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计印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方法、状况如何,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何,学生积极性如何等等问题,都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不仅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措施,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必要。
关键词:思考习惯;问题教学;问题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问题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教学效率是否提升。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顾着“传道授业”,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切身需求,导致课堂沉闷,学习被动,高耗低效。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习惯的重要时期,“一言堂”的教学,只会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其依赖成性,不能独立思考。倘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适当地進行,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地提问,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的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教学的注意事项
1.所提问题,需具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必须要目的明确,既要紧扣教学主题,又是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且经过深思熟虑的。
2.所提问题,需具有启发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启发和诱导作用的,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认知、领悟,进而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所提问题,需具有层次性
为鲜活语文课堂,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积极性,呼吁全体参与,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设置层次性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办法
1.激发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强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共同特征,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与自己未知或者不熟悉的外界事物的强烈探究欲望。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学生自主产生了探究欲望,那么他们就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追根溯源。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构建问题交流平台
创设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合作交流的平台,是促使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如学习了《悯农》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你如何看待浪费粮食可耻呢?同学们,有的说农民种田很辛苦,我们要节约粮食;有的说,爸妈挣钱买饭很辛苦,我们要孝顺父母等等。讨论中,不仅有效解决了文章中的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浪费可耻,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