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继宗
[摘 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较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增强农村学生作文的能力与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生活,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其写作文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方法探究 写作素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2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难题,这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得更加突出。由于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粗放、低水平的发展状态,教师虽然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由于方法或策略可能不太适应作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与水平,一直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的职责与追求。
一、走进自然生活,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目前,我国很多学生对作文课提不起兴趣,认为作文十分枯燥、无聊,主要体现在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现实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何况作文更是对人类生活的具体再现与生动反映。因此,只有深入生活,对生活仔细观察和深刻分析与感受,才能够使所掌握的作文素材不断得到积累,逐渐变得丰富。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可以对农村的环境、农作物、人物以及农活等进行仔细的观察与感悟,将其转变为写作素材。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写作时有话可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减少作文的限制。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
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有句古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对其最有力的证明。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的文明大国,其文化之丰富与多样是十分惊人的,而这些丰富而多样的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都在各种题材的文献书籍中得到体现。因此,通过大量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献书籍,可以对我国悠久的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更多的歇后语、俗语、民间故事以及神话故事等,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自身的作文素养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我国的出版业比较混乱,又加上电子出版物的盛行,市场上的书籍良莠不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即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拒绝粗劣书籍,提高阅读的质量。同时,由于人的记忆是短暂的,很容易忘记,因此在阅读时还要及时摘录,以便随时翻看与运用。
三、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其写作的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不断追求进步,激发更大的成功欲望。对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来说,也是如此。只有使学生爱上写作,才能够使其产生写作的热情与动力,才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提高作文的水平。然而,就目前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来看,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由于教师的作文教学简单粗放,学生的作文能力与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从而教学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甚至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一提到作文课就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对农村作文教学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农村学生的发展及个性心理特征。同时,教师可通过多种作文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增强作文课的趣味性,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等,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使他们形成“我能、我行、我成功”的积极信念,激发其写作的兴趣与热情,使其的作文能力与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四、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小学生之所以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认为作文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缺乏作文素材。很多学生观察生活时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千篇一律,很少有新鲜事发生”,因此就把作文差的原因归结为没有素材。但真的是没有素材可写吗?其实,只不过是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看事物的角度过于单一,所以发现不了新鲜的一面。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方面就会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得到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的能力与水平。
总而言之,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
(特约编辑 严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