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琴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性学生社团成员专业知识差异大,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社团活动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现象,结合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科技协会的发展实践,提出依托课程资源平台的“四阶段”式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课程资源 学生社团 社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8-01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本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性学生社团是高校内由一群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相似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学生团体。
针对目前专业性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通过电气科技协会建设对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专业性社团的良性发展,提升了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基于课程资源平台的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建设方针和思路
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应该遵循的方针是在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资源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创新意识,营造一个学风浓厚、知行合一的专业性学生社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通过专业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电气科技协会的总体思路是针对社团成员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的特点,依托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四门专业核心课程网站资源,在专业课程资源的共享、共建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形成“初级入门”“专业学习阶段”“专业素质拓展” “专业实践”的“四阶段” 式社团发展模式,打造在校园中有影响力的专业性社团。
二、基于课程资源平台的专业性学生社团发展的四个阶段
1.初级入门阶段——利用专业课程网站学习专业知识
高职学生社团普遍存在“大一进,大二活,大三退”的现象,专业性学生社团的成员也大都是一年级的学生。社团成员专业知识的缺乏是社团活动专业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学习专业知识就成了专业性社团迫在眉睫的任务。
专业课程网站是一个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的专业知识资源平台。利用课程资源平台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成了专业性学生社团全体成员最重要的日常活动。社团活动主要形式有:组织优秀学习笔记交流和展览、专业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社团活动的引导使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营造一个爱学习的社团氛围。
2.专业学习阶段——参与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深化专业知识
专业教师繁重的日常工作使得专业课程网站维护显得力不从心。专业性学生社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网站资源不足和知识陈旧的问题。若专业老师和学生社团能联合在一起共同维护专业课程网站,及时撤掉陈旧的信息,补充新的资源,不仅分担了专业教师网站资源建设的工作,也让社团的活动与专业紧密相联。
3.专业素质拓展——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来提升专业素质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这就决定了高職院校的社团必须突出实践性特色,彰显技能性特征。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化社团需要查阅大量的专业资料,并且消化、整理、归纳然后做成课程资源。但是由于社团成员的分组不同、分工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彼此获得的知识也全然不同,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也比较零散,不成体系。通过开展专业讲座、第二课堂,社团全员的专业知识变得系统化,专业化;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社团通过举办“技能竞赛”“科技文化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技能与实践创新的活动。
4.专业实践阶段——带着专业技能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用社会活动来检验社团水平,体现社团学以致用的能力,找出差距,不断提升,让高校社团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真正体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电气科技协会通过定期在校园、社区做“小家电维修”,到小型私营企业做“技术服务”,暑假带“科技下乡”等社会活动,一方面为社团学生提供发挥所长的锻炼机会和素质提升空间,让其充分实现自我;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社团活动的范围,提升了社团的影响力。通过专业实践,找到不足再去专业课程资源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基于课程资源平台的专业性学生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1.健全管理机制,促进社团发展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模式还处在自发的学生自治状态,缺乏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社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把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并与教学质量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由团委统筹,学院支持,职能部门和专业教研室指导的协作管理模式。
2.建立评价体系,激发社团发展的动力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衡量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发展水平和实践成果,结合准入和退出机制,使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更为规范化和有序化。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可以提高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和社团前进的方向,为最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加强专业指导,建立社团指导教师团队
电气科技协会通过教师自荐和系部推选建立了以专业教师为主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导教师通过网站的在线交流、专业讲座等形式对社团成员进行答疑、交流、辅导让学生轻松的学习专业知识并提升专业技能。在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服务中指导老师不仅要安排社团活动的内容,还要进行技术指导、支持使得活动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余平.高职院校专业化技能型学生社团建设探析.教育与职业.2011:11(中)
[2]陶熠,吴佑波.基于“四大平台”建设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实践探索.高教研究.2014:3
[3]傅翔.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策略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4]陈刚,余红梅.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后续建设探索.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2
[5]霍世刚,伍燕.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