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植根于包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文章以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视角,对“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文化具有诸多功能,育人是其中之一。文化的育人功能表现在“传播知识”、“传递能量”和“提升修养”三个方面。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发挥的路径:一是学校教育,二是舆论引导,三是环境熏陶,四是文艺创作,五是实践养成。
[关键词]广西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0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二十四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的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的内容和方式既无定例也无定式,须结合具体实际具体分析、与时俱进。但毋庸置疑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2]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汉族在内的广西12个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是广西各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精华,是八桂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映。[3]包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4],蕴含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时代价值。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扬弃和传承过程。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如何,本文以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视角,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的功能及其育人的表现
(一)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文化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和“休闲”的功能。[5]具体来说,文化的功能还可以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细分。
从文化的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具有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功能;就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6]
从文化的使用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功能,即文化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得失,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即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还表现在社会教育上,即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三是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功能;四是认识功能,即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的认识。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7]
(二)文化育人的表现
育人,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文化的育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传播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8],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9],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知识,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是描绘“对事物了解广度、认识深度”的静态表述。知识,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文化,形影相随,相互依存。因此,文化的传播必有知识的传播同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的“化”和“育”离不开“文”的传导和传授,而这里的“文”即“知识”。
其二,传递能量。
能量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比喻人所能发挥的能力和作用。[10]“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国人眼中的“正能量”常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但能量的总量不变。故而,“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越少,这样社会才会充满希望。大凡文化,都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这些即是文化所具有的潜在正能量。因此,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正能量的传递。“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方式。
其三,提升修养。
文化是客观的,可以习得,其生命力在于修养。修养是主观的,是自我驾驭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外在的,而修养是内在的,文化与修养密不可分。修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涵。所谓“修”,是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修养”就是把知识变成自我生命的过程。知识内存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的内容是知识,经过修养的知识是属于生命的。借助知识修养,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在的知识——修养就是内在的知识。[11]以文化人,即谓以“文”来“感化”、“教化”人,使人不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还能把所学外化于形。将所学内化为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修养及其提高的过程。修养的提升需要依托文化这个载体。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发挥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这就要求切实把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得到弘扬,使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得到培育和践行。当前,尤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发挥。其发挥的路径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教育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整个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12]因此,我们在讨论如何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融入教案,展于课堂”、“独辟课程,专门讲授”、“建立基地,课外体验”、“文化之旅,寓教于游”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舆论引导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舆论的导向,才能使社会成员按照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得以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具有普适性,但具体到各地,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会呈现出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人们思想也十分活跃。因此,有必要通过舆论,用源自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同时,有必要通过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广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的引导工作。
(三)环境熏陶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来表现;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14]可以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文艺创作
文学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艺创作重在以文化人、以艺育人,是一种“看不见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为人们所接受,并外化为人们自觉的、长久的、普遍的行为,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文艺创作植根生活,作品接地气,人们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要深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多创作接地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多创作传得开、留得下的时代精品。“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壮族经典古歌《嘹歌》、长诗《欢岸》和《布洛陀经诗》以及反映古代壮族人民善与恶、美与丑斗争的歌舞剧和电视剧《蛇郎》、桂剧《大儒还乡》、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五)实践养成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从特定历史坐标和相应评价标准来看,其内容有优秀与落后之分。广西传统文化是伟大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广西的一个缩影。它的存在和传承充实和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补充和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因此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需有所汲收,也需有所扬弃。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对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与时俱进,讲究方法”、“丰富载体,创新形式”[14],做到创造性地传承和创新性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 / OL].http://china.cnr.cn / news / 201402 / t20140225_514935599.shtml.
[3] 赵明龙.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EB / OL].http://blog.sina.com.cn / s / blog_6b96dfa301011pdp.html.
[4] 程林辉,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B / OL].http://www.gxnews.com.cn.
[5] 刘华政.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视角[J].大学教育,2014(5).
[6] http://baike.so.com / doc / 6182792.html.
[7] http://wenda.so.com / q / 1367284215062948?src=150.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9]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0] http://baike.so.com / doc / 5411185.html.
[11] http://bbs.news.163.com / bbs / jueqi / 257330462.html.
[12] 罗吉华.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羌族文化中的作用[EB / OL].http://blog.sina.com.cn / s / blog_5403605e0100fezf.html.
[13] 刘华政.传媒的教育功能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报业,2012(11).
[14] 杨晓英.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 / OL].http://www.qstheory.cn / zl / bkjx / 201403 / t20140303_326563.htm.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