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始阶段,作为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为学生打好基础。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尝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重视实验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合理进行演示实验。仔细研究教材我们会发现现在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内容,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物理的概念和规律,掌握新知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千挑万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所以,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进行演示实验。此外,在恰当时机利用演示实验进行导入。在需要使用演示实验的时候使用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原理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探究蜡烛在玻璃罩中燃烧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就可以使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这样一来,探究就能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带动大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再例如,在探究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时,我们可以进行压力引火的演示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可以将实验现象和物理原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机械能和内容之间相互转化的原理,这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在恰当时机利用演示实验进行导入,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既要强调科学探索的内容,又要重视指导学生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领略到科学探索方法的奥妙。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验过程引导学生领会基本的物理探究方法,如:模型法、类推法、等效法、转换法、归纳法、假设法等。如可以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影响物体吸热的条件”等;又如用“等效替代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电阻串、并联”等实验。在具体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并掌握这些物理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手写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图和书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不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只需要将所讲解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将课件一一呈现出来,不但清晰规范,而且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拓展了课堂知识容量,加快了教学环节和信息之间的变换节奏,有助于培养学生紧凑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复习“电流定律”这一章节时,由于这一单元所涉及的物理量、物理实验与仪器特别多,所以成为教学难点。同时,这一单元的欧姆定律是电学知识的基本定律,是电学知识的基础,与串并联电路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而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将这一单元中的物理量和仪器仪表综合在一起,成为物理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为PowerPoint课件,增强知识的直观性,让学生易于接受,加深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寻出真正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魏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