到写的飞跃,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思维水平由浅往深发展。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正确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让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說服、推广直至豁然开朗,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使数学学习成为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及合作性的参与下,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合作学习》。

[2]《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2期《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3]小学数学教学网:《“瞻前”“顾后”话“讨论”》、《合作时机──从信手拈来到恰到好处》。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