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机械制图》教学低效问题剖析与对策

2015-05-30 10:48田贞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职校机械制图问题

田贞

摘要:当前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低效教学主要是因为学科体系的教材建构不合理、学生内驱力激发滞后、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模块化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恰适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提高、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51-03

一、中职校《机械制图》低效教学的现状

(一)学科体系的教材建构。教材呈现形式学科化,不适应中职校教学需要。中职校历经课改实践多年,学科化的教材课程体系不断经受改革挑战[1],《机械制图》教材版本不断更新,但综观新旧不同版本教材实际,虽编者力求能体现一些课程改革的理念,但课程综合化的主线仍以学科为主,未能改变传统单调的章节形式,课程内容不能紧贴生产操作一线,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少弹性,不利于自学和选修,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中职校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只有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内容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

(二)学习主体地位缺失。表现为教师观念尚未转变,仍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師为课堂教学中心,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制图课程因它的独特性,课堂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来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综观这些课型,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结构仍脱离不了传统模式,没有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依然基本是听讲—做笔记—练习,被动接受训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配角,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三)学生内驱力激发滞后。表现为学生学习热情未被激发,学习能力未能真正提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传统教学方式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不爱问也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无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真正形成读图能力,为了应付考试,出现了“背图”的现象。而且,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由于读图的障碍还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提高中职校《机械制图》教学效能的策略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2]“任务驱动”就是通过“任务外驱”走向“动机内驱”的过程。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设计出便于学生探索的任务,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对任务的认识、分析,尝试、深化、拓展和总结,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

《读叠加型组合体》内容取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机械制图》,原教材按知识结构安排教学内容。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兴趣,也难以理解,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模块化整合了教学内容,将知识的讲解融于学生的绘图过程中。[3]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本任务内容选自模块1项目2组合体,组合体根据组合形式分为叠加型组合体、切割型组合体和综合型组合体,画、读叠加型组合体视图主要采用形体分析法,画、读切割型组合体视图主要采用面形分析法。为便于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根据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将组合体分为三个子项目,首先帮助学生分别熟练掌握应用画、读叠加型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应用的画、读切割型组合体的面形分析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两种方法来识读综合型组合体。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

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分六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1.创设情境,导入任务。采用情景导入法,让学生想象:自己已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机床操作工,要完成零件的加工,必须能够读懂图纸,从而导出本次教学任务——读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情景的导入将任务与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方法引导,分析任务。教师的示范引导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搭建思维框架。理解读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步骤:(1)画线框分形体。用彩笔在主视图中画不同的线框;(2)对投影想形状。运用头脑风暴法,学生自由讨论、分析三视图表达的基本形体的形状;(3)合起来想整体。分析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了读图的形体分析法,在学习任务书的引导下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在绘制轴测图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形体分析法(此环节尝试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在绘制轴测图的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感知读图的形体分析法。

4.难点剖析,深化任务。学生要通过“找不同”游戏,根据变化的主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分析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找出可对应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当然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轴测图的绘制,进一步理解封闭图框和图线的含义)。

此环节将枯燥无味的学习变为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不停的讨论、争论,反复地应用形体分析法读图,反复比较判断不同的的图框和图线进行,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索封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有效化解了学习难点。在学生深入思考探讨后,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深入讲解。

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只有当个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在上个环节中,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本环节的讨论、分析,学生能够逐步地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知识的深化、细化和归纳,学生真正学习的发生使突破教学难点成为可能。

5.清晰思路,拓展任务。学生在教师讲解后需要反复练习强化理解和应用知识,以形成读图能力。在本环节安排了2个挑战性题目,让学生按照前面的步骤读图,画出轴测图,并补画视图、漏线。

6.总结梳理巩固任务。通过教师梳理、学生个人小结、互评、教师总评及拓展训练,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升华。

三、中职校《机械制图》“任务驱动”的教学成效

中职校《机械制图》“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也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能。[4]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中职校《机械制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的讲解融入一个个任务中,让学生在挑战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产生了获取知识的需求,在主动求知的前提下学习知识。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合理设置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通过完成任务产生成就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激發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当代的中职生大都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越是“强迫”他们完成老师下达的“死”命令,他们就越是要想方设法与你“作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契合了学生们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心理,使学生们倍受刺激,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还使学生感到兴趣十足,使主动学习成为可能。

(三)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小组内的研究、探索与互相帮助,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宗旨;各小组间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归纳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情境教学”,能够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成功地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批阅和学生评价表的分析可知,90%以上的学生已具备了正确的读图能力,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2]徐良.以“任务引领型”模式推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效果[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4).

[3]赵忠.高职《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改革[J].长治学院学报,2005(5).

[4]刘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中心课程范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责任编辑:张志刚)

猜你喜欢
中职校机械制图问题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