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旺 陈宝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该病预后较差,致死率较高,需引起患者的广泛关注。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或心肌缺血性坏死[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闷痛。对于此类急性病症的治疗,应保障时效性及有效性。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将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01—2013-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指征。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0例,男123例,女77例,患者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53.5±2.4)岁;对照组患者200例,男130例,女70例,患者年龄为42~72岁,平均年龄(54.6±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具体:①40万~60万U尿激酶一次性静脉注射。②60万~90万U尿激酶+100 mL生理盐水稀释,60 min内静脉滴注。③滴注完成后90 min以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给药方法:以500~1 000 U/h速度静脉滴注,持续2 d。④后以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治疗,2次/d,每次间隔12 h以上,连续治疗3~5 d,总剂量为4 000 U。⑤溶栓前后2 d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300 mg/d,后期每日100 mg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早期联合治疗。具体情况如下:溶栓治疗前以倍他乐克片进行治疗,6.25 mg/d,1次/d。而后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监测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12.5~25 mg/d,分2次服用。同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10 g/d,静脉滴注给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再通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期间冠状事件发生率及血清心肌酶谱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再通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1)。
观察组患者的冠状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胸痛患者13例、心绞痛患者13例、心律失常患者10例,其冠状事件发生率为18%;对照组胸痛患者32例、心绞痛患者19例、心律失常患者57例,其冠状事件发生率为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及血清cTnT浓度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溶栓治疗再通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和血清cTnT浓度恢复时间比较(d)
倍他乐克是一类β肾上腺能受体阻制剂,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作用机制为可降低心脏指数、心率及血压。可缓解因病症所带来的疼痛感。同时可降低心肌每分和每搏的需氧量,平衡心肌氧供需;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对脂肪进行分解,减少循环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减少心肌耗氧量[2-4]。果糖二磷酸钠可有效激活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可对缺血、缺氧状态下的细胞的能量代谢作用进行维持,保护心肌[5]。两者结合后,一方面可控制病症的发展,一方面可保护心肌,降低溶栓治疗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本次结果表明早期联用倍他乐克与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该种早期联合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1]冯润川,谢丽圣,潘华,等.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77-79,133.
[2]金元玖,姜灿红,李正信,等.足量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疗效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298-1299.
[3]刘爱辉.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4(12):144-145.
[4]何晓燕,罗裕,张代富,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倍他乐克预防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6):413-415.
[5]胡仁琳,聂德云,李燕.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21):3256-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