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精心设计;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环节很多,每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其中提问质疑却是这些环节当中的重中之重。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兴趣,有好奇心就是整个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如何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我个人认为有几点可以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课前精心设计
教学活动的前提要深钻教材文本,只有知道教材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准备核心问题。这种问题一般少而精,有时整个课堂就为这几个问题存在。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前的教学设计。那个环节展示什么问题,出示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等都要考虑好,要适合学生口味。
二、提问目的明确,层次分明,由易到难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让学生知道教师问的是什么,并且不能一步到位,要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有些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人回答,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或者是提出的问题较难。没有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或者是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提问要做到层层递进,循循善诱。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不能简单随意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切忌提问学生的问题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很随意,没有激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回答。没有效果的提问既耽搁了时间,同时让学生形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
四、注意提问时的语言技巧
教师提问时应注意语言技巧,语气应该委婉亲切,切忌用责问的语气提问学生,更不能用生硬的语气。如此氛围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恐惧害怕,遏制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情趣,就不可能回答到你想要的答案。
五、注意倾听,善于等候
任何提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提而不问的方式只是浪费时间,起不到任何效果,因此,教师提问后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倾听学生的回答,弄清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不能听到与自己心目当中不同的答案就打断学生的回答。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进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经济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
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我们认为,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这是中国大班额教学的必然,更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是把一堂课上得精彩的重要因素,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课堂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