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书教学设计启发创造性思维

2015-05-30 21:39汤小胤汤瑭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

汤小胤 汤瑭

摘 要:设计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教育的关键。概念书籍设计恰恰建立在探索性、实验性和未来性上,注重前瞻性与观念性的思考。从设计教学观念、书籍观念、材料、技术的创新上,尽可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书籍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探索视角。

关键词:概念书籍设计;教学;创造性思维

0 引言

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也称创新思维,指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设计的创新能力可以理解为具有价值的新颖构想和新的领悟能力,从全新的概念出发,敢于进行大胆、自由的想象,打破旧的观念和模式。设计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教育的关键。

概念书籍设计恰恰是对书籍进行本质的、探索性的、实验性的物质形态再现的视觉研究,注重前瞻性与观念性的思考,以崭新的视觉和思维去更好地表现书籍的阅读性,同时在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对书籍阅读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上寻求未来书籍的设计方向。从设计教学观念、书籍观念、材料、技术的创新上,尽可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书籍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探索视角。以概念书籍设计为依托,启发创造性思维,变革固有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设计与艺术的共通性的教学课程的设置在大专院校的实验及探索性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术,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概念书籍设计教学正是书籍设计这个狭窄平台的突破口,对书籍艺术形态在阅读方式、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重新解读阅读性与表现形式的关系,摆脱旧有观念对书籍的束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脑的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1 设计教学观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书籍装帧设计的教学一直建立在传统书籍六面体形态和纸质媒介的形态上,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理念。传统书籍装帧设计教学针对书籍的整体,从封面到环衬、扉页、辑页、目录页,从内文的安排、题头图、尾花以至装订、用纸等,都需要精心布局、全盘考虑;并牢牢把握时空性、个性化、整体性、美感和经济五个原则;尽管也同时借助散发思维以新技术手段,不断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但是并没有脱离将书籍装帧视为纸本二维平面设计的定位。概念书籍设计始于对常规定义上“书”的质疑。完全意义上颠覆了书籍纸本框架以及平面设计的传统观念,不断模糊书籍设计与艺术创造的界限。从传统书籍设计教学到概念书籍设计教学的转变,首先启发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对设计与艺术的通识性进行思考,观念的创新,是设计变革的先导,引导学生破除传统设计观念,突破传统表面装饰的狭隘观念,改变对原有书籍形态的认识,突破思维定式。更是突破了书籍装帧设计与装置艺术的界限,将当代艺术的观念性思维引入以实用性为基准的设计,是对载体的可阅读性的试验,也是对认知能力与设计思维新的引导。

2 书籍观念的创新

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载体,书籍在不同历史时期凭借不同形态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积累、流转并传承。从绳子、树皮、甲骨、青铜、石碑、简牍到锦帛,最终将铅字凝固于纸张。纸张这一曾经历久弥新的书籍传统形态也逐步走向了衰落,科学技术的进步,赋予了书籍全新的载体。然而千年来纸本占据主导地位的书籍文化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并非是一时足以改变的,之于书籍设计更是如此。重新认识书籍的表达形式,势必需要打破传统书籍设计套路。书籍传统纸质形态,由封面、环衬、勒口、扉页、正文、插图、书脊等构成。设计结构与形式单一,虽然有各种花样百出的新创意,但是始终局限于二维平面空间。设计时须遵循严格的尺度与规矩,如同戴着镣铐跳舞,舞姿纵然卓越却未曾释放思想。

当一本书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它就不仅仅是文本的载体,它本身就具有可阅读性。一本书不是停滞在某一凝固时间静止的生命,而应该是指引周围环境有生气的元素。[1]阅读与周遭的关系不再是静止的,转而具有流动性,是一种动态的互动;文本不再成为可阅读性的全部,作为知识与智慧传播的载体,书籍将以一副全新的姿态介入生活。对文本作为书籍的主导性做出质疑和思考,是对未来书籍形态和设计观念的探索。

3 材料的创新

在国内书籍经过绳子、树皮、甲骨、青铜、石碑、简牍、锦帛,最终演变为纸;在国外有莎草纸书、蜡版书、泥版书、手抄书、羊皮纸书,书籍的材料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书籍设计材料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书籍设计的材料也不仅仅停留在曾经一统“江山”千百年的纸质媒介上,布、金属、石头、塑料、有机玻璃、木材、声光电、复合材料等都成为了可以尝试的新材料。

不断尝试新材料,重构常见或废弃的材料,构成新的材料语言,随之而来的是引起全新的感官体验和艺术感染力。材料的革命,是书籍由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材料的软与硬、抽象与具象、粗糙与光滑、新旧等对比实验,更深入地了解材料的本质特征,发挥材料的潜质,让书籍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使读者更加直接地、多角度地感受书籍的内涵,丰富读者对书籍的理解。脱离了单一的图像与文本的视觉体验,以及纸张的触觉感官,新材料的应用突破传统书籍的固有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和尝试新材料的过程中不斷创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4 技术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是书籍变革的根源,带来了新的材料语言,启动了新的设计思维,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已不单纯依赖传统出版物,当印刷工艺的机器大生产已经不再成为书籍出版的必经环节,那么书籍又该何去何从?书籍出版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出版印刷知识和单一的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将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互联网将地球连成了一个同步时效性的虚拟空间,PC终端和移动终端大范围扩张,压缩了传统媒体及出版的生存空间,前沿技术在信息传播的应用上开辟了新的领域,门户网站及资讯类、社交类移动端应用,使得新闻更快更便捷地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电子图书、有声读物、Html5、虚拟现实等成为了书籍数字化的载体,一种交互性的阅读体验悄然而生,在这里,科学性、艺术性、交互性、实用性相结合,进一步模糊了书籍原有的边界。只有不断地尝试新技术对书籍出版带来的变革,发散性思维,才能够理清新时代的书籍设计未来性。

5 结语

概念书设计是对书籍装帧的反叛,是对传统思维定式的挑战,更是对设计前瞻性的探索。概念书设计教学是对书籍装帧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从观念到形式上的突破,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通过课程练习与多元化的创新实验对学生设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探索未来书籍的可能性,培养具备创造力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杉浦康平(日).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81.

[2] 吕敬人.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 哈里森.怎样发现设计创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