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智
孔子及《论语》论师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孔子认为,通过兴办教育可以对国家和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论语》多次提到要致力于培养“士”、“君子”、“成人”。孔子提倡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他的教学内容相当多的也是以道德教育为统领。关于这一点,《论语·学而》篇中讲得就更明确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带一束“干肉”作为“学费”,有志于学,都可以收为弟子,施以教诲。它冲破了此前学在官府、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官宦阔少才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樊篱,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倡导平民教育。孔子这种不分贫富、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宽广胸怀。
孔子首创“启发式”教学。《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必须要有疑问,然后老师才加以引导。此外,孔子还讲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孔子还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并且要做到学以致用。
孔子曾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加以概括。即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被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孔子认为,子路果敢大胆,子贡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从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公冶长可以让他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管理军费,公西赤可以在朝廷上办理外交事务,接待来访宾客。
墨子及《墨子》论师道
春秋战国之际,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学派:“世之显学,儒墨也。”它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对开启民智、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墨子认为,以“耳目之实”获得的直接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见、所闻为依据。墨子以他的认识论为出发点,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大力兴办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兼爱”的社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通过一种民间秘密结社性质的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样系统完整,但他所提出的许多主张是相当深刻的,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主张造就“兼士”。墨子认为,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务的人才,不仅要有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兼爱”天下的道德境界。《墨子·尚贤上》提出了所要造就的“兼士”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厚乎德行”,二是“辩乎言谈”,三是“博乎道术”。同时,他还要求墨家弟子做到“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他强调学生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心忧天下的道德素养。
墨子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他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把教学分为农学、纺织学、手工学、机械学、建筑学、商业学、军学等,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同时根据弟子接受能力的不同,又分为优等生、中等生、末等生。墨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根据教育对象个性、爱好、志趣的差异,挖掘弟子潜力,发挥弟子特长,分别施加教育。
墨子主张立言践行,反对华而不实。《墨子·经说上》指出:“行,所为不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意思是说,做事的目的不为得到好的名声,而是为了天下着想,就是力行。所作所为是求功名,就是取巧,是盗名逐利。另外,墨子以身作则,躬身实践的精神,亦堪称世人的楷模。他强调无论成功与挫折,都要坚持自己的“道”。
《大学》论师道
《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认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二程百般褒奖宣扬《大学》,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因此,《大学》被认为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古代大学的教科书,是儒家关于教育的纲领性论著。
《大学》仅有2000余字,文字精短,思想高深。《大学》的思想一般被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二者密切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十章分别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出解释。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论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得到众人的支持就会得到国家,失去众人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
《学记》论师道
《学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精辟、深刻,被认为是中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典章制度专著。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和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教化才能够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风尚。《学记》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实现天下大治,必须加强社会教化,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统治者的法令。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
《学记》在强调教育作用、阐明教育目的的同时,还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提出在不同的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学记》提出:“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
《学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核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即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第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韩愈《师说》、《进学解》论师道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师说》是中唐时期针对当时士大夫骄傲自满、轻浮狂躁、“耻学于师”的现实状况而作的一篇文章,意在呼吁人们尊师重道。《进学解》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意在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这两篇名著阐发的一些教育主张和观点流传千古。
《师说》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传道”。韩愈所说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即“先王之道”、“圣人之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二是“受业”。“受业”,即“授业”,主要是传授儒家经典,同时教授学生读写算的能力,进行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三是“解惑”。所谓“解惑”,是指在传道受业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解之事,教师就去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疑惑。韩愈还说:“人非生而知之者”,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要有人为他传道;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要有人为之解惑。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充分说明了老师的重要性,如果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进一步说明了老师的重要作用。
韩愈继承了儒家关于“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的观点,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师”,且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韩愈引证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进一步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实际上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标准上,进一步讲清楚何以为师的道理,这是符合择师之道的。
《进学解》一开篇,就以精练明快的语言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至今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言。所谓“勤”即口勤、手勤、脑勤。“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进学解》鼓励学生自身努力进取,不要过多地考虑外界的因素。指出:“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朱熹《朱子语类》论师道
朱熹,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综观朱子之思想渊源,主要吸取了儒家孔孟等圣贤的思想精华。朱熹一生从事著书和讲学活动,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我国宋代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朱熹主持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两大书院,并亲自参加书院规章的制定和教学管理工作。朱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8岁至15岁为小学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打造“圣贤坯模”。他认为,小学主要以“教事”为主,就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广泛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他还撰写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习惯作了具体规范。
15岁以后为大学阶段。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教育内容的重点转为“教理”,即“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说:“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朱熹认为,学习的首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因为它凝结着天理精蕴。他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读圣贤之书的目的在于穷其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总结整理其有关读书的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
(选自《国学》)
传统文化大课堂国学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