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中疲惫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5-05-25 15:56傅雅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4期

傅雅芳

[摘 要]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需要疲惫”。学生个体不同,对学习的需要程度也不同,产生的疲惫程度也不一样。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帮助学生去除疲惫,刺激学生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关键词]需要疲惫 需要层次 刺激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08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和家长为孩子的学习苦口婆心、循循诱导,孩子却依然对学习提不起精神。这种现象属于学习上的“需要疲惫”。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和肯定。研究者又发现,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一旦环境让人感到满足时,人的需要度就会下降。如果这时候,环境继续刺激某种需要,导致人对这种需要过甚而产生厌倦,从而就出现了“需要疲惫”。

一、学生出现“需要疲惫”现象的原因

1.父母的过高期望让“需要欲”逐渐退化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父母为子女奉献一切、牺牲一切的世俗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只要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吃苦受累也觉得特别值得。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寄予了无限的期望,早早地为孩子规划好未来的人生道路,甚至把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只要是孩子生活、学习需要的,不管是必备的还是可选择的,无论是“今天”的还是“明天”的需要,一概加以考虑,全部予以满足。孩子在家里,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他们不必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去设计、去安排,而只要一味地“吃”“学”。久而久之,他们与生俱来的“需要欲”逐渐退化,对学习表现得“懒洋洋”。

2.学校应试“怪圈”让“需要欲”逐渐消失

受来自于社会各方压力及谋求自身发展的影响,学校也无奈地落入应试的“怪圈”。出于各个学校的竞争压力和对学生将来发展的考虑,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成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水平的标准之一,教师们只能在课堂上不辞辛苦地从头讲到尾,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课后,教师好心好意地为学生准备下大量的、全面的练习内容,想方设法地编制各式练习题、模拟卷,让学生接受题海的洗礼。从表面看,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了,学科考试成绩上去了;但深入思考,学生被“逼”着埋头赶路,却不能停下脚步歇一歇、想一想。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学习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疲惫和厌倦感。

二、去除“需要疲惫”的对策分析

需要是人的动力之源,去除疲惫,才能激活兴趣,产生源源不竭的内驱力,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1.家庭关爱的“饥饿感”激发孩子的“需要欲”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分要求让人想到了这么一个现象:一位年轻妈妈担心自己的宝宝营养不良,怕饿着,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想尽办法让宝宝多吃,即使宝宝不想吃了,妈妈还会一个劲地强迫他吃。其实,无论是孩子的吃饭问题还是学习问题,家长们都应量力而行,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水平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应考虑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还给孩子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孩子参与一些事情的决策,使孩子在事件的处理与判断上得到更多的训练。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在一旁鼓励和支持孩子,孩子做得好,赞扬他;做得不好,鼓励他。

2.学校教学的“不完美”助长学生的“需要欲”

(1)放下教师自我,敢于“装傻充愣”

在课堂上,教师应具有做“后知后觉者”的勇气。在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一道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惊叹:“哇,厉害!这种方法老师都没有想到!”在讲解例题时,教师可故意提问:“老师不明白,请同学们帮我一下。”在做计算题时,教师可故意犯下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让学生指出来。甚至,教师还可以直接请教学生一道难题,来激发学生的钻研潜力。

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务必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装一回“傻”,虽然暂时会觉得丢了一些面子,但实际上,将会助长学生的学习欲望,教育也将获得最终的成功。

(2)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学科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班中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分层教学。先参考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水平和平时的单元练习的成绩,大致把学生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11-13人。A组的学生可以到C组寻找自己的师傅,进行师徒结对,教师对他们进行捆绑式评价。如果徒弟在单元测试或者年级的各种比赛中获得进步,师傅也有功劳,师徒一起奖励;每一对师徒之间也要进行比赛,以每次单元测试师傅和徒弟成绩的平均数来评选优秀师徒。这种“小先生制”在班里营造了学习的良好氛围,徒弟的进步感和师傅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到满足,因而激起了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作业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好检验。每次课前教师都应精选好作业题目,要涵盖基础练习题、中等题、较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选择地做题。如A组的学生基础题是必做的,其余选做;B组学生基础题和中等题必做,较难题选做;C组学生中等题和较难题必做,其余选做。这样,既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重复操练,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需要。

3.各种特长展示撑起学生“需要欲”之帆

有人说过:“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这是因为在业余时间选择参与的活动,有可能使人获得自由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学生的强项入手,争取以点带面,让学生最终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笔者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建议他们报不同的学校社团。口头能力较强的学生建议参加朗诵社团,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小记者团或投稿,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可参加校队训练,善于绘画的学生参加书画社团,音色不错的学生参加歌唱社团,英语口语好的学生参加英语剧社团……

于是,我们看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是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手抄报,墙上是学生自己写的书法、字画;班队课上有诗歌朗诵表演和合唱表演;在校科技周上、在艺术节上、在书法比赛中到处都有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六一”、元旦会演上、在区运动会上都能看到学生的身影。这些经历为学生的成长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是可用之材。学生在得到大家认可的同时,“社会性需要”和“荣誉成就感”应运而生,更有效地刺激了他们高层次的需要。

4.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的各层次需要

我们以“假日小队”的形式积极展开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的成长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如主题活动“寻找身边的追梦人”,学生以访谈的形式与社会上的人面对面谈话,对于学生如何融入社会、感知社会、了解社会是一次极佳的锻炼。如在“学雷锋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实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特殊性,为学生各个层次的需要提供了更强烈的刺激。

水满则溢,月盛则亏。学习需要的疲惫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地帮助学生去除疲惫,刺激需要,在满足原先需要的同时,能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使学生愉悦学习,愉悦生活,享受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2] 王勇,栾金昌.把握小学生心理动态,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J].考试周刊,2012(67).

[3] 林建华,曹树.中学生班主任与心理指导[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和金生,刘洪伟.“双因素”理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管理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7.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