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清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动手实践与激发兴趣、利用教材与自主探索、引导观察与猜想验证等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观察、猜想、验证学会创新方法,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并将之贯穿在数学教育的始终. 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动手实践与激发兴趣相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完成,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创新意识的欲望.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教学时,教师让同桌模拟题目情境,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可操作的具体场景:同桌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甲车司机和乙车司机,用橡皮擦代替汽车和小轿车,在自己的课桌上演示相遇过程. 在一次次愉悦的演示过程中,感受理解“相遇问题”的规律和特征. 你听学生这样说:“离我近点,小轿车的速度比汽车快. ” “相遇时不在中间,因为它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 “哎,我还没说开始,你自己怎能先开了呢?”这样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合作演示相遇过程的情境中,不断交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实践,不断掀起思维高潮,激发了对“相遇问题”的知识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很容易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学生在可视可做的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识得数量关系基础知识时便也积累了活动经验,创造潜能也得到充分地开发.
二、利用教材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材料,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探索背景,设计探索程序,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思想. 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先让学生审题后,解释稀释液、浓缩液和水这三个量;接着引导学生借助已学知识,启发用多种方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有学生把比看成了份数之比,转化成了“归一问题”;有学生根据比的意义,算出浓缩度和水分别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把问题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来解决. 学生对“1 ∶ 4”这个比理解深刻,体悟到位,完满解决了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课上到这,已完成教材的例题呈现,但教师并不满足,而是接着利用题目中出现的“1 ∶ 3”“1 ∶ 5”这一信息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现在有50mL的浓缩液,要配置1 ∶ 3的稀释液,需要水多少毫升?可以配置多少毫升的稀释液?②如果水比浓缩液多200mL,那么可以配置多少毫升的稀释液?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将拓展部分的练习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信息,自然又深入地展示了按比例分配的各种问题,触动了思维神经,掀起了思维高潮,再次投入探究活动中.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利用线段图直观地揭示出比的分配,做到数形结合;又将比与分数、份数等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顺利解题;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不仅获得了方法,更是尝到了思维的喜悦,不知觉中就培养了创新的意识.
三、引导观察与猜想验证相结合
学生很快就得出了,求出了得数. 于是教师继续问:如果分5份、6份,你还能求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此时的题目再次呈现,有部分学生能极快算出了答案. 教师有意识地安排这些同学将计算的过程板写在前面两题的后面. “为什么有的同学做得那么快?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秘密呢?”教师手指着黑板上的四道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一会儿,小手林立,“我发现除以整数时,都是乘这个整数的几分之一. ”“除以整数时,是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哦,真是这样的吗?咱们再试试几题.”再次让学生经历转化过程,深刻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1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将猜想进行了多次的验证,坚定了自己的发现,得出了计算法则. 这样的引导观察、猜想验证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算理,发现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还体会到了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学到了创新的方法,提高了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坚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最终就能促进学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