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 张辉蓉 宋乃庆
摘 要:进入新世纪,我国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的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应承担起为国家培育创新人才的责任。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障碍的分析,并结合国外有关青少年创造力特点、消逝原因以及培养的研究得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是运用减负、多元评价、构建最小限制的学习环境等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教授学生思维技能与自主学习方式以及构建创新课堂等途径,积极推进自由活泼的学习风气的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56-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世界一流科学家人数很少,还没有在我国教育体制下自主培养的诺贝尔科技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并且我国各个传统工科专业都面临着院士级、大师级尖子人才奇缺和后继乏人的局面。本文在剖析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育障碍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青少年创造力的研究成果,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育的策略。
一、我国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的障碍
桎梏我国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应试教育并非是近代的产物,从科举制度诞生的那一日开始,学子之间就逐渐形成了被动、功利、形式化的风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的学习环境十分压抑。
1. 应试教育影响下桎梏创新的学习风气
自古以来,我国学子为了应付考试,形成了一些桎梏学生创新的学习风气。第一,盲目崇尚死记硬背的苦读。第二,崇尚读书换功名的功利思想。第三,为了应付八股考试的形式化学习。这种形式化的学习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学习的新意。
2. 应试教育影响下压抑创新的学习环境
应试教育将培养会记忆、会做题、知道标准答案的“考生”视作教育的根本任务。受这种急功近利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环境显得有些“死气沉沉”。
二、国外青少年创造力研究的启示
国外有关创造力的研究表明,创造力在人一生之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创造性会逐渐降低。具体来说,国外青少年创造力研究主要关注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1. 高创造力青少年的特点
首先,具有创造力的青少年并非都是智商绝顶之人,他们主要是在自己所熟悉的某个领域内拥有特别的天赋与强烈的兴趣。其次,人格测验表明,高创造力的青少年比高智商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自主、创意、幽默、暴力与顽皮。也正是因为高创造力青少年的个性太强,他们较难获得教师、家庭以及他人的赞扬,他们的童年并不太快乐。再次,与低创造力的青少年相比,高创造力的青少年更多沉浸于白日梦或假装游戏中,经常对一些熟悉的事物发明一些新用法,自己也愿意扮演各种新角色。最后,高创造力青少年对新经历和新思想持开放态度。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并会主动学习,他们比其他人更喜欢迎接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挑战。
2. 青少年创造力消逝的原因
国外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创造力不断发展,但受一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到了某一年龄后创造力便开始下降。加德纳(H.Gardne)认为,到了学龄期,儿童创造性表现受到限制的原因在于,他们开始掌握该文化中艺术、音乐、舞蹈以及其他创造性领域的规则,这使他们常常按照“正确”的方式做事;在青少年期,有些人放弃了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愿望,但有些人仍保留着学前期的创新精神和自由自在,加之在儿童期学到的技能,最终产出高创造性作品。根据创造力研究之父托兰斯(E.P.Torrance)的研究,创造力的旺盛期或被扼杀期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儿童被迫学会顺从的时间。可见,扼杀青少年创造力的“元凶”正是源于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标准”,如测验有标准答案、写作有标准格式等。诸如此类“标准”,虽然有助于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与发挥。
3. 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要素
埃里克森(K.A.Ericsson)和查尼斯(N.Charness)认为,是练习而不是先天的天赋使伟大的创造者更伟大。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一套技能进行持续训练能够改变认知和生理的过程,达到训练前无法想象的高度。费尔德曼(B.Feldman)在研究了象棋、音乐以及数学等领域内被称为“神童”的儿童之后发现,这些儿童在其他方面与别的儿童无异。那么,促成他们创造性表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除了他们自身具有的天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真正的、持久的兴趣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按照费尔德曼的观点,在特定领域具有创造潜力的青少年如果要去推进或者变革这个领域,就要像伟大的变革性科学家、艺术家或者音乐家那样对这一领域的当前状态非常熟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取得创造性成就的青少年往往处于认可、重视和培养他们天赋和动机的学习环境之中。当他们在家时,父母很重视他们的奇思怪想和独立性,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和幽默感,容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探索自我和世界。可见,青少年创造力的培育需要充足的练习,以便熟悉相关事件或领域,但更重要的是以学习为中心,激发、保护和维持他们对某事物或领域的热情,并且营造一个自由、宽松、重视他们天赋和动机、允许其质疑的学习环境。
三、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的策略
为了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热情,点燃中华民族的希望,作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应批判、改造、超越与发展学生的培养观念,从培养会做题、会考试、会听话、会记忆的“考生”转向培养会学习、会做事、会生活、会做人的“学生”;从培养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到为学习、为实践、为创新而学习;从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能抓住要领到能演绎推理;从能完成作业到能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习惯接受到主动出击……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创新人才除了观念上的转变外,还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
1.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1)为创新而减负。当前,我们都在强调要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其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创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减负虽然有助于创新,但创新有时也离不开必要的“负担”(因为创新需要充足的练习)。因此,减负要把握好一定的原则与要求,不能为了减负而减负,要立足于学生创新的需要、问题和困惑,想方设法将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给予他们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鼓励他们成为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人才。
(2)从多元的视角看待学生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至少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八种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要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消除教育者对学生的刻板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的放矢地服务、引导、培养学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只有教育者坚持多元的评价理念,做到与青少年平等沟通和交流,支持、鼓励不同想法和观点的存在和发展,对新颖、独特的设计或作品给予表扬,青少年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培养。
(3)构建最小限制的学习环境。要使学生走上创新的道路,除了要告诉学生创新的美妙之外,更重要的是构建最小限制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新提供支持与保护。一是营造认可、接纳和鼓励学生创新的氛围。要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打好基础,教育者应以认可、开放和民主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不符合标准的、独特的、怪异的想法和行为,包容学生一些不成熟的新见解与新思考,允许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进行合理、有度的争鸣,引导学生按照自身情况创造性地发展自我。二是形成多元的学校文化。事实上,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知识与技能之外,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还会通过学校文化影响彼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校文化多元化既指学习思想、学习风格与学习氛围的多元,也指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特长、经历、能力与背景的多元。一个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学校,才能促进学生之间撞击思想的火花,形成一个丰富、生动活泼、富于创新的校园,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素养的学生。三是“无为而治”。如果教育者不懂得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其就不要刻意去培养,对“标准”“经典”“权威”少一些迷信,对学生多一些关注、认可和鼓励即可。
2. 积极推进自由活泼的学习风气的建设
首先,培养学生思维技能。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鉴于此,我国基础教育既要与时俱进,改进与发扬我国重读、苦读和深读等传统学习文化,要让学生“能吃苦”而非“只会吃苦”,更要培养学生“多读”(读不同类型的书)“乐读”(热爱读书)“活读”(带有批判性思维的读书)——不是记忆更多知识或者学习更多技能,而是能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以及丰富的知识结构。教授学生发现、分析、推断、归纳、模仿、酝酿、批判以及反思等思维技能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以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知识。自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强烈的创新动机。例如“发现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发现概念与原理来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努力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独立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逐渐形成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自我调节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知道如何以及何时应用这些策略。采用自我调节学习方式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学习活动本身的激励,而不是受分数或者他人赞赏所驱动。并且,这样的学习者更可能成为创造者,因为他们更容易保持终生学习的动机。
最后,构建创新课堂。学生创造力的培育离不开具有民主性和参与性的课堂。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理解、分析与反思教师的教学,那么创造力的培养也就难以继续下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看法、观念与建议,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设疑、质疑、解疑,让学生不仅成为课堂上的学习者、欣赏者与模仿者,而且通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讲授者、表演者,甚至是创造者。此外,要重视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示范作用。有研究显示,教师在培育学生创造力时对创造力和创造力培育的观念会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态度、行为、价值观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以更加灵活、多样、先进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善于探索、敢想敢为、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念赋予学生“创新自信”,用尊重创新、热爱创新、追求创新的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西格曼卡尔,瑞德尔伊丽莎白.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03).
[3]申继亮,师保国.青少年创造性跨文化比较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
[4]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8(08).
[5]陈英和,王静.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