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关系国家兴盛的事业,古老而久远。老树嫩芽,果实醇香。用“越界”的思维,重新审视小学教育,在“传统与现代”“教育与其他”中越界飞行。于探索中建构,从学校管理的教育理念、教师培养、教学研究和学生成长等方面,采用“分离”“迁移”和“整合”的方式,对“新”与“旧”“里”与“外”,或是在这些不同传统内部和彼此之间,或在元理论和现实实践的边缘地带,来回越界,实践创新。于建构中反思,破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嫁接适宜的“学校文化”。寻找更适合人发展的教育存在,越界,寻觅教育的芳草地。
[关键词]越界 小学教育 管理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01
“芳草悠悠苍弯下,二月破冰绽新芽。阳光雨露助她旺,秋风野火更奋发……”
人们对于一种事物、一门学科、一个项目的研究,往往习惯于对其本身的观察、思考与理解,这确实能深入其本质内涵,是必须的。但如果仅限于此,又容易陷入一种局限的视野、固有的思维、传统的模式,难以跳出樊篱,走出一条新路。
本文将用“越界”的理念,换一种姿态、行为,对当下小学教育的学校管理进行探索,在历史与现代、自己与他人中比较、甄别,分离、整合,寻觅小学教育的芳草地。
一、越界,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理论意义
1.概念诠释
“越界”,即超过了限度或越过了疆界。从时间上说,在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遐想,表现在立足当下,回到过去吸取经验,展望未来实现理想。从空间上说,在你、我、他中思量,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他、他中有我的复合体,借力运行。
2.策略方法
“越界”的策略一般有:一是整合与嫁接。越眼界,站在自己角度看别人,借鉴别人、补充自己;越位置,站到对方位置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双方或多方形成合力,如“太平洋组合武器”的训练、“中国国家安全局”成立……二是游离与迁移。游离于自己的内部空间,在时间的节点上,“破旧立新”;迁移别人的规律、法则,直接运用于自己,“舍本求源”。善于独立思维,敢于走向创造,如“飞机”“船坞”的制造分别是受“飞鸟”“游鱼”的启发……
3.理论意义
“越界”,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打破校园“围墙”,跨越界域,走进走出,带着批判的思维、吸收的态度,走向开放,重构自己,一定会有小学教育的异彩纷呈,等待我们,等待这个世界。
二、越界,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践探索
“教育”,将“人”拉回历史的长河中、宇宙的空间里,理解其存在、需要和发展,深思生命的有限和成长的无限、客观的“有界”与主观的“无边”的关系,找到更适合人发展的教育存在,寻觅教育的芳草地。
(一)理念更新,由“人为”转换成“为人”
对教育的理解,有时需要回归教育,有时需要跳出教育。教育的行为,也希望由传统的人为设置目标、程序、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跑,转换为尊重学生的选择、行为和发展,让教师也能为学生服务。当然,无论我们抱有什么思想,如果远离了人性的、道德的和美学的领域,就谈不上是教育了,而不过是训练或服从。
1.“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教育之变革
冰心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指出了人的生长和植物生长的共性,批判了教育对人生长的制约性。教育人为地控制了学生的生长,等于“插秧”,如果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主动权,受教育者能够把握自己的灵魂,就相当于“抛秧”。不过,人是社会性动物,秧苗是植物,人的社会属性需要在他律中产生,而植物不需要,但二者相通的是自由生长。这应该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
2.“一朵玫瑰并不需要布道”,教育之芬芳
“一朵玫瑰是不需要布道的,她只是散发着芬芳,芳香就是她的布道,教育事业如心灵芬芳。”教育是一种状态,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好的状态后,或静坐不语,或话语几句,都是最好的教育。
传统教育要求的是“模式”,是“技巧”,而学生是相对独立、主动、积极创造的人,难以有可套用的培养样式。所以,如果说教育有策略,那就是“没有策略才是最好的策略”。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的状态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人在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生命环境。植物的生根、抽芽、长干、开花、结果需要阳光、雨露、营养,动物的生长需要温度、空气、食物,这些既有来自外在的,也有自身努力得到的。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同样需要外界的环境支持,更不可忽视自身的主动本能。这些因素既来自教育本身,也来自教育之外。
(二)教师发展,变“被培训”为“自培养”
人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有自身的内驱力。如果人为地帮助、牵引,往往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反而造成对生命体的“好心”伤害。教育的过程就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一靠给予自由空间,二靠自己的感悟。
1.给予“自由”空间,人之为人的本性
教师是活生生的、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她的生活空间是无限的。虽然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贴上人类道德模范的代表,但她仍然是需要最基本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的人。在生活上,我们应像对待普通人一样看待教师,而不是冠以道德的无形约束;在教育上,我们应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教师,而不是给予发展轨迹的行为束缚。
教师的成长需要的是自身发展的“自由”空间,对于小学教师特别是“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是人类的自由精神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是一种自愿、自觉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状态。教学自由,一方面来自教学活动自身的要求,但不能阻碍教学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来自于一种社会活动的要求,但不能有损于其他的社会自由。自由是智慧之门,因为自由是获得智慧或真理必不可少的初始条件。正如阿克顿所说:“如果真理不是绝对的话,那么自由就是真理得以诞生的条件。”
2.尊重“自觉”行为,人之为人的本能
案例:学校提供环境组建“幸福德育工作室”“幸福教育博客”“教育论坛”等教师学习交流平台。有教师、有职员、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为了学生“幸福成长”的承诺,走到了一起,共创教育之花。
解析:“文明礼仪”“社团秀场”“才艺比拼”……一系列学生精彩活动的背后,是一个团结、智慧的教师德育团队。每学期开展20多次交流研讨活动:幸福班队联展,观摩研讨课;社团推荐现场,专题讲座,分享收获和成长;走出教室,“幸福涂图”团长带领团员们种葫芦,收葫芦,画葫芦;直面问题,优秀班主任亲身示范,排忧解……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做的事、乐意做的事!教育的创新过程,好比一条穿越高山、田野的大河,要想河水滔滔,川流不息,需要许多小溪自然汇集,才能永葆生命的活力的。
教师都是成年人,经过约20年的学校教育,对教师职业都有理解,有目标,有追求,这是共性。区别在于,有的人表现得显著,有的人速度慢些,有的人不好表达等等,但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就像花木工给花木施肥、修剪,那是出于个人的目的,而不是花木本身的需要,难免是一种目的性伤害。
(三)教学研究,换“单一”为“综合”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段人生旅行,会遇到复杂的经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而不是某一门学科能够解决的。教好知识是建立在广泛认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上的,会教知识更在于对他人、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的再建构,所以有必要打破原有年级、学科的框框,吸纳智慧,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审视学科教学、教育。
1.组建“主干学科大教研”,提高系统性
案例:采用学科教研组推进的方式,开展同一学科集中研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打破年级界限,相邻年级结合到一起。音乐、美术、体育……其他学科,则采用独立年级或一到六年级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采用同一年级教师集中办公,开展相邻学科散点式碰撞:同一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师集中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中间没有隔断,全开放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分别集中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并且各学科分别配备一个大活动室。
解析:同一学科的集中研究:分阶段,立主题,整系统,进行学科知识研究和问题探讨,不同的年级间相互提醒、相互补充,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培养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成熟教师团队。
相邻学科的散点碰撞:在一个大办公室内,非正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充实其中。语文教师说的“这个题目我都不会耶”“这样讲学生能听懂吗”刺激数学教师思考教学的深浅度和教学方法的再选择;数学教师说的“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儿绕了”“你能一步把问题讲明白吗”能刺激语文教师对文本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再思考。
2.建立“边缘学科中心组”,增强综合性
案例:采用对某学科同一兴趣教师集结,主攻边缘学科:对品德、科学、健康、综合实践……学科,采取更广泛地拓宽研究渠道和领域,凭借个人学科兴趣,开展跨年级、跨学科教师专题研究,并积极开展相应的年级、学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以活动促思考,以研究促发展。
解析:这样,让“边缘”走进“中心”,能使教师跳出原本的学科束缚,换一种视角看待问题。这样的迁移、整合,既有利于边缘学科的触类旁通,也有利于促进主干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育目标的统一,紧紧围绕“育人”,发挥各自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周国平认为:“教育应该远离功利与实用,贯彻人文精神,志在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那么,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研团队,则像是一艘劈波斩浪的大船,载着志同道合的队友们可朝着那放射万丈金辉的理想前行。
(四)学生成长,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魏书生提出:“学生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我们努力着,学会放手,将校园主人的权力真正的交还给学生。
1.素质是逐步“养成”的,教育之过程
如果越过狭义的教育观念,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环境、广阔发展的空间,教育者凝神静气,“此时无声胜有声”,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那么对学生来说,影响到的或得到的收益,应是人的素质的形成。
如何发展学生的素质?是训练,还是养成。我想,人的素质需要的是渐进的形成过程,而不是教导得来的,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教师在长期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在应试教育的追逼下,已经形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习惯、长者形象,变成害怕学生“不会”“不懂”“不行”,害怕学生因不听话而会酿成安全事故的“好心人”,从而难以脱离禁锢的“教”的思想。
关于人的素质的养成,尤宗周先生早在《国学概说》中就明确了人生发展的四大阶段:一是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二是童梦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三是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四是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这,是教育哲学,是从文化意义上的阐述,是以“养”字陪伴人生,强调了“养”是一个渐变的、无意识教育的存在,还是教育与精神互助营养的过程。
2.能力是自己“锻炼”的,教育之规律
案例:学校配合成立“少先队主席团”:每周,大队委采取周轮换制分小组对一周常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安排一名大队委负责整理播报,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向全校同学做出常规提醒,表扬典型。少先队组织开展有意义的中队活动,并策划午间广播,轮流主持,陶冶情操,宣传先进人物。
解析:少先队生活有滋有味,“爱护绿化”“课间文明”“光盘行动”等常规行为自觉开展起来。少先队大队委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全体队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事实证明,“娃娃教育娃娃”的方式更适合娃娃。正如,五年级何梦琪大队委的慷慨陈词:“请您不要用孩子的眼光看我,当您与我并肩‘战斗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
三、越界,对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反思
用“越界”的理论来指导教育,上文中探讨的主要是学校的常规管理,如何更深入研究,在于管理者要“找准视角、把握好度”。反思学校管理的教育现状,尚有一些问题亟待破解,如“教师职业倦怠”,还有一些更高的目标需要达成,如“学校文化建设”。在此,将带着“越界”的余韵,对两个难解的问题略作遐想。
(一)“比较”,破解职业倦怠,提高精气神
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现象。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危害性更深、更大,因为它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成败,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根基。消除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是一名基层学校管理者对教育、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1.用“长处”度量“短处”,正能量比较
作为一个职业,它都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需要,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分,至于出现谁好谁坏,皆是主观比较出来的。
越过教师职业,来看其他职业;越过自己的短处,来看其他人的短处。我们会发现,教师的职业有环境优美、安静、纯洁、书香味浓等优点,其他的职业有生活规律差、人际关系复杂、收入更低等缺点。换一种思维来看待,会“柳暗花明”,立刻明亮起来,教师职业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2.将“承受感”化为“使命感”,正能量转化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的双面性,即为国家而生和为自己而活,就看你在不同的情绪下选择哪一个目标作为当下的主要目标。
当职业使命感亢奋,难以控制时,也应想想个人生命和自己的家庭,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家庭和睦,更有利于为国家多作贡献。当你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在痛苦侵扰全身时,就想想教育事业的伟大,稚嫩孩童的天真烂漫,自己工作的价值使命。
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国家层面来说,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绩效工资的实施等都在为消除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方程求解。
(二)“交流”,融合学校文化,推进教育均衡
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以及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她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中,说穿了就是一种细节修养。学校文化的魅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育人导向和影响。
案例:教育局组织开展:校长的校际间交流,特别是名校长的交流;教师的区域内交流,特别是骨干教师的交流;学校的文化交流,特别是精神文化的交流。建立开放的学校,提高责任意识,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再生长。
解析:一位好校长可以通过文化引领,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塑造一所学校,让这所学校有自豪感。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是学校教育的主人,一群好教师将决定学校的教育文化。一所学校能否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持续发展,取决于它是否建立一套有效的、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校长、教师和文化的有益流动,不仅可以激活学校内在的精神动力,而且可以达到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结束语
“越界”,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为。教育人、培养人,用“越界”的思维,在学校管理的“教育理念、教师发展、教学研究、学生成长”等方面,进行“分离”、“整合”与“迁移”的方式,对“新”与“旧”、“里”与“外”,或是在这些不同传统内部和彼此之间进行元理论上和现实实践中的区分与联合,实践教育创新。如果能够不断地在“新”与“旧”、“里”与“外”的边缘地带,越界思考,还能破解教师“职业倦怠”、达成“文化育人”的愿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在教育的创新研究中卓有成效,寻找到更适合人发展的教育,植根一片又一片教育芳草地。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川.教育的视界[M].湖南:岳麓书社.2003.
[2] 叶澜.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M].阎光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 刘永平.文化建设:学校软实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2009(12).
(特约编辑 严 玲)