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玲 魏家玉
摘 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课题。首先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后,从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值得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高职教育
新世纪新时期,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课题。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探讨这一话题具有深刻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一词是在1932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在《教师如何教学:专业类型的决定因素》一文中首次提出。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最早以官方文件书面形式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教育社会学家霍伊尔关于职业专业化的论断,又可推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及专业实践中技能改进的过程。
国内学者刘捷的概念界定,即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现状
(一)教师自身的认识
首先,自身教学任务繁重。以本科学历和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的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有的专职教师甚至要承担几门不同的课程,这样导致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教研进修。其次,科研能力较弱,大部分教师摆脱不了旧有教学观念的束缚,只求应付教学。最后,缺乏学术带头人等引导或组织。一部分专职教师有很强的动力想提高自己,但是苦于没有学术带头人引导或者组织,只能闭门造车,效果很不理想。
(二)學校和社会的认识
1.学校从观念上认识不够,不够重视。
2.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政策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3.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滞后。
三、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对教师而言
首先,教师应提高对专业化发展内涵的认识,不仅要提高专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专业教育能力。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珍惜每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最后,要注重将科研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要学会在教学中形成研究课题,逐步养成一定的科研意识,培养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对学校而言
1.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机构,建立合理完善的高职教师进修培训机制。《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不断深化教师对专业化发展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高职教师进修培训机制。
2.完善选拔和激励制度,构建良好的专业化发展环境。高职院校应逐步实行高职教师的准入制,建立健全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师,包括实践实训教师的职业标准,实行高职教育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拓展专业发展途径。第一,学校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第二,两手都要抓。一方面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从企业、科研单位中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中聘请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积极引导和带领教师团队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重视科研指导,提升教师内涵素质。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忽视科研的传统观念,将科研工作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来抓,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从事科研,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科研氛围。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从自身发展需要去关注科研,并使科研奖励承诺及时兑现。再次,科研管理机构应为教师科研提供引导和帮助,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最后,培养科研骨干。院校要加强对科研骨干从事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引导,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是关乎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高职院校应积极吸收国内外各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把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升到一定高度,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孟中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3).
[2]郑秀英,周志刚,郑秀春.高职教师专业化:内涵、差距与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