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红华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故事激趣;游戏激趣;操作激趣;竞赛激趣;激将激趣等六种尝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同时提升了数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主动性差,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对照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直观激趣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包括教具、电教设备等)的演示,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形象的东西,把枯燥的定理、定义、规则、公式等揭示出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并产生求知的兴趣. 这样,学生必然理解得快、记忆得牢,教学效果才能明显.
二、故事激趣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一听故事他们的兴趣就来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讲数学故事要贴切、合理,不能牵强附会. 例如,我在讲“商不变的性质”这节内容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孙悟空分桃》的故事,使学生在着迷听故事的同时理解并掌握了知识. 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就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同时,学会了“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新知识.
三、游戏激趣
游戏是儿童最熟悉、最乐意参加的活动,像“找朋友”“摘苹果”“动物回家”等等,对中低年级尤为适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儿童的游戏活动,启发学生在喜悦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 例如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甲拿着口算卡片“3 × 6”说:“我是3 × 6,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乘法口诀卡片“3 × 6 = 18”说:“我是三六一十八,你的朋友在这里. ”学生甲继续说:“我是5 × 8,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乙举起卡片说:“我是五八四十,你的朋友在这里.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能正确掌握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熟记乘法口诀. 再如:学生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时,采用猜数游戏,一名同学戴上孙悟空面具,出题让同学们猜出准确的得数:“14 × ( ) = 28,谁来猜?15 × 4 = ( ),谁来猜?……”猜对了“孙悟空”奖给一朵小红花,全班同学纷纷举手,气氛热烈,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四、操作激趣
“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于手. ”(皮亚杰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动作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实践操作,充分运用眼、耳、手、口等各种器官,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 1. 画一画: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让学生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些图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画出了如房子、机器人、火箭、花儿等. 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摆一摆:一年级学生学习数的组成和分解、加与减时,让学生拿出学具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摆一摆,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知识的内化. 3. 玩一玩:学习了立体图形,为了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区别,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地玩. 学生通过搭一搭、滚一滚,加深对四种物体形状的体验. 4. 分一分: 学生学习了分类,知道了分类的作用后,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家里的衣柜、鞋柜等,提高学生生活的技能和审美情趣. 实践证明,重视实际操作,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让学生用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的境界.
五、竞赛激趣
竞赛激趣,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数学课上最常用,而且必须用的激趣方法. 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并能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中低年级,更为适用. 竞赛激趣一般用在巩固练习阶段,它的形式很多,如“夺红旗”“抢摘苹果”“抢答得分”等等.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胜心,而这在小学生的身上表现得更是突出. 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能为集体做贡献的,小朋友们往往是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兴致特别高. 教学中,要把学生根据学习层次编成若干小组,这样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水平虽然是参差不齐,但是总体成绩却差不了多少,并且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认识到这点. 然后规定每一次的考核不是看你这个人做得怎么样,而要看你所在的这个小组的成绩如何. 通过这种竞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而且小组中互帮互学的气氛也热烈了. 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提高,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激将激趣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激将法,使学生产生自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心态,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把训练题设计为闯关挑战,问学生:敢不敢挑战?在挑战成功后多些鼓励的语言,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妥善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激发兴趣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 激发兴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掌握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