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官、文、书之道

2015-05-29 14:02康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庐山艺术创作苏东坡

康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艺术家、学者。苏东坡留给中国文化、留给这个世界的印象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略举一二。

A.苏轼为官施政,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集中体现为诗人风采与文人情怀的高度融合,以及由这种融合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仁爱精神。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一次,两个人打上公堂来。原告是绸缎商,被告是制扇子商。被告曾向原告赊了价值二万贯钱的绫绢,谁知制扇商逾期却分文未还,绸缎商于是将制扇商告上衙门。其实,这位被告也并非奸商,只因老父亲病故,办理丧事亏欠不少债务。又因今年夏天多雨,扇子的销路很差,所以债上积债,一时无力偿还。

苏轼听罢二人的陈述,觉得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道理。如果简单依法公判,虽然给绸缎商讨回了公道,但制扇商势必家破人亡;但如果同情制扇商,又如何保护绸缎商的利益呢?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切实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问题。苏轼思考良久,终于有了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他让被告取来二十把上好的团扇。团扇取来后,苏轼挥洒笔墨,在团扇上点染竹石花木、题写诗词短文,而且署上自己的字号。他告诉被告,将这二十把团扇拿到市场上,每把按一千文出售。消息传得很快,被告刚刚走出衙门,仰慕东坡字画的人们就纷纷闻讯而来,不一会儿就将团扇抢购一空,被告的债还清了,原告的利益也得以保护。

与那些严格依法执法的循吏甚至酷吏相比,苏轼的为官之道、执法之道似乎有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情代法的重大嫌疑。然而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带着浓厚文艺氛围与和稀泥味道的案件背后,却透露出苏轼处理政务、判决案件、维护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无论做什么官,办什么案,执行什么法律,必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而不能为办案而办案,为执行法律而执行法律。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一切工作、生活的原则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如果说法律判决不符合甚至损害了百姓的利益,那就说明这个法律不再科学,那就需要修正,需要调整。因为任何法律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让这个社会秩序井然,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即使像苏轼这样“以情代法”也值得啊!

诚然,要做到“以情代法”,没有超逸绝伦的艺术才情也是做不到的。

B.欧阳修去世之后,苏轼从欧阳修手中接过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大旗,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苏轼门下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把欧阳修开创的未竟文学事业,推向全面的成熟与繁荣。北宋熙宁元丰年间,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以文学受知于苏轼,到了元祐年间又同时入馆阁,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李廌两位,就是“苏门六君子”。

当时的苏轼已是名满天下的“一代文宗”,一般士人对他仰之如北斗。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独霸文坛的霸主,而是成为奖掖后进、引导后生的园丁与导师。作为诗词文俱佳的文学全才,苏轼坚持文学艺术应有个人特色,应当勇于创新的理念。在文艺思想和学术追求上,苏轼从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门生,而是尊重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以“海不择流,有容乃大”的心胸予以接纳和欣赏,极大地鼓励了门人弟子才能的自由发挥。在苏轼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们将个人人格的独立与完善作为立身之本,进退出处,大节无亏。

苏轼饱尝宦海浮沉,三迁三贬,其间的经历与感悟却让苏轼登上了文学创作的高峰。

从黄州时期开始,苏轼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变”与“新”的特点。他写下了一系列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山水的作品,如最为人乐道的“赤壁三咏”(《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此外还有其他的记游作品,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至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所写的词作。那天,他与友人走在沙湖道上,突然遇到一阵风雨。同行的人到处找地方躲雨,但苏轼却完全不以为意,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在雨中从容前行,表现出处变不惊、安之若素的超然情怀。苏轼历经了多年的政治风波,自然界变化中的雨晴既属寻常,那社会人生中的政治起落、荣辱得失又何尝不是如此?既属寻常,那无论是“荣、得”之际或是“辱、失”之时,又何必在意?

元丰七年(1084)四月二十四日,苏轼往游庐山,并在庐山西林寺壁上题诗一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算是苏轼庐山之行的一个总结。在前一首诗中,苏轼说“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强调反复体验对认识真相的重要性。这首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强调的是跳出局部,通观全局,从整体来认识事物的真相。正如看庐山,横看与侧看,远看与近看,站在高处与低处看,看到的景致往往不同。身在庐山,往往见林不见山,常在庐山更是容易将庐山之美视为平常,而丝毫不能觉察出庐山之美了!

苏轼在黄州的五年中,开始认真研读佛书,体悟佛道,并致力于儒家经典著作《易经》与《论语》的研究。他由原来被贬逐之初偏居一隅,深感不为人知、不为世用的孤独幽怨,渐渐转变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淡定、放旷超脱。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的养成,才能让他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悟。

C.苏轼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大家,名列“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苏过与黄庭坚看来,苏轼书法的主要特点并不单纯在于“书”本身,而是因为胸中有至大至刚的丈夫之气、浩然之气、忠义之气,发自胸中,通过手书表现出来。因此苏轼的书法丝毫没有雕琢做作以致妩媚之态,而是拥有端正方直、凛然不可侵犯的本色。苏轼年少的时候喜欢晋人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后来研习唐人柳公权的书法。及至中晚年,又非常喜欢唐人颜真卿的风格。所以从苏轼的书法中,时时可以窥见“二王”与“颜体”的影响。总的来说,他的书法既有晋人风神俊爽、细致流畅的特点,又有唐人雄劲洒脱、丰润有韵的个性。

苏轼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不仅精于绘画,而且还精通画理。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对自己的绘画以及绘画理论做了精辟的总结: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

这篇文字总结出几个有关绘画乃至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

首先,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譬如画竹,必须遵循竹子生长的实际情况来画,方能画得传神,背离生活实际的艺术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其次,艺术创作一定要做到“成竹在胸”,也就是要对艺术创作的对象了如指掌,对其整体的面貌有透彻的理解,方能进入成熟的创作,方能创作出传神的艺术品。再次,艺术创作一定要善于及时地捕捉创作灵感,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又是艺术经验的积累与瞬间迸发,只有及时捕捉才能抓住艺术创作的最佳时刻;复次,艺术创作一定要注重实践,将实践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实践中要做到心手合一、心物合一,也就是将创作者的体验与对象的形态、实践的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艺术创作与精神修养密切相关,了解并能真正顺应掌握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也必然懂得人生、宇宙的修养大道。

D.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传》)

虽然林语堂认为,“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但我们从中已经感受到东坡特有的人格魅力。

苏轼给我们最强烈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特别富有生活的情趣,特别善于发现并创造生活的趣味。这种情趣与趣味并不因其或多或少的通俗格调而走向庸俗。相反,苏轼巧妙地将高雅的情趣与通俗的面目统一在一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改造并创造生活。这也集中地体现在他与社会各阶层人群平等而友善的交往当中。正是在这种交往中,他自己充分地享受着各式各样生活的趣味与可爱,也让不同的人分享到了这样的快乐。

苏轼给我们最强烈的第二个印象就是:面对生活的苦难,表现出超然旷达的境界。苏轼的一生,经历了三次巨大的贬谪生涯,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不如意与挫折,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被打倒、被击垮。即便是在孤悬海外的儋州,孤独的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寻乐。其实,当一个人身处困厄之中的时候,如果还能够以平常、正常的生活心态来面对一切,那自然就是旷达与达观。换言之,超然旷达不是在平常生活之上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是个人境遇降至平常以下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平常的生活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常是福,是生活的本质与第一义谛。苏轼就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个真理。

苏轼给我们最强烈的第三个印象就是:他天才的文学创造力与表现力。在66年的生涯当中,他给我们留下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数加在一起接近8000首(篇)。如果从20多岁算起,他的创作生涯维持了长达40余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种长久的、丰富的创造力体现在诗词文等多种文学样式当中,名作佳作层出不穷、举不胜举,这在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家群体中,是非常罕见的。

苏轼给我们最强烈的第四个印象就是: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文化全才。比如,从诗歌创作来说,他与门生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诗风形成最重要的奠基者、推动者之一。从词创作来说,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是中国词史最杰出的词家之一,更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从散文创作来说,他与业师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成就最大的散文家之一,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与成熟。从书法创作来说,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其书法风格自成一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从学术成就来说,他是北宋“蜀学”的代表人物,与当时以程颐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并驾齐驱……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还很少有人像苏轼这样广泛地涉猎文、史、哲及其他艺术门类,并表现出了特别卓越和杰出的才华。这还不包括他在建筑、农业、绘画、宗教、饮食、医药、保健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与深入研究。

苏轼以他的亲身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的标准。这个理想人格可以用古圣先贤的两句话来表达:一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终苏轼的一生,不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与困难,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他都始终不曾放弃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都始终坚持匡时济世的报国之志。无论他的生活境遇多么艰苦,个人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临怎样的威权压迫,他都始终敢于仗义执言、不吐不快,这正是苏轼可爱的地方,也是他伟大的地方。

苏东坡,这个乐观主义者,伟大的文艺天才,老百姓亲密的朋友,他将勤政爱国、关注民生的执着精神,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潇洒风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苏东坡。

(选自《党建》)

猜你喜欢
庐山艺术创作苏东坡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做一次庐山客
毛泽东登庐山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苏东坡·定风波》
《李白 庐山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