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晶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广东海洋大学 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南阳话里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频率副词“肯”,表示事情发生的频率高,义为“经常”、“时常”。既可以修饰自主动词,也可以修饰非自主动词。本文主要描写副词“肯”的意义和用法,并结合历史文献,讨论“肯”表频率用法的来源。
马庆株(1988)认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前的助动词是有区别的,如助动词“肯”后是自主动词,比较:肯干、*肯病。但《红楼梦》中却有“肯病”,如:
1)凤姐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四十二回)
例1)中,“肯”修饰非自主动词“病”,与马先生的结论看似矛盾,其症结就是“肯”的语义。例1)表示“大姐儿时常容易生病”,“肯”为“容易”义,不同于“肯干”中的愿意义,不含自主语素义,与非自主动词不矛盾,“肯病”用法成立。这也从侧面说明汉语史上“肯”具有表“愿意”外的其它用法,类似于例1)的用法在南阳话中还有保留,如:
2)这娃儿不足月就生了,体质差老肯害病。这孩子不满月数就出生了,体质差总是容易生病。
3)春天风头高,人肯感冒。春天风大扬尘,人容易感冒。
在南阳方言中,“肯”的用法十分丰富。为便于讨论,根据“肯”在南阳话中语义的不同,将其分为愿意义、容易义、爱好义和经常义四类讨论,分别记作肯1、肯2、肯3、肯4。
1 肯1:“愿意”、“乐意”义。南阳话“肯”表“愿意”义的使用范围比普通话小,普通话里很多用“肯”的地方,南阳话会用其它词替代,如单独回答问题时,南阳话用“中”、“行”;“肯”也不能与“会”连用;询问对方意愿的时候多用“愿意”、“想”。例如:
4)我明天想去买件衣裳,你肯1不肯1跟我一路我明天想去买件衣服,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
5)好说歹说,小三儿就不肯1把药吃了无论怎么劝,小三儿就不愿意把药吃了。
2 肯2:“容易”、“易于”义。“肯2”表示容易处于某种状态或是易于产生某种结果,说明物性或事理的倾向。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上看,“肯2”指向后接谓词性成分VP,强调条件X导致VP出现的倾向性。
(1)S是无生命的事物,是当事①当事是指事件中非自发动作行为和状态的主体(参看林杏光等1994:24-26)。。“肯2”前有条件X,“肯2”后紧跟表某种状态或某种结果的非自主动词VP。即:(由于)X,S肯2VP。VP一般是人们主观上不希望出现的消极结果或状态。例如:
6)天热了,饭菜肯2屍气。天气热了,饭菜容易变质。
7)干活穿白衣裳肯2脏地很!干活的时候穿白色的衣服很容易脏!
(2)“肯2”后接VP的主体是人,其它情况都同(1)类,不赘述。例如:
8)冬月间肯2染上风寒。阴历冬月期间容易传染上风寒。
9)你可得管妮儿学习,要不天天玩儿,肯2学坏得很!你可要管女儿学习,要不然(她)天天玩儿,很容易学坏!
(3)S特指发育期的动植物(包括孩子),句义为发育期的动植物容易长大、长得快或是动物食欲旺盛。能补充出X:处于生长发育期。即(X的)S肯2VP。VP是非自主动词①此类“肯2”的后接动词中,仅有“吃”是自主动词,但“肯吃”是指食欲好,而食欲好坏不是人能够自主控制的,因此此处的“吃”是临时用作了非自主动词。,感情色彩与(1)、(2)两类不同,是人们主观上希望出现的积极状态。例如:
10)今年旱地很,庄稼不肯2长咧!今年很干旱,庄稼长势不好!
11)这猪挺肯2吃啊!这头猪的食欲挺旺盛啊!
3 肯3:“爱好”、“习惯”义。“肯3”表示某人喜好或习惯做某事,也有很强的主观性,但与“肯1”相比,意愿性的语义减弱了,侧重嗜好、习惯义。S是施事,VP是自主动词。“肯3”只指向后面的VP,在语义上不与S关联。例如:
12)他打小肯3读书,知识面可广咧!他从小爱读书,知识面很广!
13)老年人肯3看戏,年轻人不喜欢。老年人喜欢看戏,年轻人不喜欢(看)。
4 肯4:“经常”、“时常”义。“肯4”表示经常实施某种行为或是处于某种状态,即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高。“肯4”指向后面的VP,强调了VP出现的频率高。“肯4”为频率副词,作状语,修饰VP。
(1)S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施事。“肯4”后面紧跟表示某种状态或某种行为的非自主动词VP。即:S肯4VP。从语义上看,因为容易出现某种状态,往往导致这种行为或是状态经常发生。VP带有消极色彩,是人们主观上不希望发出的行为。例如:
14)他走路肯4扳跤。他走路经常摔跤。15)洼地肯4淹。低洼的地经常被淹。
(2)实施VP的主体是人,有时隐含在句中。“肯4”后接自主动词VP。即:S肯4VP。从语义上看,因为有某种爱好和习惯,往往会经常实施某种行为,频率义中隐含了“惯常”语素义。VP感情色彩丰富。例如:
16)这句话俺们那儿肯4说。这句话我们那儿经常说。17)肯4走路可费鞋。常走路很费鞋子。
例16)-17),“肯4VP”分别指南阳人说话用语、走路费鞋子的客观现象,VP是中性的。
18)娃肯4到舅家去。孩子常去舅舅家。19)他家那媳妇肯4干活。他家的媳妇经常干活。
例18)、19),“肯4VP”分别指勤去某人家和勤干活,是说话人持肯定态度的行为,含有积极色彩。
20)他肯4迟到。他经常迟到。21)那娃儿肯4哭。那孩子经常哭。
例20)、21),VP是人们否定的行为,带有消极色彩,表达了说话人嫌弃、不满的感情。例中的“迟到”、“哭”,都是不讨人喜爱的行为或是习惯,“肯4”不仅表达了VP的实施频率高,也表达了说话人主观上对S经常实施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
综上所述,“肯”在南阳方言中的用法所呈现出的特征,如下表②关于此表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1)“肯2”后接动词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意义所对应的“-积极”、“-肯定”,分别指“肯2”后更倾向于接消极色彩的谓词,说话人的评价意义也更多的是否定义。(2)关于词类,“肯1”、“肯3”动词性特征较明显,“肯2”副词性特征较明显,“肯4”是典型的频率副词。:
河南南阳方言中的“肯”用法特征
1 “肯”历代使用情况。根据对“肯”上述用法的历时考察,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秦汉时期,“肯1”的用法已经出现;(2)魏晋至唐代,“肯1”的修辞用法逐渐应用广泛;(3)宋元明时期,“肯2”、“肯3”已经出现;(4)清代,“肯2”的用法成熟,“肯4”的用法露出端倪。下面是一些例证。
秦汉时期,“肯1”在《诗经》、《史记》等文献中使用得较多。如:
2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23)终不肯告其尸处。(《史记·伍子胥列传》)
魏晋至唐代,“肯1”的修辞用法开始广泛使用。如:
24)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陶渊明《杂诗其七》)
25)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肯1”的修辞用法历时长久,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魏晋隋唐时期多出现在诗词中,宋元明清时期则遍及诗词小说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并沿用至现代诗歌、散文。
宋元明时期,“肯2”、“肯3”已经出现。如:
26)这些人见他独自一个寂寞,便来邀他同坐。何举人不辞,就便随和欢畅。这些人道是不做腔,肯2入队,且又好相与,尽多快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
27)至今浙江人肯3读书,不到六七十岁还不丢手,往往有晚达者。(《警世通言》卷十八)
清代,“肯2”的用法已经成熟,“肯4”的用法露出端倪。如:
28)往前来天热,人肯2困,那里想的到放他。(《红楼梦》五十六回)
29)家父有个胃脘疼痛之症,行常肯2犯。(《歧路灯》十九回)
30)原来林黛玉闻得贾政回家,必问宝玉的功课,宝玉肯4分心,恐临期吃了亏。(《红楼梦》七十回)
31)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4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红楼梦》三十四回)
从以上对“肯”的历时考察情况来看:时间先后上,“肯1”早于“肯2”、“肯3”、“肯4”;语义上,在文献中存在着可作两重分析的情况。另外,语音上,在同时具有“肯”的多种用法的方言中它们同音,如银川和万荣话(李荣主编2002:2197)、确山话(陈媛婧2011)等。由此可以看出这几种用法之间存在源流关系。
2 “肯”的意义演变。“肯”的本义指骨间肉,后假借为“可”义,作动词表示许可应允。《尔雅·释言》:“肯,可也。”这一用法大约在周朝就已经出现,几乎是同一时期,从实义动词引申出意义较虚的助动词用法,表示“愿意、乐意”,即我们所说的助动词“肯1”。
(1)肯1→肯2的语义演变。“肯1”表达人的主观意愿,含有自主语素义,出现的典型语义环境带有强主观性,即:S是有主观思想意识的人,是施事,后接自主动词。如例22)、23)中,VP“顾”、“告”都是自主动词,S都是实施VP的主体。
当S是动植物或事物时,“肯1”赋予S人的主观情感和意愿倾向,形成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例24)、25)。“肯”形象地把“日月”、“秋天”拟人化了,赋予事物人的主观情感,表达其“意愿”倾向性,这就是“肯”由修辞手法产生的修辞词义变体。这种通过修辞手法产生的超常规变体,若其具有合理的思维基础和心理认同性,在言语交际中多次出现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就有进入词义常规变体以致进入语言义的可能(参见魏慧萍2004)。现代方言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用例,如“头发不肯长”、“指甲不肯长”、“好容易才有车肯走”、“马儿不肯跑了”、“鸡不肯吃食”、“螃蟹不肯动了”等等。显然说话人并没有把它们当做一种修辞词义,而是作为常规词义在日常交际中使用。
当“肯1”的修辞词义变体进入常规词义后,在使用上必然要受到语言规律的制约,如文章开始讲到的,含有自主语素义的助动词不能修饰非自主动词。和生物进化一样,语言的演变也有两个环节:变异与选择。当“肯1”出现在与本身语义相矛盾的新语境中时,它必须改变与这个环境相悖的语义,进而选择适合新语境的语义。因此,“肯1”含有的自主语素义与新语境所产生的语义上的矛盾,是“肯1”的修辞词义变体由自主语素义重新分析为非自主语素义的关键。新语境即后接的非自主动词和无主观意识的行为主体,是“肯1”语义发生变化的诱因。这种重新分析的可能性可从下面的例子看出:
32)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宋·无名氏《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从诗词鉴赏的角度看,“不肯开晴”应理解为“天不愿意晴”,天气有意如此,从而突出了天气与主人公的矛盾,表达了主人公赏花不能的懊恼之情①参见唐圭璋(1988:2360-2361)。。但“不肯开晴”也可以理解成“天不容易晴”,这种理解也能得到上下文语境的支持:上文中,已经写了“风雨成旬”,强调整整一旬皆有风雨,导致的结果自然是天气不容易晴,风雨天气会持续下去,所以“误却寻花陌上人”。这样解释诗意贯通,“不肯开晴”解释为“不容易开晴”是适应语境的。
33)只因谭绍闻该坏祖宗体面,该耗富厚家业,忽然心内焦躁,转一念头:“这天竟是如此下起来,七八日不肯晴,独自一个好不闷闷,不如回家与内人斗个牌儿,说个话儿,好排闷遣愁。”(《歧路灯》五十七回)
例33)与例32)语境很相似,“七八日不肯晴”前也有条件说明目前的天气情况,“这天竟是如此下起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接下来的很多天天气都不容易晴。语义上合乎逻辑,可理解为“容易”义。
综合例32)、33)来看,“天(气)”是无主观意识的当事主语,“(开)晴”是非自主动词,这样的语境中,“肯”的自主语素义就可能重新分析为非自主语素义,从而改变语义与语境相匹配。
从句法功能来看,通过语义演变这一重要途径,“肯”发生了虚化现象,由语义较实的助动词虚化为语义较虚的副词。从语义成分指向上看,“肯2”仅指向后接谓词,与谓词成分的语义联系更加紧密了。从句法位置上看,“肯”处在谓语动词前,谓词前的句法位置为其演变提供了句法条件。关于汉语中的助动词虚化为副词的语法化现象,“肯”不是孤例,还有“好”②李晋霞(2005)论述了“好”由“容易”义、“可以”义的助动词演变为“便于”、“以便”义的副词。、“敢”③邢向东等(2013)论述了陕北神木话中的语气副词“敢”是表可能的助动词“敢”语法化的结果。等等。这说明在汉语中,由助动词虚化为副词的语法化现象确实存在,肯1→肯2的演变是合理的。
(2)肯1→肯3的语义演变。根据历史线索,我们认为表爱好、习惯义的“肯3”也来源于表愿意义的“肯1”。“愿意”义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主观倾向”,通过特化(参见郭锐2012)的转喻方式,增加限制条件“长期、反复”,使语义所指由任意状态下的主观意愿变为特定状态下的主观意愿,即“长期、反复实施某种行为的主观倾向”,从而引申出“爱好、习惯”义。如例27),结合“不到六七十岁还不丢手”来看,“肯读书”显然是指长期读书的主观倾向,“肯”表达爱好义。
根据历时考察,我们认为“肯4”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肯2”进一步引申的结果;一是“肯3”进一步引申的结果。且都是通过结果推论④郭锐(2012)提出了汉语虚词词义演变的八种机制,推论机制属于转喻方式,结果推论具体的推理形式:大前提:如果p,那么q。小前提:p。结论:q。的转喻方式,发展为“经常”义的。具体演变情况如下:
(3)肯2→肯4的语义演变。容易义,如例1);容易义/经常义,如例34);经常义,如例15)。
34)春天凡有残疾的人肯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了?(《红楼梦》五十七回)
如果某件事很容易发生,那么这件事往往会经常发生,通过推论的转喻方式,“肯”从“容易”义衍生出“时常”义来。近代文献中存在表容易义和表时常义可作两重分析的情况,可以很好地说明它们之间的词义衍生关系。如例34),若把季节为春天、某类人有残疾,作为条件来看,那么后面自然是导致了这类人“容易”犯病的结果了;若是把“有残疾的人”看作行为主体,说明主体在春天这个季节犯病的频率高,则可理解为“经常”义。包括清代文献中“肯4”的用例,虽然“经常”义更明显,但也还含有“易于”的语素义,如例30)。
由“容易”义引申为“经常”义是可解释的,因此肯2→肯4的语义演变成立。
(4)肯3→肯4的语义演变。爱好、习惯义,如例27);爱好、习惯义/经常义,如例35);经常义,如例18)。
35)况且又在园里,个个姊妹,我们都肯拉拉扯扯,倘或露出来,不但在姊妹前,就是奴才看见,我有什么意思。(《红楼梦》七十四回)
人们主观上喜欢做某事,久而久之会养成习惯,一旦成为爱好或是习惯,势必会常常实施这种行为,通过推论的转喻方式,“肯”从“习惯、爱好”义衍生出“经常”义。在语法功能上也由动词虚化成时间副词,修饰后面的谓词成分。历史文献里有两解的用例,可以很好地说明它们之间的词义衍生关系,如例35)。我们可以把“拉拉扯扯”这一行为理解成王熙凤和大观园里众姐妹之间平日里生活打闹嬉戏的习惯;也可以理解为王熙凤为了向王夫人证明香囊不是自己的,强调“拉拉扯扯”的频率高,若是自己身上戴香囊会很容易被发现。联系上下文两种解释都可。包括清代“肯4”露出端倪的用例31)中,“肯”也含有“习惯、爱好”的语素义。
由“爱好、习惯”义引申为“经常”义是可解释的,因此肯3→肯4的语义演变成立。
3 “肯”的演变路径。“肯”的语义演变主要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修辞手法、非典型环境造成的语素义矛盾和特化、结果推论的转喻方式。修辞手法的广泛应用,使“肯1”频繁出现在非典型语境中,非典型语境与“肯1”含有的自主语素义间的矛盾是语义演变的诱因,具体语境决定了“肯2”新语义的选择。其中后接动词的自主性和主语的语义格是肯1→肯2的关键,这对马庆株(1988)提出的区分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是一次实践,也进一步说明动词语义上的自主与非自主能够影响与之搭配的词的词义。特化方式是“肯1”引申出“肯3”的重要机制,同时通过结果推论,“肯2”、“肯3”又进一步演化出“肯4”。
从历时的角度,我们对“肯”的用法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肯”的演化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在诗词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拟人修辞手法反复使用的语言环境下,经过修辞引申,非典型环境的作用,“愿意”义逐渐弱化,“容易”义逐渐增强,最后通过转喻的方式引申为表“时常”的频率意义。一条是“肯”通过特化的转喻方式,由“愿意”义演化成“爱好、习惯”义,再经过结果推论的转喻方式,由“惯常”义引申出表频率的“经常”义。“肯”通过词义引申这一重要途径,虚化为表频率的副词,我们所说的现代方言中“肯”的副词用法的来源就是其表愿意义的助动词。“肯”的演化过程可以归纳为:肯1→肯2→肯4、肯1→肯3→肯4。
语义演变的路径为:愿意→容易→经常;愿意→喜好、习惯→经常。
形态句法演变的路径:助动词→副词。
陈媛婧 2011 《确山方言中的几个助动词》,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锐 2012 共时语义演变和多义虚词的语义关联,《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荣主编 200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晋霞 2005 “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林杏光等主编 1994 《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吕叔湘主编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 1988 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
唐圭璋等 1988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汪维辉编 2005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华音启蒙谚解》,中华书局。
魏慧萍 2004 汉语词义发展与修辞,《汉语学习》第4期。
邢向东、周利芳 2013 陕北神木话的语气副词“敢”及其来源,《方言》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