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芳
摘 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教和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都开始关注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所学科目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贯穿着学生生涯的始终。然而,数学又是一门既浅显又深奥的学问。浅显是因为在生活实际时时都能碰到数学,深奥则是数学的体系、知识点繁多复杂。在小学阶段,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是重要而且必要的,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筹备;兴趣;生活情境;快乐学习
一个人一生都在和数学打交道。因此,在学生学习之初,也就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要把数学这个基础性学科学好。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课堂是课堂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获取途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更生动、更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充足的备课是前提
笔者认为,身为数学教师,备课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对学生的负责。因为只有备好课,才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准备好合适的知识内容,既不会因内容过少而浪费课堂时间,也不会因内容过多而拖堂。只有备好课,才能将知识有条理的、思路清晰的讲给学生。因此,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数学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二、兴趣的激发是动力
学生对数学的厌恶、惧怕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久的痛苦学习中积淀的。同样,数学学习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数学教师调动、引导出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习之初、在还没有恐惧数学之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在笔者的教学中,课本从来不是唯一的教学工具,笔者会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表内乘法》的教学中,笔者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条腿……”,在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笔者自带冰糕棍、吸管等小道具,教学生一起摆出各种角。总之,笔者会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工具,如卡片、图形、声音、画面以及配合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三、情境的创设是条件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他们渴望学习,渴望探索,并怀有极强的想象力。这时,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展开联想,激发思维运转。
在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爸爸妈妈工作很累,你们想不想帮帮爸爸妈妈?同学们高声回答“想”。而后笔者引导学生:那周末的时候咱们来当一天家,让爸爸妈妈休息休息好不好?可是當家要会算账啊,每天买馒头、蔬菜需要多少钱,买水果需要多少钱,买学习用具需要多少钱,如果这天有手水电费的叔叔来了怎么办……别急,接下来老师就教教大家如何做家里的小主人。就这样,在笔者设置的情境中,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始了解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知识。
四、互助合作是手段
当前教育模式下,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很多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几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分工明确,各自负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分工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材二年级上册《测量长度》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好小组,然后将测量课桌、椅子、大三角板等任务按小组分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分别用厘米和米为单位进行测量。学生的直尺大部分为20厘米,因此需要分段测量后进行汇总。这样,学生就能互助合作,并开动脑筋,讨论采用何种方式能让结果更准确。既学习了知识,有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五、实际的应用是根本
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生活服务,为了能更好地帮助生活、便利生活。数学学习也不外如此。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时不能脱离生活,而是应该将生活大课堂搬到教学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
例如在下册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加减》的学习中,笔者将实际生活浓缩到课堂上:小区的水果超市新到了一批水果,可是工人卸下货就走了,没有告诉水果老板数量。望着堆在一起的水果,老板犯愁了。你能帮帮老板,告诉他有多少个吗?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类似情况,需要解决类似问题,而笔者把数学知识、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教育回归根本。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揣摩学生的特定心理,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季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本论文系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KYD190)”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