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掌握古代科举知识

2015-05-29 14:19莫家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举会试乡试

莫家泉

师:同学们,一提到考试,你们都比较紧张吧。可是在清代,有一个人却不怕考试。他从青年时期走进考场,一直考到50多岁仍然毫不气馁,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范进。

师:是的。他为什么具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呢?

生: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得上,不甘心。

生:他家里很穷,想改变家庭现状。

生:他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不想加入劳动人民的行列。

生:我却不信,难道那时考试没有年龄限制吗?

生:我们现在高考不也没有年龄限制吗?网上说,2011年,四川省的鞠成,已经60岁了,还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呢。

师:是的,那时候考试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即使是80岁也是可以参加考试的,而且他们在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呢。

生:童生?那是孩子呀?真好玩。

生:儒童?那是小书童呀?真可笑。

师:这里的“童”并非儿童、童年的意思,而是学历最底层的意思。比较正规的科举考试,早从隋代就开始了。可见,考试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它是激励人、选拔人的一种有效方式,同学们可不要怕呀。

师:我们今天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就是要认识古代科举制度的有关知识,掌握科举考试的基本特点。请先看标题。

师:范进,人名,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中”读zhòng,就是考中、考取的意思,是动词。“举”是举人,名词,是明清时代为乡试取中者的专称,俗称“孝廉”。那么,标题的完整意思是什么呢?

生:范进考中了举人。

师:那么范进是怎样中举的,经历了哪些曲折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短的文字,分别归纳范进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的有关内容要点。

生:中举前:进学、道贺、借钱、挨骂、再考、卖鸡。

生:中举时:报喜、寻找、读帖、发疯、治疯、回府。

生:中举后:拉拢、送礼、分钱。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明你们课前预习很认真。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概内容之后,重点要解决题目中“举”方面的有关内容。“举”就是举人,是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制度又是封建教育的一部分,封建教育又是封建制度的一个环节。我们弄清了举人和科举制度的有关知识,就会窥见封建教育和封建制度的腐朽。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将文中与科举制度有关的词语圈点出来,然后让我们共同研究。

师:好,我们首先解决题目中的“举”字,什么是“举人”呢?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手头的工具书回答。

生:(读词典)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生:老师,什么叫“乡试”,是不是在乡下考试呀?

生:你真是望文生义。看124页的注解⑤:乡试年,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轮到乡试这一年叫“乡试年”。

师:是啊,乡试是三年一次,多在农历八月进行,农历八月已是秋天,所以又称为“秋闱”,主考官为朝廷派员,应试者为秀才,考试内容与考秀才的一样,考中者为举人,又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举人每届全国录取不过一千三四百人。

生:那么少呀,那第二名叫什么呢?

生:127页注解④有介绍。(读)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亚元”。

生:范进中的是“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生:全省第七名,可了不起呀!

生:举人是乡试考出来的,那么,“秀才”又是怎么来的呀?

生:这我知道,民谚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秀才是指当地有学问的人。

生:秀才不一定有学问呀,你看,“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讲不清道理,还算有学问吗?

生:因为兵是不讲理的,如果遇到的不是兵,就能够讲清楚了。

生:那也不一定,歌剧《刘三姐》中的陶秀才,他遇到的是刘三姐。刘三姐并不是兵呀,结果陶秀才输得一败涂地,他一点儿学问也没有。

师:你们说得都对,只是在范进那个时代,秀才是专有所指的,请看课本123页注解④。

生:这就是说,秀才就是“相公”呀?

师:可以这么说,但它们的用法和含义不是等同关系。“相公”往往用于称呼,如“相公,请多指教”;也可以是妻子对丈夫的尊称,如“相公,你辛苦了”;还可以称一般的读书人,如“前面两位相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吟诵着诗词”。而“秀才”是一种学历,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

生:我们现在是初中生,还达不到秀才呀?

生:等到我们考取了高中,就相当于秀才了。

生: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没有考取秀才,他不如范进呀!

生:是啊,他比范进差远了!可我们却比孔乙己强多了,他50多岁还没有考取秀才,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到他那么大年龄的时候,早就创造了许多业绩了。

师:你们说得对,我们现在有先进的教育制度,有父母的关心,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主要的是你们十分刻苦努力,将来一定有光明远大的前途。

生:范进从青年考到老年,而孔乙己到有了“花白胡子”的老年时,也没有考取秀才,他没有范进这种坚持不懈的考试精神,只知道偷东西卖钱买酒喝,以此来消磨时光。

师:同学们能够这样比较,很好。我们可以把本文与《孔乙己》这篇课文结合起来一道解读,把范进与孔乙己两人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认识,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科举制度的有关知识。

生:我突然发现,本文与《孔乙己》在内容和人物上可比的东西还真不少呢。你们看,《孔乙己》第5段写道:“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本文开头写道:“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这两个“进学”都是科举知识方面的词语,它们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吧?

生:(读《孔乙己》中的“进学”解释)科举考试,录取入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统考,考中的为“举人”。

生:这就清楚了,范进刚刚“进学”了,中了秀才,他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省试,省试时又考中了举人,真可谓“双喜临门”呀!

师:秀才是在县、州、府里考试,主考官为知县、知府或学政,应试者为儒生或童生,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录取者为生员,又俗称为秀才。参加考试的人是当年读书人中最底层的“童生”,而取得童生资格须经过每三年两次、由县官或知府主持的“县试”或“府试”,并且每三年有两次机会参加省“学政”主持的“院试”。院试通过了,就取得了“秀才”的资格。秀才就是这么来的。

生:老师,考取秀才除了获得考举人的资格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好处吗?

师:好处可多着呢。具体来说有六个好处:①除了自己之外还可以免除家里两个人的“徭役”;②见了地方长官只需拱手叫老师,不必像普通百姓那样跪下叩头;③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这是一般老百姓不得穿着的打扮;④有了纠纷不必到衙门起诉、应诉,可以派家人代理出庭;⑤即使被控有罪,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尤其是不能刑讯,必须要报省里的学政批准,确实犯罪也不受体罚,不挨板子,只要拿钱赎罪就行;⑥平时可以求见长官,递两指宽的帖子进去,即使见不到长官,至少也和长官有个联系渠道。

生:有这么多好处呀,难怪秀才对范进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生:孔乙己没有考取秀才,他就享受不到这些好处了,可是他不也穿着“长衫”吗?

生:那是他自命清高,自己要穿的,以显示自己是读书人。况且他那样迂腐,别人也不跟他计较,任他自生自灭算了。

师:说得好,是这样的。孔乙己生活的时代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封建社会已经彻底灭亡,这种等级森严的穿着制度和习惯也无人过问了,只不过在孔乙己的心里还存在着这种封建意识,所以长衫再脏再破,他也穿在身上。

生:老师,考取了举人以后,待遇一定高于秀才吧?

师:那还用说,不看别的,只看本文范进考取了举人以后,他的境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请你们在文中找答案吧。

生:首先是称呼变了,人们都叫他“范老爷”了。

师:是的,“老爷”也是“举人”的俗称呀。

生:文中说“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平时素无来往的张乡绅,这次也来拜见范进,他是来拉关系的。

生:他的丈人胡屠户也不叫他“现世宝”了,范进也不再是“尖嘴猴腮”了,而是“品貌又好”的“姑老爷”、“贤婿老爷”,你看他高声叫得多么响亮:“范老爷回府了!”这变化真快呀。

生:连范进母亲也升级了,她先被胡屠户骂为“老不死的”,现在则是“老太太”了。

生:胡屠户在范进面前也不再凶神恶煞了,而是“低着头”走路了。

生: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呀。

生:张老爷不仅来拜访范进,还送来了厚礼呢。你们看,“贺仪五十两”,还有城里一套“三进三间”的房子,这礼物真是太重了。

生:老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师:这些都是因为中了举人的缘故,举人比秀才地位高多了,其好处有:①在地方上可以当个乡绅,所以张老爷又被称为“张乡绅”,出头露面,很受人尊重,进县衙,县太爷要给他座位;②可以免除全家人的赋税、徭役;③可以出任教谕、训导等教育方面的工作;④开始享受国家发给的生活补贴;⑤同时有了第二年春天参加会试的资格。

生:会试?什么是会试呀?

师:会试是高于乡试的一级考试,在京城礼部进行,主考官为朝廷大臣,只有考上举人的读书人才有资格参加。

生:是不是全国的举人会合到一起进行考试呀?

师:是这样的,只要愿意参加,当时全国18个省的举人都可以来应试。会试是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举行的,所以又称“春闱”,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又叫“进士”,一般一届只录取三百名,第一名叫“会元”。

生:全国就三百名,一个省平均只有十几个人呀,那太珍贵了。

生:范进后来参加会试了吗?

师:《儒林外史》描写人物的特点是写一个丢一个,随着情节的发展又转写另一个人。写范进是在第三、第四和第七章,范进中举后,因为母亲去世守孝,过了三年才进京参加了会试,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长。为了报答宗师的提携之恩,第七回还写到“范学道视学报师恩”的事情,说明范进是知恩必报、有情有义的人。

生:乖乖,范进真是可以的!

生:会试已经到了京城,此后不会再有什么考试了吧?

生:肯定还有哦,状元还没有诞生呢。老师,不知道状元是怎么考的?

师:状元是在殿试中产生的。

生:殿试又是怎么回事呢?

师:殿试为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应试者必须是会试合格的“贡士”,目的是对会试合格者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请看课文中的“连登黄甲”的注解。

生:为什么叫“黄甲”而不叫“蓝甲”、“红甲”呢?

师:因为考试的结果是用黄色纸抄写并公布的,所以称为“黄甲”。

生:老师,成语中“三元及第”就是指这些内容吧?

师:是的。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同一个考生乡试得第一,称解元;会试也得第一,称会元;而殿试又得第一,称殿元,也就是状元,这叫三元及第。在科场中,高手如云,竞争激烈,能够榜上有名已属不易,而连中“三元”更是凤毛麟角,难中之难。历史上获此殊荣的只有17个人。

生:老师,我对范进的考试成绩总是持怀疑的态度,你们想想,他考了二三十年的秀才不中,而到进入晚年时,人的智力应该处于下降时期,可短短的几年时间,竟然连升三级,直考到会试,他肯定是有背景的。

生:(集体)是啊!?他是否有后台什么的?

生:我认为他没有后台,如果有的话应该早就中举了。

生:他也不会送礼的,因为他家里很穷,他老婆嫁过来十多年了,“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他是借钱去参加省试的,回来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了。

生:他开始那么穷苦,到老年时这么发达,一定是有原因的。

师:好的,你们的怀疑是有道理的,我来告诉你们,文中写道:“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宗师鼓励他参加考试。

生:是不是宗师在其中起着作用呀?

生:肯定是他的老师鼓励他参加考试的。

师:你们弄错了,宗师并非老师,宗师是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本文的宗师可看课文124页注解⑨,“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即学道的称呼”,范进是广东人,应是指广东学道。

生:但是范进应该有老师呀,他总不会是无师自通的吧?

师:是的,但那是后话,我们还是看看他是怎么中举的。范进后来的宗师名叫周进,是山东人,以前是和范进一样的书生,后因为别人资助而考上进士,便要立志发掘人才。当考官后就开始选拔贤士。他见范进答题快,交卷早,对他的卷子仔细研读了三遍,最后确定范进为举人。

生:说明封建社会也有好官呀。

生:是呀,宋代的包拯包大人,铁面无私,人们称之为“包青天”,他不就是好官嘛!

生:周进为什么要确定范进为举人呢?

师:你们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很好,我来告诉你们。周进年近七十才中了举人,比范进中举还要迟,当时也发疯了,后来又中了进士。在广东主考时,周进见范进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简直像个叫化子,比当年的周进还不如。此时此刻,“周学道看着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顿生同情与怜悯之心。

生:老师,我知道了,他是同情范进才录取他的。

师:是的,但这只是一部分,他对范进的卷子阅了三遍,可见他也比较认真负责,对人才十分重视。

生:范进这么凄惨,如果考不上举人可怎么办呢?

师:请看课文125页注解⑥,“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这个“馆”就是指教书的地方,胡屠户已经准备给范进安排工作了,那就是当一名乡村老师。

生:是不是像《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那样的小学老师呀?

师:不是,那是像样的小学,是国家办的。

生:是不是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教古文的寿镜吾先生呀?

师:是的,在我国古代,官办的叫小学,私立的不叫小学。

生:我知道,叫私塾,又叫书塾,像“三味书屋”那样。

师:是的,应该说古代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就业的,他们没有别的出路。想改变孩子命运的家长们,把自己的下一代送到这样的学校里,交点儿米、油、鸡蛋等算做学费。如果考不上举人,范进只能去做这样的工作。

生:老师,我们现在每年的高考状元,与古代状元是不是一回事呀?

师:那可差远了。古代状元是全国三年才有一个,而我们现在的高考状元,有县级状元、市级状元、省级状元,理科状元、文科状元,但是没有全国状元。简直是状元满天飞呀!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中的范进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

生:我认为是喜剧,因为他是先苦后甜的。

生:我认为他是悲剧,虽然他中举了,可是他又疯了。

生:他是疯了,但不是被胡屠户治好了吗?

生:杀猪的手当然有力,可打两个耳光就能治好疯病吗?这明显是夸张、是讽刺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应该是悲剧。

生:退一万步说,即使疯病治好了,也做了大官,可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年龄已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悲剧。

师:是啊,我同意悲剧的说法,表面上是喜剧,实则是悲剧。在古代,像这种悲剧真是太多了,周进经历过,范进在本文中又重演了一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已经认识和掌握了若干科举知识。科举制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古代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断进取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生活在科举的氛围里,挣扎在仕途的道路上,客观上讲,这也是一种向上精神呀!让我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进取,刻苦努力,将来多为人民做好事,多为祖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举会试乡试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明代《会试录序》的史料价值探析
明代乡试副榜及其成效研究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马中举陶瓷艺术作品
马中举陶瓷艺术作品
从明朝会试看科举制
幼儿园小朋友排排站:只为庆祝院长幺儿“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